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0632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80024826.8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1/336 , C23C16/40 , H01L21/31 , H01L21/316 , H01L21/8242 , H01L27/108 , H01L27/1156 , H01L29/786 , H01L29/788 , H01L29/792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电特性的半导体装置。在氧化物上形成第一绝缘体,在第一绝缘体上形成第二绝缘体,在第二绝缘体上形成导电体,以接触于氧化物的顶面、第一绝缘体的侧面、第二绝缘体的侧面及导电体的侧面的方式形成第三绝缘体,在减压气氛下连续形成第一绝缘体及第二绝缘体。
-
公开(公告)号:CN10742492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291791.1
申请日:2012-04-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1/324 , H01L21/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9 , H01L21/477 , H01L21/324 , H01L29/664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本发明通过对使用氧化物半导体的半导体装置赋予稳定的电特性,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半导体装置。作为晶体管的制造工序,在依次形成氧化物半导体层、源电极层、漏电极层、栅极绝缘膜、栅电极层及氧化铝膜之后,通过对氧化物半导体层及氧化铝膜进行热处理,去除含有氢原子的杂质,并形成包括含有超过化学计量比的氧的区域的氧化物半导体层。另外,通过形成氧化铝膜,即使在具有该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或电子设备的制造工序中的热处理中,也可以防止来自大气的水或氢侵入且扩散到氧化物半导体层中,从而可以制造可靠性高的晶体管。
-
公开(公告)号:CN102243992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110126400.3
申请日:2011-05-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1/20 , H01L21/205 , C23C16/24 , C23C16/44 , H01L21/336 , H01L29/786 , H01L2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48 , C23C16/24 , H01L21/02422 , H01L21/0245 , H01L21/02505 , H01L21/02532 , H01L21/02595 , H01L21/0262 , H01L29/04 , H01L29/66765 , H01L29/78678 , H01L29/786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生产率地制造电特性优良的半导体装置的方法。在低微粒密度地提供高晶性的混合相微粒的第一条件下,在氧化绝缘膜上形成第一微晶半导体膜。然后,在使所述第一微晶半导体膜的混合相微粒进行结晶生长来填充混合相微粒之间的空隙的第二条件下,在所述第一微晶半导体膜上层叠第二微晶半导体膜。
-
公开(公告)号:CN102077331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80124705.1
申请日:2009-06-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1/336 , H01L29/7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88 , H01L27/1214 , H01L29/04 , H01L29/66765 , H01L29/78696
Abstract: 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作为缓冲层的半导体层,该半导体层包含氮,且在栅极绝缘层和源区及漏区之间的至少源区及漏区一侧的非晶结构中包括晶体区域。与在沟道形成区中具有非晶半导体的薄膜晶体管相比,可以提高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流。并且,与在沟道形成区中具有微晶半导体的薄膜晶体管相比,可以降低薄膜晶体管的截止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615820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80052288.5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10B12/00
Abstract: 提供一种特性不均匀小的半导体装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半导体装置包括泄漏电流得到减少的电容器,该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形成第一导电体;在第一导电体上形成第二绝缘体;在第二绝缘体上形成第三绝缘体;在第三绝缘体上形成第二导电体;以及在第二导电体及第三绝缘体上沉积第四绝缘体,其中,包含在第三绝缘体中的氢通过进行加热处理扩散并吸收到第二绝缘体,第一导电体为电容器的一个电极,第二导电体为电容器的另一个电极,并且,第二绝缘体及第三绝缘体为电容器的电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02738002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210098750.8
申请日:2012-04-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1/336 , H01L21/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9 , H01L21/4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本发明通过对使用氧化物半导体的半导体装置赋予稳定的电特性,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半导体装置。作为晶体管的制造工序,在依次形成氧化物半导体层、源电极层、漏电极层、栅极绝缘膜、栅电极层及氧化铝膜之后,通过对氧化物半导体层及氧化铝膜进行热处理,去除含有氢原子的杂质,并形成包括含有超过化学计量比的氧的区域的氧化物半导体层。另外,通过形成氧化铝膜,即使在具有该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或电子设备的制造工序中的热处理中,也可以防止来自大气的水或氢侵入且扩散到氧化物半导体层中,从而可以制造可靠性高的晶体管。
-
公开(公告)号:CN102077354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0980124788.4
申请日:2009-06-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9/786 , H01L21/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88 , H01L27/1214 , H01L29/04 , H01L29/66765 , H01L29/78696
Abstract: 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在栅极绝缘层和源区及漏区之间且至少在源区及漏区一侧的作为缓冲层的具有氮或NH基的非晶半导体层。与其沟道形成区域中具有非晶半导体的薄膜晶体管相比,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流可提高。此外,与其沟道形成区域具有微晶半导体的薄膜晶体管相比,薄膜晶体管的截止电流可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738002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98750.8
申请日:2012-04-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1/336 , H01L21/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9 , H01L21/4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本发明通过对使用氧化物半导体的半导体装置赋予稳定的电特性,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半导体装置。作为晶体管的制造工序,在依次形成氧化物半导体层、源电极层、漏电极层、栅极绝缘膜、栅电极层及氧化铝膜之后,通过对氧化物半导体层及氧化铝膜进行热处理,去除含有氢原子的杂质,并形成包括含有超过化学计量比的氧的区域的氧化物半导体层。另外,通过形成氧化铝膜,即使在具有该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或电子设备的制造工序中的热处理中,也可以防止来自大气的水或氢侵入且扩散到氧化物半导体层中,从而可以制造可靠性高的晶体管。
-
公开(公告)号:CN102243992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126400.3
申请日:2011-05-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1/20 , H01L21/205 , C23C16/24 , C23C16/44 , H01L21/336 , H01L29/786 , H01L2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48 , C23C16/24 , H01L21/02422 , H01L21/0245 , H01L21/02505 , H01L21/02532 , H01L21/02595 , H01L21/0262 , H01L29/04 , H01L29/66765 , H01L29/78678 , H01L29/786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生产率地制造电特性优良的半导体装置的方法。在微粒密度低地提供高晶性的混合相微粒的第一条件下,在氧化绝缘膜上形成第一微晶半导体膜。然后,在使混合相微粒进行结晶生长来填充混合相微粒之间的空隙的第二条件下,在所述第一微晶半导体膜上层叠第二微晶半导体膜。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