-
公开(公告)号:CN106998153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611195870.4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487 , H02M1/38 , H02M2001/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TNPC双向变流器的死区预补偿方法,利用基于两相同步旋转d‑q直角坐标系下的电流矢量的实时判断,在不同的三电平空间矢量区域内,对给定的指令参考空间电压矢量进行分解,确定死区预补偿的修正空间电压矢量的算式,并引入死区补偿因子自适应调整补偿深度,实现变流器中功率开关器件的死区补偿。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并自适应调整补偿深度,该算法便于计算和编程实现,有助于方便快捷的实现精确的死区补偿,达到消除交越失真,提高波形质量,抑制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输入电流谐波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872936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14123.8
申请日:2014-03-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M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电源多电平混合型逆变器,包括电源、逆变桥电路、n个DC-DC模块和n-1个二极管;其中,每个DC-DC模块仅需一个全控型功率器件,所需功率器件数量最少。n个DC-DC模块串联后并联在电源的两端构成并联电路,每两个相邻的DC-DC模块之间串联有一个二极管;该并联电路与逆变桥电路并联。n个DC-DC模块串联后可产生电平数为2n的多电平直流电压,经逆变桥逆变后输出相电压输出电平数为2n+1-1,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相电压电平数,改善了波形,减少了谐波。该电路采用一个电源供电,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452674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14749.9
申请日:2013-07-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挖掘航空发动机的加速潜能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航空发动机、优化控制器、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器以及发动机非线性实时数学模型;航空发动机上安装有用于测试发动机转速、温度以及压力的传感器,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器通过电磁阀组件控制航空发动机。本发明控制方法,在避免发动机模型线性化处理带来的模型误差的基础上,相比于目前已有的控制算法,所设计的优化控制算法可在保证优化控制效果的基础上,引入安全约束后,可以大幅提升发动机加速过程的工作安全性;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本发明可避免发动机模型线性化误差,大幅提升系统优化效果置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834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91094.X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P29/028 , H02P21/22 , H02P21/18 , H02P25/022 , H02P27/12 ,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M1/32 , B60L3/00 , B60L1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容错控制装置及方法,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微控制器、霍尔传感器电流采样单元、容错T型三电平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PMSM)、带九组常闭触点的继电器组;所述微控制器与继电器组和容错T型三电平逆变器电连接,微控制器的路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容错T型三电平逆变器开关管的栅极电连接;容错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桥臂A、B和C的中点与PMSM三相电连接,霍尔传感器、电流采样单元与微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口电连接。该装置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有效降低了由于故障引起的生产停滞时间和损失,为工业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70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67746.3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机驱动装置及控制方法,将三相绕组上的三相电压和电流变换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相电压,通过转速偏差计算得到给定转矩;将给定转矩与实际转矩的比较作为输入得到输出值HT值,将给定参考磁链与磁链幅值的比较作为输入得到输出值HF值;根据实际转矩和电机转速大小,通过模糊控制进行扇区切换和矢量输出,得到逆变器中控制电机转子转动的最优空间电压矢量,根据最优空间电压矢量对转矩进行控制。本发明采用三扇区切换五扇区的直接转矩控制,三扇区系统启动、五扇区稳速运行,简化了开关表的设计,同时减少了算法结构的设计,增加了系统反应速度,对硬件的要求不高,并可实现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精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7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67718.1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双无刷电机控制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直接转矩控制结构,五桥臂电压型逆变器,半周期控制器,三相无刷直流电机BLDC1和BLDC2;直接转矩控制结构,主要用于根据三相无刷直流电机BLDC1和BLDC2的实际转速与参考转速确定五桥臂电压型逆变器的开关电压矢量;半周期控制器,用于根据开关电压矢量控制五桥臂电压型逆变器开关的通断,生成开关通断信号;五桥臂电压型逆变器,用于根据开关通断信号结合前半周期有效电压矢量控制三相无刷直流电机BLDC1以及根据开关通断信号结合后半周期有效电压矢量控制三相无刷直流电机BLDC2。以解决如何提高双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稳定性以及减少多电机击驱动方式下开关数量,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46407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374336.X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直流电机并联容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与此同时系统中包含有参考电流计算模块以及电流重构计算模块将三路电流信号变为四路电流信号的操作,并在电机工作的过程中,根据采集到的瞬时信号进行电流重构计算的同时,采用故障检测和容错控制技术对电极在实时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检测,保证三并联直流电机的正常工作;本发明三直流电机并联系统容错控制技术实现起来较为简单,可有效的实现三并联直流电机的相关控制的同时,保证了电机的正常工作,操作难度较小,便于理解。
-
公开(公告)号:CN11377183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34490.3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60W30/02 , B60W30/04 , B62J45/415 , B62J45/412 , B62K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自行车控制方法及系统,建模得到自行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自行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线性模型;采集车身倾斜角度与给定期望值的偏差以及自行车行驶速度,输入线性模型中得到车身倾斜角与把手转向角的单输入单输出模型,设计基于指数趋近律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根据自适应控制器求解得到把手转向角和自行车设定转速值,根据把手转向角通过步进电机控制自行车的前叉系统转向,使用FOC方法利用自行车设定转速值和自行车给定转速值的偏差调节电流控制电机的转速,实现自行车的自平衡控制。为无人自行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一种思路,对系统中每个环节的处理确保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9789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911066959.4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三相无刷直流电机的飞轮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双三相无刷直流电机包括六路绕组,两组三相绕组之间通过双向晶闸管连接,两组绕组间相差30度的电角度;双向晶闸管实现一组三相绕组和一组三相逆变器连接,组成第一逆变电路和第二逆变电路;三相逆变器组的每一桥臂与一相绕组之间连接一个断路器QF和熔断器FU,直流母线中分别设置继电器K1,K2闭合触点;能量回馈中采用BOOST电路通过控制开关管实现直流侧电压稳定,在BOOST电路中设置继电器K3,K4常开触点,当绕组电压达到给定值时,继电器K3,K4常开触点闭合,继电器K1,K2闭合触点断开,实现能量切换。本发明适合大容量储能,功率大,使用寿命长,充放电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819962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810055564.3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九开关开绕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及方法,采用三相九开关变换器与开绕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共同构成的驱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匹配性,且三相九开关变换器的上下功率输出端口分别连接电机每一相绕组的两个端口,相比较传统的独立控制,开绕组结构电机两个端口之间存在更为严格的约束关系,利用电流传感器采集三相绕组的电流信号,利用霍尔传感器采集三相绕组的位置信号和转速信号,之后分别送入PI调节单元,构成速度外环和电流内环驱动控制系统,信息经过解析转换之后送入PWM产生模块,通过PWM调制,产生9路PWM信号来控制电机正常工作,相比于传统的开绕组系统,有更好的驱动性能,效率大大提高,具有优良的工作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