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及其以葡萄糖为原料发酵生产亚精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262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27714.1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及其以葡萄糖为原料发酵生产亚精胺的方法。本发明先在谷氨酸棒杆菌的基因组中敲除了snaA基因,构建了敲除菌株SP‑1。以大肠杆菌和谷氨酸棒杆菌之间的穿梭质粒pEC‑XK99E和pXMJ19质粒为表达载体,将来源于Escherichia coli中的亚精胺转运蛋白基因簇,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亚精胺合酶、鸟氨酸脱羧酶,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在先前构建的敲除菌株SP‑1中表达。本发明的重组谷氨酸棒杆菌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直接进行亚精胺的生产。在不依赖外源添加甲硫氨酸的情况下,250mL摇瓶72h发酵可以积累2.61g/L亚精胺。5L发酵罐通过流加底物亚精胺产量可以达到45.2g/L。

    核酸编辑工具及其应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02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84241.0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酸编辑工具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生物诱变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RNA聚合酶在转录过程中解旋dsDNA,将胞苷脱氨酶pmCDA1、尿嘧啶糖基化酶抑制剂(UGI)逐步与RNA聚合酶融合,构建高效诱变质粒,将pmCDA1、UGI定位在瞬时ssDNA周围,实现C→T碱基转换,最终使谷氨酸棒杆菌基因组突变率提高3157.38倍。本发明构建的高效诱变质粒成功用于筛选耐受氧化应激的谷氨酸棒杆菌突变株,也对筛选其他抗压力胁迫突变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由于RNA聚合酶的高度保守性,这种方法很容易应用在其他谷氨酸棒杆菌亚种或其他微生物中。

    一种利用全细胞转化高效生产苯丙酮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1791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139557.9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全细胞转化高效生产苯丙酮酸的方法,属于分子生物技术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pmyLAAD进行蛋白质改造,验证得到突变体pmyLAADT79A/E119A/E314A/S386A/E391A在提高酶活的同时提高苯丙酮酸产量。本发明利用突变体pmyLAADT79A/E119A/E314A/S386A/E391A在以自来水为溶剂的催化体系中,苯丙酮酸的产量可达到42.72g/L,转化率>80%。本发明提供的突变体和全细胞催化剂在提高底物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产物分离纯化的难度与成本,有效缩短产品制备时间的并降低成本,加快了全细胞转化法生产苯丙酮酸的工业化进程。

    一种利用全细胞转化高效生产3-甲基-2-氧代戊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276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42787.0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全细胞转化高效生产3‑甲基‑2‑氧代戊酸的方法,属于分子生物技术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改造方法通过pmyLAAD的蛋白质改造,通过分析pmyLAAD产物结合位点周围柔性Loop环结构,并设计最佳突变体,克服了之前野生型酶催化效率低的问题,并通过实验验证。最后,对转化体系的催化剂浓度、缓冲液种类、pH和温度行了优化。最终得到最佳突变体pmyLAAD在最优条件下,48h时3‑甲基‑2‑氧代戊酸的产量可达到86.62g/L,转化率>85%。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加快了全细胞转化催化生产3‑甲基‑2‑氧代戊酸的工业化进程。

    一株高效生产赤藓糖醇的重组解脂耶氏酵母菌的构建

    公开(公告)号:CN11718709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90954.1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效生产赤藓糖醇的重组解脂耶氏酵母菌的构建及其在生产赤藓糖醇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重组解脂耶氏酵母基因组中Ku70基因,EYD基因,CLA4基因和MHY1基因已缺失,并且运用CRISPR/Cas技术组合过表达了ZWF、GND、RPE、RPI、TKL、TAL、ER10、ER27、FBP、TPI以及ALR基因,并对其拷贝数进行了优化。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可高产赤藓糖醇的重组解脂耶氏酵母E124,将此工程菌株接种至5L发酵罐中以葡萄糖为碳源发酵144h,赤藓糖醇的滴度可达到249.4g/L、产量高达0.57g/g。

    一种烯烃还原酶突变体及高效合成(R)-香茅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441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29705.6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还原酶突变体及高效合成(R)‑香茅醛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烯烃还原酶突变体N31‑CgOYE,该突变酶的催化活性相较于原始酶提高了4.86倍,接着通过半理性设计获得突变体N31‑CgOYEI81L/W128A/H190A,其催化底物(E/Z)‑柠檬醛合成香茅醛的比酶活为7.6U·mg‑1是CgOYE的4.27倍,其ee(R)以及转化率分别为99.0%和99.4%。将本发明构建的烯烃还原酶突变体偶联Bacillus subtilis来源葡萄糖脱氢酶用于生产(R)‑香茅醛,显著提高了(R)‑香茅醛的生产可持续性,可使反应24h(R)‑香茅醛达到24.528g/L。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