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05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73828.8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临时锚泊的导链装置,在舷侧甲板上,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前导链器、后导链器、止链器,前导链器有两个竖向设置的前立柱,两个前立柱之间自下而上依次固定有防磨管和前顶管,两个前立柱之间的间距a=1.2M,防磨管与前顶管之间的间距b=1.2M;后导链器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后立柱,两个后立柱之间固定有后顶管;前导链器下方的船体外板上固定有锚架,锚链绕过止链器,依次经由后导链器、前导链器向下,与锚固定连接。本发明可实现锚链的导向作业,使自锚架端任意方向的锚链进入导链装置内,经由导链装置导向后,顺利进入止链器内,其间无卡顿现象。具有安全可靠、制作简单、易于维护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3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10395.9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兼具柴油喷嘴冷却功能的船用液氨燃料供给系统,利用双燃料主机已经配套的液氨供给系统及低温液氨燃料的冷能,双燃料主机内部的汽缸带有氨燃料喷嘴和柴油喷嘴,柴油喷嘴外部缠绕有换热盘管,液氨经由氨燃料喷嘴喷入汽缸中燃烧做功,双燃料主机的氨燃料模式结束后,利用氮气对燃料供给管路及双燃料主机内部进行吹扫,气液混合物经回流双壁管被吹扫至氨气处理单元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液氨回到缓冲罐,分离后的气体经由接收罐被导入氨气吸收装置。本发明可实现主机在柴油模式下对喷嘴的冷却功能,相较于传统的单独配置一套淡水冷却系统的技术方案,具有成本低廉、额外占用空间小、系统配置简单,冷却效果好,节约能源,运行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661801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10637778.9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3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工程水下推进器的安装辅助系统及安装方法,在海洋工程的浮体或甲板上设置了两台绞车,一台绞车(绞车1)是用来控制推器上下运动,而一台绞车(绞车2)是控制推进的水平及垂直移动;而推进器的整个移动均在支撑导向架内完成的。水下推进器安装时先将支撑及导向架安装到浮体(甲板)及推进器底座区域(这部分工作可在海洋工程下水出坞前安装,以减少后期安装的时间及难度)。本发明可以降低水下推进器对安装区域水深的限制,推进器完全可在船厂内预先放置到安装区域,随平台整体拖移到安装区域,减少推进器安装时对辅助工作船的需求,降低水下推进器的安装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0790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54585.2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3B59/02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LNG旁靠输送的自适应护舷方法,应用于FSRU或FLNG等海上固定LNG处理平台上,在不同尺度的LNG船旁靠至浮式LNG接收处理平台时,通过艉/艏固定式护舷不断测量浮式LNG接收处理平台与LNG船之间的距离,并以此为基准,推导艉/艏移动式护舷处浮式LNG接收处理平台与LNG船之间的理论距离。移动式护舷测量出浮式LNG接收处理平台与LNG船之间的实际距离,并通过自动调整移动式护舷位置,使移动式护舷移动至实际距离等于理论距离,进而使护舷系统自动适应LNG船的平行中体范围,使所有护舷装置始终处于两船平行中体内部,避免了传统护舷装置因无法调整位置而处于LNG船平行中体外部导致护舷失效的情况发生,使护舷对LNG船旁靠能量吸收更稳定,LNG旁靠外输作业更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88083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759292.0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海上换流站模块更换装置及更换方法,由爬行平台、模块运送车、桩腿销孔和驳船组成。爬行平台在模块化换流站外侧上下爬升,并定位在指定位置;模块运送车将旧模块运出换流站,并将新模块运入换流站,实现模块更换;桩腿销孔配合爬升平台的插销装置,辅助爬升平台的上下爬升运动;驳船为上述装置的承载工具。本发明实现了换流站模块的海上更换,大幅缩短了模块化换流站因模块无法继续工作所带来的停运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模块化换流站的作业效率,保证了风电场供电的持续性。同时,也使模块化换流站升级改造更为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88355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759290.1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B17/00
