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驱动装置、以及车用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1558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80021799.0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用驱动装置、以及车用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通过将第一旋转轴(第一齿轮(G1))组装于第一壳体部件(11)而构成第一组装体(AS1),通过将第二旋转轴(第二齿轮(G2))以及第三旋转轴(第三齿轮(G3))组装于支承部件(13)而构成第二组装体(AS2)。第二组装体(AS2)在被组装于第一组装体(AS1)时,以第三轴(AX3)为支点在第一齿轮(G1)和第二齿轮(G2)分离的第一位置、与第一齿轮(G1)和第二齿轮(G2)啮合的第二位置(P2)之间自由旋转,并且通过定位部件(60A、60B)定位在第二位置(P2)。

    摩擦接合装置
    16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8317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80011921.1

    申请日:2020-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摩擦接合装置。摩擦接合装置(1)在活塞(10)与摩擦板(51)的轴向(L)之间具备弹性部件(20)。弹性部件具备以能够沿轴向(L)移动的方式与筒状部件(30)的卡合部卡合的第二被卡合部、以及被活塞(10)的按压面(14)与摩擦板(51)从轴向(L)的两侧夹持的圆环板状部,在圆环板状部的朝向轴向第一侧(L1)的面在周向上交替地形成凸部和凹部。将形成于按压面(14)的径向槽(14b)与形成于圆环板状部的凸部成为周向的相同位置的相位作为特定相位,以活塞(10)与弹性部件无法以特定相位与筒状部件卡合的方式形成筒状部件的卡合部、活塞的第一被卡合部以及弹性部件的第二被卡合部。

    用于车辆的门装置
    16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7823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1910532014.0

    申请日:2019-06-19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1)的门装置(41),该门装置(41)包括:闩锁驱动装置(21),其被配置成通过驱动闩锁机构(20)解闩转门(10);门打开保持装置(31),其被配置成通过向转门(10)施加制动力(F)来将转门(10)保持在打开角度(θ)处;门打开开关(61),其发出闩锁驱动装置(21)的操作请求以打开转门(10);门停止开关(62),其发出门打开保持装置(31)的操作请求;以及包括门打开开关(61)和门停止开关(62)的抓握部分,以在车辆(1)的乘员握住抓握部分(50)的状态下发出门打开开关(61)和门停止开关(62)的操作请求。

    车用部件的紧固构造
    16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69570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910384088.4

    申请日:2019-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小型且低成本地得到的车用部件的紧固构造。具有设置于两个车用部件中的一方的突起接受部、设置于另一方的突起及使突起部与突起接受部紧固的紧固部件。突起接受部具有:在紧固轴向贯通的贯通孔;及通过嵌入成型设置于贯通孔内且在紧固轴向比该贯通孔薄的被夹持部。突起部在内部具有紧固孔,朝向紧固轴向上的第一方向的前端与被夹持部抵接。紧固部件具有:朝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相对于突起接受部的贯通孔插入并贯通被夹持部而插通到紧固孔的轴部;及与被夹持部抵接的头部。在紧固状态下,紧固部件的头部的底面与被夹持部抵接,紧固部件的头部的底面整体、及突起部的前端与被夹持部抵接的位置在紧固轴向位于贯通孔的范围内。

    搭载无障碍斜板的车辆
    16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1446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372642.9

    申请日:2022-04-11

    Abstract: 搭载无障碍斜板的车辆(10)具备:无障碍斜板,设置为能够从车体侧部向车体外侧展开;控制器,控制无障碍斜板的展开动作;传感器(60A、60B),探测位于从无障碍斜板的展开区域(46)向车辆前方离开的一定区域(62A)和向车辆后方离开的一定区域(62B)的至少一方的移动体(86、88、89)。控制器基于传感器的探测结果来检测相对于无障碍斜板的展开区域的接近移动体(86、89),并且检测其移动速度,在使无障碍斜板的展开动作开始后,在检测到具有在其动作中接近移动体(86、89)有可能到达无障碍斜板的展开区域的预先决定好的基准速度以上的移动速度的接近移动体(89)时,使无障碍斜板的展开动作停止。

    空气袋以及车辆用座椅装置
    16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9556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287210.8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袋以及车辆用座椅装置。本发明的课题在于确保适当的扩张形状。空气袋(10)具有贴合两张片材(30、30)而成的袋部(40)。另外,该袋部(40)具备:扩张部(41),具有呈环状延伸的环状接合部(α1);和流路部(42),具有并行的一对线状接合部(α2、α2)且与扩张部(41)连接。另外,在空气袋(10)中,填充到袋部(40)内的空气在由该环状接合部(α1)围起的扩张部(41)的内部空间(X1)、以及由构成该流路部(42)的一对线状接合部(α2、α2)夹着的流路(X2)内流通。而且,空气袋(10)构成为在该扩张部(41)与流路部(42)的连接部(50),该一对线状接合部(α2、α2)平行地延伸。

    动力传递控制装置
    17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879556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030237.4

    申请日:2017-12-27

    Inventor: 井上大贵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基于非同步变速器的变速器中能够可靠地齿轮啮合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是在至少具有两个以上变速档的非同步变速器方式的车辆中应用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以便执行获取作为被接合部件的惰轮的转速信息以及作为接合部件的套筒的转速信息,将能够通过动力源变动的一方的转速设为同步侧转速,将另一方的转速设为被同步侧转速,在有齿轮变速要求而成为动力传递解除状态之后通过动力源使同步侧转速变动,使与被同步侧转速的旋转差与规定旋转差一致,以经由接触状态向动力传递状态转移的方式执行接合动作,在转移至接触状态后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使规定旋转差的符号反转,执行使将符号反转后的规定旋转差与旋转差一致的控制,一边向动力传递状态转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