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37237A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200410011536.X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15 , F01L1/18 , F01L1/185 , F01L1/267 , F01L13/0026 , F01L2105/00 , F01L2820/032
Abstract: 一种驱动控制轴的气门升程可变机构的驱动装置,该控制轴控制为了使发动机气门的提升量可变而设在发动机气门和气门凸轮之间的气门升程可变机构,具有:旋转力产生用致动器(110);动力变换单元(111),其把该旋转力产生用致动器(110)的旋转力变换为控制轴(61)的转动力;壳体(90),内置有该动力变换单元(111),同时在外面接合旋转力产生用致动器(110),控制轴(61)的一端从发动机主体(11)的一侧向外方突出,使控制轴(61)的一端突入的壳体(90)通过反复自由装卸的固定单元安装在发动机主体(11)的一侧。由此,可以避免发动机主体的复杂化,提高保养·检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436760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10115750.9
申请日:2006-08-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L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内燃机的可变气门传动装置,其包括:辅助凸轮,其由可动支轴可摆动地支承,并从动于气门传动凸轮摆动,可动支轴可在与气门传动凸轮的旋转轴线正交的平面内移位;和摇臂,其与发电机气门联动地连接,并从动于辅助凸轮,内燃机的可变气门传动装置通过使可动支轴移位来使发动机气门的包括升程量在内的动作特性变化,控制臂支承在发动机主体上,并可绕与气门传动凸轮的旋转轴线平行的转动轴线转动,在控制臂上,保持有具有与控制臂的转动轴线平行的轴线的可动支轴,并设有支承摇臂的一端部的油压挺杆,设置于摇臂的另一端部的气门抵接部与发动机气门的顶杆的上端部抵接。从而可提高在将发动机气门的升程量控制为较低的状态时的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434659C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480039083.X
申请日:2004-12-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267 , F01L1/18 , F01L1/20 , F01L3/06 , F01L13/0015 , F01L13/0021 , F01L2105/00 , F01L2810/02 , F01L2820/032 ,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气门传动装置,在其摇臂(36)上,并列且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有第一和第二连接部(61a、62a),第二连杆臂(62)的可动支承部(62b)与第一连杆臂(61)的固定支承部(61b)相比,更靠近发动机气门(19)侧配置。从而,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可确保气门开闭动作的跟随性,此外,既可提高驱动单元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又可使发动机气门的升程量连续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0425818C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510056917.4
申请日:2005-03-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46 , F01L1/16 , F01L1/182 , F01L1/20 , F01L1/267 , F01L13/0015 , F01L2001/0476 , F01L2101/00 , F01L2810/03
Abstract: 在包括气门致动机构的内燃机中,将由振动控制合金制成的振动控制构件插设在凸轮轴和气缸盖之间的振动传递路径中。该振动控制合金具有可与橡胶相比的隔振能力,但是提供了可与通常用于内燃机中的金属和合金相比的耐用性和抗退化性。因此,在确保所需的可靠性、耐用性和抗退化性的同时,可实现期望的振动控制。本发明在气门致动机构设置有可变升程、可变正时或者可变压缩机构时尤为有用,这是因为这种可变机构增加了对发动机的应力,并且与传统不可变气门致动机构相比趋于导致更多的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00408826C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480014746.2
申请日:2004-05-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D13/02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气门传动装置,其具有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在因手动变速器的降档误操作等,可能导致发动机转速增大超过容许转速时,不改变气门(19)的开启角度而使升程量减小。由此减小气门(19)的升程曲线的顶部的曲率,减小作用在气门(19)上的惯性力,从而可以防止气门(19)的不规则运动。此外,通过减小气门(19)的升程量,防止进气量的增加,并防止发动机制动难以发挥作用,从而可以减小发动机转速以防止促进气门(19)的不规则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220774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810003960.8
