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臂架回转振动控制的装置、系统、方法、介质及工程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1306259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95580.1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臂架回转振动控制的检测装置、系统、方法、介质及工程机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距离检测模块和第二距离检测模块,两者以相同高度安装在所述臂架的转台上;第三距离检测模块,安装在所述臂架的布料点上,且该第三距离检测模块与所述布料点的运动相一致。第一距离检测模块和第二距离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分别与第三距离检测模块相适配以获得:第三距离检测模块分别相对于第一距离检测模块和第二距离检测模块的距离。在臂架振动中,布料点在臂架回转方向上的振动位移和/或任意位置基于所获得的距离而被确定。本发明能够为臂架回转振动控制提供准确的布料点位置,使得对臂架振动的识别与控制都更为精确。

    一种混凝土信息传输及管理设备、系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8188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810716903.8

    申请日:2018-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信息传输及管理设备、系统、方法,以解决混凝土站、运输设备和布料设备之间的动态匹配和数据传输问题。混凝土信息传输及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调度单元、混凝土站通信单元和确认单元、运输设备通信单元和确认单元以及布料设备通信单元和确认单元。混凝土站通信单元,用于接收调度单元发送的调度数据,所述调度数据包括运输设备编号及布料设备编号,并将调度数据和混凝土数据传送给运输设备通信单元,运输设备通信单元将调度数据和混凝土数据传送给布料设备通信单元。混凝土站和运输设备确认单元,用于混凝土站和运输设备的匹配,运输设备和布料设备确认单元,用于运输设备和布料设备的匹配。

    工程机械及其支撑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44151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287217.7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支撑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属于工程机械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工程机械的上装进行作业的目标位置;根据目标位置计算最优上装姿态下的上装姿态信息,其中最优上装姿态是指使得工程机械的整车重心最靠近内侧的姿态,且内侧是指上装重心距离距工程机械的回转中心投影距离小的一侧;根据上装姿态信息,计算对应于最优上装姿态的整车重心;以及根据整车重心计算针对工程机械的支腿的推荐支撑开度,其中推荐支撑开度使得相应支腿的支撑支点形成的边线与所述整车重心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值并且处于整车重心的外侧。本发明可以预先得到上装作业所需的推荐支撑开度,从而对支撑展开提供指导性建议。

    隔离装置、料位传感器组件以及混凝土泵送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380591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281601.X

    申请日:2020-0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泵送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隔离装置、料位传感器组件以及混凝土泵送设备,所述隔离装置包括固定部(10)和连接所述固定部(10)的隔离部(20),所述固定部(10)形成有用于供料位传感器贯穿并紧固连接料位传感器的紧固孔(11),所述隔离部(20)向远离所述固定部(10)的方向延伸,以形成环绕所述紧固孔(11)的凹槽,所述固定部(10)和所述隔离部(20)均为绝缘件。本申请提供的隔离装置能够避免夹具上的混凝土料流动到料位传感器的感应头上,从而避免了料位传感器的误报。

    混凝土设备堵管诊断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579903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11365844.0

    申请日:2018-11-16

    Inventor: 赵佩珩 万梁 尹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设备堵管诊断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混凝土设备的泵送液压系统发送的超压报警信号;采集混凝土设备的泵送控制信号,并检测在泵送液压系统发送超压报警信号后,泵送控制信号中是否出现自疏通控制信号,在检测到自疏通控制信号第三时间内仍获取到混凝土设备的泵送液压系统发送的超压报警信号的情况下,判断混凝土设备堵管;其中,自疏通控制信号包括:在泵送液压系统发送超压报警信号后第一时间内发送停泵信号,随后发送反泵信号并持续第二时间,再发送启动自动泵送信号。该方法通过识别超压报警信号结合泵送控制信号以及相应时间快速判断设备是否发生堵管,避免在已经发生堵管后不得当操作加剧堵管的问题。

    泵车臂架控制方法、泵车臂架控制系统及泵车

    公开(公告)号:CN110374333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555519.9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泵车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泵车臂架控制方法、泵车臂架控制系统及泵车。所述泵车臂架控制方法包括:检测臂架所处的工况,所述臂架被预先划分为:靠近大臂端的一类臂及靠近小臂端的二类臂;以及在臂架所处的工况为泵车施工前的展臂工况或泵车施工后的收臂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一类臂中的各节臂以各自的预设运动速度动作。该方法无需通过臂架姿态检测传感器,即可在泵车施工前的展臂工况或泵车施工后的收臂工况的情况下,实现对一类臂中的各节臂的运动速度的提速控制。

    防止泵送系统溜缸的控制方法、系统和泵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31122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251320.7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止泵送系统溜缸的控制方法,泵送系统包括油泵、第一上料组件和第二上料组件;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和所述第二上料组件背离所述油泵的一端分别用于选择地连接料斗和混凝土输送管道;所述防止泵送系统溜缸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步骤A:判断是否停止泵送并有溜缸,若有溜缸则进入下一步骤;步骤B:控制器接受溜缸检测信号并根据输入的溜缸检测信号控制油泵向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和所述第二上料组件中与所述混凝土输送管道连接的上料组件输出液压油,防止溜缸。本发明通过控制油泵排量电流,实现了防溜缸,不增加液压元件,不受液压系统压力高低的限制;有无插装阀和高/低压切换功能的泵送液压系统都适用。

    管桩模具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管桩布料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5716551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410734821.8

    申请日:2014-12-05

    Inventor: 尹君 李祥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桩模具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管桩布料设备,以提高对管桩模具的关键工作位置检测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管桩的生产合格率。管桩模具检测方法包括:获取接收到感应信号时刻测距传感器与管桩模具末端的距离;根据接收到感应信号时刻测距传感器与管桩模具末端的距离,确定管桩模具的关键工作位置;其中,感应信号由感应传感器在管桩模具的前端到达输料管末端时发出;管桩模具的关键工作位置包括布料起始位置和/或布料停止位置。管桩模具的关键工作位置根据接收到感应信号时刻测距传感器与管桩模具末端的距离确定,为较为精确的关键工作位置,作为管桩布料的输入参数,可以提高管桩的生产合格率,减少物料浪费以及对设备的损坏。

    回转装置的回转角度检测设备、系统、方法和工程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03575249B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310552514.3

    申请日:2013-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回转装置的回转角度检测设备、系统、方法和工程机械。该回转装置由回转马达通过减速机来驱动,该设备包括: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回转马达的进油口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进油口流量、回转马达的固定排量和减速机的减速比确定回转装置的齿轮的转速;根据齿轮转速和采样周期确定在该采样周期期间齿轮的相对回转角度;以及根据所述相对回转角度、齿轮的回转方向、和存储的上一采样周期后的绝对回转角度来确定当前绝对回转角度,并存储该当前绝对回转角度。由此,回转角度的检测可不受齿轮的齿数限制,检测精度高,同时避免了因采用接近开关进行检测所带来的可靠性差的缺陷,整个检测设备结构简单,安装和维护十分便利。

    泵车稳定性控制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泵车

    公开(公告)号:CN102434620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110270218.5

    申请日:2011-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车稳定性控制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泵车,所述泵车稳定性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泵车的固有频率;以及改变所述泵车的泵送油缸内的活塞的行程,以使得所述泵车的泵送频率不等于所述固有频率。本发明可通过调节泵送油缸内的活塞的行程来改变泵送频率,以避免产生共振,其不需要对当前的混凝土泵车增加额外的激励源,成本低,并可快捷地移植到现有的混凝土泵车上,通用性好,使用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