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822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759300.1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F25J1/02 , B01D53/18 , B01D53/14 , B01D53/26 , B01D5/00 , F17C6/00 , F17C13/00 , F17D1/08 , F17D1/14
Abstract: 一种基于LNG‑FSRU平台的CO2液化回收冷能利用系统,FSRU平台外输LNG气化时释放的冷能供给CO2液化回收过程使用,FSRU平台外输LNG气化时释放的冷能分别对富液解析后的高温CO2进行冷却、对干燥后的CO2进行冷却、对高温丙烷进行冷却;换热后的LNG依次经由LNG缓冲罐、LNG蒸发器、平衡加热器,与乙二醇换热介质换热形成气态输送至岸上用户。本发明将FSRU外输LNG气化时释放的冷能加以充分利用,同时满足CO2的液化回收的冷能需求。节省了CO2的液化回收所需冷能,同时降低对周围海水的换热需求,降低海水换热温差,进一步减小对周围海水环境的冷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648094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036703.4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7D1/08 , F17D1/18 , F17D3/01 , F17D3/18 , F17D5/02 , F16L55/07 , F16L55/24 , F16L55/46 , B01D35/02 , E02B17/00 , E04H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二氧化碳海上导管架式注入封存系统,涉及碳捕集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CO2海底输送管道、CO2接收模块、CO2过滤模块、CO2泄露检测模块、CO2加热模块、CO2相性监测模块、CO2计量模块、CO2注入管汇,CO2注入管汇通过注入立管连通至海底;CO2相性监测模块还分支出管路连接于CO2排气模块,CO2排气模块连接于CO2再处理模块,CO2再处理模块连接于CO2加热模块;CO2相性监测模块还延伸出控制信号线连接于CO2排气模块;CO2相性监测模块还延伸出反馈信号线连接于CO2加热模块。本发明提高了CO2封存高效性、安全性且更加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53494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36829.8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A01K61/80
Abstract: 一种深远海养殖网箱投饵系统,袋装饵料堆放在饵料储存间内,饵料储存间内设置有饵料混合装置,饵料混合装置与袋装饵料存在距离,饵料混合装置上方设置有饵料吊运装置,饵料混合装置顶部带有接料漏斗,接料漏斗顶部开口处固定有刀刃,接料漏斗下方设置有饵料混合器,饵料混合器顶部带有混合漏斗,混合漏斗底部固定有流量控制阀,饵料经由流量控制阀进入混合箱内,混合箱一侧连接有喷射器,混合漏斗顶部开口与接料漏斗底部对接。本发明采用的这种袋装饵料存储方式,降低了饵料颗粒因碰撞、挤压而破损的风险,避免了露天罐装饵料在海洋环境下受潮、变质的问题,延长了海上养殖网箱的饵料补给周期,更适合于深远海大水体养殖网箱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70970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617793.3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泄漏功能的FPSO便携式深井泵,应用于船舶领域,包括竖向架设于舱口上方且与舱口密封连通的筒座,筒座顶端与竖向的套筒底端通过隔离闸阀连接;套筒内设置有便携式泵,便携式泵的底端为输入口,便携式泵的顶端为输出口且输出口连通于输出软管;便携式泵还通过锁链吊设于一个三脚架下方,三脚架上设置有可控制锁链竖向移动的卷链结构;套筒侧壁处设置有充气快速接口阀,充气快速接口阀连接于氮气输入管道。本发明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空气进入货舱以及货舱内的油气流出,大大增加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37533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611015147.3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模块滑移的装置,包括用作导轨的滑移梁,以及装夹在所述滑移梁6上的夹装基座单元,夹装基座单元包括上下夹于滑移梁两侧的滑移面板5和下垫板7;滑移面板5一侧底面贴合上垫板4,滑移面板、上垫板4和下垫板7之间穿设了用于夹持滑移梁的夹紧螺栓1和锁紧螺母8;下垫板7的下部为底板11,上部一侧设置弧形面与上垫板4的平底面相贴合,上部另一侧设置弧形垫板10贴靠在滑移梁;夹紧螺栓1的螺栓头与滑移面板之间设置球面垫片2和球面垫槽3。本发明夹紧装置具有一定的自调整能力,在夹紧状态下,可靠性较高,可以保证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具有角度的安装夹紧状态。