申请日:2004-05-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07 , F01L1/08 , F01L1/18 , F01L1/185 , F01L13/0047 , F01L2800/00 , F02B23/104 , F02B2075/125 , F02D41/0002 , F02D41/008 , F02D41/1402 , F02D41/1403 , F02D41/18 , F02D2041/001 , F02D2041/1423 , F02D2041/1433 , F02D2200/0402 , G05B13/047 , Y02T10/18 , Y02T10/42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进气量控制系统,其能够保证高鲁棒性并提高进气量控制的可控性,由此提高驾驶性能并减少废气排放。内燃机(3)的控制系统(1)包括ECU(2),该控制系统(1)根据需要通过可变进气门致动组件(40),对被吸入到汽缸(#1至#4)中的进气量进行可变控制。ECU(2)计算汽缸进气量(Gcyl)和目标进气量(Gcyl_cmd)(步骤16),根据受控对象模型[方程(2)],利用识别算法[方程(8)至(13)]来识别该受控对象模型的所有模型参数的向量(θs),根据该向量(θs),利用滑动模式控制算法[方程(15)]来计算目标辅助进气凸轮相位(θmsi_cmd)(步骤80),并根据目标辅助进气凸轮相位(θmsi_cmd)来控制可变进气门致动组件(40)。
-
公开(公告)号:CN100396891C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580002547.4
申请日:2005-01-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气门传动装置,摇臂(63)上设有气门连接部(63a),在该气门连接部(63)上可调节进退位置地旋合有与一对发动机气门分别抵接的调节螺钉(70),并且,该摇臂(63)具有与气门传动凸轮(69)抵接的凸轮抵接部(65),该摇臂(63)与发动机气门联动地连接,在该摇臂(63)上可转动地连接有:可转动支承于发动机主体的固定位置的第一连杆臂(61)的一端部,以及由可移位的可动支轴(68a)可转动地支承的第二连杆臂(62)的一端部,所述摇臂(63)构成为,使气门连接部(63a)在沿着气门传动凸轮(69)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其他部分的宽度。从而不仅能够使发动机的气门升程连续变化,还能够在确保气门开闭动作时的跟随性的同时实现气门传动装置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910350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580002450.3
申请日:2005-01-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M9/10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气门传动装置,其摇臂(63)与发动机气门(19)联动地连接,并且具有与气门传动凸轮(69)抵接的凸轮抵接部(65),在该摇臂(63)上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轴(64、66)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一连杆臂(61)的一端部以及第二连杆臂(62)的一端部,第一连杆臂(61)可转动地支承在发动机主体(10)上,第二连杆臂(62)可转动地支承在可移位的可动轴(68a)上,油供给单元(58)朝向第一和第二连接轴(64、66)中的上方的连接轴(64)侧供油,油供给单元(58)固定配置在发动机主体(10)上。由此,在使发动机气门的升程量连续变化的基础上,既可确保气门开闭动作的跟随性,又可实现小型化,而且,可以用简单且部件个数少的润滑结构保证顺畅的气门传动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1220774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003960.8
申请日:2004-05-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07 , F01L1/08 , F01L1/18 , F01L1/185 , F01L13/0047 , F01L2800/00 , F02B23/104 , F02B2075/125 , F02D41/0002 , F02D41/008 , F02D41/1402 , F02D41/1403 , F02D41/18 , F02D2041/001 , F02D2041/1423 , F02D2041/1433 , F02D2200/0402 , G05B13/047 , Y02T10/18 , Y02T10/42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进气量控制系统,其能够保证高鲁棒性并提高进气量控制的可控性,由此提高驾驶性能并减少废气排放。内燃机(3)的控制系统(1)包括ECU(2),该控制系统(1)根据需要通过可变进气门致动组件(40),对被吸入到汽缸(#1至#4)中的进气量进行可变控制。ECU(2)计算汽缸进气量(Gcyl)和目标进气量(Gcyl_cmd)(步骤16),根据受控对象模型[方程(2)],利用识别算法[方程(8)至(13)]来识别该受控对象模型的所有模型参数的向量(θs),根据该向量(θs),利用滑动模式控制算法[方程(15)]来计算目标辅助进气凸轮相位(θmsi_cmd)(步骤80),并根据目标辅助进气凸轮相位(θmsi_cmd)来控制可变进气门致动组件(40)。
-
公开(公告)号:CN100427728C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580002449.0
申请日:2005-01-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气门传动装置,摇臂(63)具有与气门传动凸轮(69)抵接的凸轮抵接部(65),并且该摇臂(63)与发动机气门(19)联动地连接,对发动机气门(19)施加气门打开方向的力,所述发动机气门(19)通过气门弹簧(24)被朝气门关闭方向施力,在该摇臂(63)上可转动地连接有:可转动地支承于发动机主体的固定位置上的第一连杆臂(61)的一端部,以及由可移位的可动轴(68a)可转动地支承的第二连杆臂(62)的另一端部,通过与气门弹簧(24)不同的摇臂施力弹簧(54),所述摇臂(63)被向使凸轮抵接部(65)与气门传动凸轮(69)抵接的方向施力。由此能够使发动机气门的升程量连续变化,并在确保气门开闭动作的跟随性的同时,实现小型化,并且能够提高发动机气门略微打开时的气门升程量的控制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