Abstract: 一种海上换流站模块化方法,导管架上方支撑有上部平台,上部平台艏娓两端设置有小模块存放区,小模块存放区由竖向设置的止动导向结构围合而成,小模块存放区内部为自下而上的贯通空间,多个小模块按照模块内设备的故障率Rg由低到高、由下至上叠放,或将功能相近的模块相邻放置。在两个小模块存放区之间设置有多层平台甲板,在最上层平台甲板上设置有直升机坪,其余平台甲板上放置有大模块。本发明提出了中心大模块和艏艉小模块的整体设计概念,小模块相互叠放,突破了目前换流站层与层之间设置“甲板”的设计方法。实现了换流站的各个模块分体建造及整体合拢、海上分体安装作业、故障模块海上维修更换,提高了海上换流站的建造、维修和升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997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0754851.4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无人船的护舷收放装置,包括护舷存放装置、电磁装置、导缆器、绞车、超声波测距装置及控制器,充气式护舷放置在护舷存放装置上,充气式护舷两端绑有缆绳,缆绳经过导缆器缠绕在绞车上,护舷存放装置由活动基座和固定基座组成,活动基座与固定基座轴连接。活动装置下方设置有电磁装置,当电磁装置对活动装置进行固定时,充气式护舷固定于活动装置与固定装置之间,当活动装置与电磁装置分离时,充气式护舷下放。舷侧外板内部固定有多个超声波测距装置,超声波测距装置将测得的L5和V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对信号进行判断后,控制电磁装置及绞车工作。本发明能够实现障碍物的探测,并根据探测结果进行充气式护舷的自动下放和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749870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51981.7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扩容的模块化海上换流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架(1)、平台结构(2)、模块基座(3)、模块导向桩(4)及换流模块(5),换流模块(5)上设置有:模块本体(51)、吊装眼板(52)、模块导向凹槽(53)和门(54);每个换流模块(5)顶部设置4个吊装眼板(5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换流模块吊装到平台结构的过程中,换流模块的导向凹槽的半圆部轴心对准模块导向桩的轴心,从而起到导向作用,换流模块由于模块化的设置,能根据风电场实际安装的风机体量,进行对应数量的换流模块安装,后期风电场扩容时,安装对应能力的换流模块即可,不用建造新的换流站,可扩容的模块化海上换流站的扩容效率提高,扩容时间大大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1172844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050492.0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3B21/20
Abstract: 一种人工操作的快速解脱系泊装置,有固定在地面的底座,底座上固定有斜角式挡板和框架式支架,斜角式挡板位于支架中心,支架支撑有螺栓止动器,螺栓止动器位于斜角式挡板上方。螺栓止动器包括有螺柱和螺母,螺母套在螺柱上,螺柱顶部插入焊接有锤击杆,卸扣的扣顶栓有链环,链环套在第一挡板上,螺柱底部抵住链环,卸扣另一端连接与系泊缆连接。本发明为人工操作,不依赖任何控制设备,不受高温环境影响,在火灾发生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能够确保一次性释放缆绳成功。通过斜角式挡板、螺柱制动器和锤击杆三处省力结构形式,将系泊缆绳快速解脱的力逐步缩小至人工可以达到的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179746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010489682.2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牺牲阳极尺寸设计方法,用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防腐蚀设计领域。牺牲阳极通常由长条形阳极材料和支撑铁芯组成,阳极材料大多为铝合金、锌合金等,其尺寸可表征为两个量:r—阳极横截面等量半径和L—阳极长度,二者取值会影响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阳极总用量及阳极总块数。本发明通过确定上述r和L的合理值,从而设计出合理的牺牲阳极尺寸,使全船或海洋平台牺牲阳极总用量保持在最小水平附近的同时总块数最少。总用量最小可以节约阳极材料,从而节约成本;总块数最少可以节省安装成本和工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