本发明在滑移状态下具有导向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253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73827.3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海上原油生产及二氧化碳封存同时进行的方法,原油开采模块将海底油井内的原油采集上来,送至原油分离模块,当某一个油井开采结束后,该油井将作为二氧化碳封存井。液态二氧化碳接收模块经由液态二氧化碳泵接收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运送来的液态二氧化碳,将气液混合的二氧化碳送入气液混合二氧化碳加压模块,进行加压加热作业,形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并送至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模块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分配,注入海底二氧化碳封存井中。本发明实现了原油开采与碳封存的同步进行,将海底油井及相关管道利用到最大化,提高了海上碳封存作业的经济性。避免了废弃油井二次钻井带来的风险,提高了海上碳封存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1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95485.8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E02D33/00 , E02D27/52 , E02B17/00 , B63B79/30 , B63B79/20 , B63B35/4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海上导管架平台地震响应简化分析方法,首先建立导管架平台的三维结构有限元模型,模型包括导管架以及上部组块的主要构件,忽略次要构件对结构刚度的影响,采用修改材料密度的方式加载到模型中,设备重量以质量点形式加载到对应重心位置,同时还应在模型中考虑附连水质量和附着海生物质量,其次采用等效嵌固桩边界条件对模型进行约束。对上述模型进行模态分析,获取其第一、二阶总体振动频率,在给定的地震响应谱中根据平台的两阶振动频率查询对应的地震加速度。然后将上一步计算得到的两个水平地震加速度加载到模型中,使用有限元软件求解分析,最后进行评估。本发明过程简单,分析耗时少,可节省大约5小时建模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3736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10391.0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兼具氨喷射器冷却功能的船用液氨燃料供给系统,有可使用液氨或柴油作为燃料的双燃料主机,双燃料主机内部的汽缸顶部安装有氨喷射器,氨喷射器外部缠绕有换热盘管,低压燃料泵和高压燃料泵将液氨供给到双燃料主机,液氨燃料进入主机,在氨燃料模式运行结束后,通过将液氨燃料吹扫回流,可实现对液氨燃料的回收利用,也可实现对氨气的吸收,剩余氮气排放入大气。本发明利用现有液氨供给系统稍加改进,即可实现主机氨燃料模式下对氨喷射器的冷却功能,大大节约了成本和空间。液氨燃料代替淡水对氨喷射器进行冷却,由于液氨温度更低,比热容比水更大,因此冷却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49888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0054599.1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式近岸或离岸CO2液化存储转运系统,包括设有系泊装置用于近岸或离岸固定的浮式平台(1);还包括设置于岸上(11)或码头(43)上用于收集CO2的碳捕捉工厂,通过气态CO2输送管路将CO2输送到位于所述浮式平台(1)上的气态CO2接收和预处理装置(7);所述浮式平台(1)上还设置有CO2液化装置(6)用于CO2液化;CO2液化装置(6)连接了液态CO2储罐;液态CO2储罐设置有液态CO2外输装置(5),所述液态CO2外输装置(5)通过管线连接液态CO2运输船(18)。本发明实现了近岸或离岸条件下得气态CO2接收、液化、储存和转运功能要求;同时浮式平台具备安全、环保、高效和灵活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48093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038132.8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浮式二氧化碳封存与制备甲醇装备及其使用方法,其中CO2海底封存及甲醇制备单元包括:液态CO2接收单元、液态CO2存储单元、CO2喂液单元、CO2计量单元、CO2注入单元、CO2加热单元,超临界CO2注入管汇单元;氢气接收和存储单元、气体压缩单元、甲醇合成单元、甲醇精馏和液化单元、液态甲醇存储单元、制氮单元、液态甲醇外输单元。本发明不仅实现超临界CO2在海底废弃油田的大量稳定存储,也充分利用海上风场“弃风弃电”制造的“绿氢”,实现CO2加氢制备甲醇的资源化再利用,尤其可在不同海域的废弃油气田进行作业,有较强的友好性、灵活性和可重复性,为CO2封存及再利用提供有效的应用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