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36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93594.8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北京工业大学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内射流风机及其控制方法。该隧道内射流风机包括:底座、托盘、射流风机主体、烟气位置采集装置以及若干烟气速度采集装置;托盘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上,托盘上设置有第一驱动件,射流风机主体铰接于托盘上,且与第一驱动件驱动连接;底座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与托盘驱动连接;烟气位置采集装置设置于底座上,若干烟气速度采集装置沿隧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隧道内,底座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烟气位置采集装置、烟气速度采集装置、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以及射流风机主体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射流风机能够在不同火灾情况下实现烟气控制,并保证烟气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0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36330.2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8 , H04N7/18 , H04N23/90 , G06F30/27 , G06F30/13 , G06T17/10 , G06V20/52 , G06V20/64 , G06V10/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IM和AI识别的长距离水下隧道监控设备布置方法,包括:逆向建立长距离水下隧道的三维模型;将三维模型导入至三维设计模型软件中,形成空间三维模型;根据AI识别成像所需范围调整空间三维模型视角高度及视角范围,输出当前的监控画面的成像信息和视点高度信息;根据成像信息及AI识别有效范围选择对应的监控摄像头,确定监控摄像头的安装间距,进行长距离水下隧道的监控设备布置。本发明通过BIM技术,在满足AI识别有效范围的基础上,进行监控设备的合理化布置,利用BIM技术可视化及模拟化的特点对隧道内的摄像头进行合理的布置,减少了所需监控设备的数量,降低了成本,做到了隧道内安全的精细化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0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50913.4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28 , H02J3/32 , H02J15/00 , G06Q50/06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F17/10 , G06N3/092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DPG的电‑氢耦合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包括在考虑电网运行特点、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电氢多时间尺度耦合的基础上,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综合考虑电储能、氢储能运行成本、电网运行成本等指标,提出电氢耦合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并基于DDPG算法,求解无模型的自适应优化问题,从而得到系统优化调度方案。在电网、氢网、储能、新能源、负荷之间实现能量的有机协调流动,为提高电氢耦合系统运行效益、解决风光等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推动电氢综合能源耦合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18964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79383.6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通流和车型的公路隧道通风控制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公路隧道内不同车型的数量和交通流平均车速;根据所述不同车型的数量和交通流平均车速,计算公路隧道内各区段对应的交通流量;根据所述各区段对应的交通流量,计算公路隧道内各区段的气体污染物排放量;根据所述各区段的气体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公路隧道内各区段的实际需风量;根据所述各区段的实际需风量控制公路隧道内各区段的风机组送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适应于公路隧道内交通流的动态变化,在确保节约能源的同时,及时的排出隧道内的气体污染物,防止对司乘和隧道工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575422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56937.6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大埋深、高水压的盾构隧道壁后注浆试验装置及方法,所述考虑大埋深、高水压的盾构隧道壁后注浆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筒、储水组件、浆液筒、压力施加装置以及检测组件。本发明中,该装置能够准确模拟出大埋深、高水压环境下的盾构隧道壁后注浆过程,并测定出注浆过程中浆液时变性、流变性和渗透范围的变化对土体渗透系数、强度和弹模等物理力学参数的影响,通过该装置可以解决不同土层应力状态下的浆液固结以及渗透扩散问题,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试验装置无法模拟处于大埋深、高水压环境下的盾构隧道壁后注浆过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9669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28457.9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洞外地面景物亮度模型构建方法,以太阳辐射照度为自变量且以地面景物平均亮度为因变量构建模型,其构建的模型能实时准确检测地面景物亮度,为隧道内照明准确控制提供依据;还涉及两种应用所述模型构建方法的获取隧道洞外地面景物平均亮度实时值的方法,能准确获取隧道洞外地面景物平均亮度实时值;还涉及一种应用所述隧道洞外地面景物平均亮度实时值的方法的隧道洞外亮度计算方法,能准确计算隧道洞外亮度,为控制隧道内照明提供依据;还涉及一种用于所述隧道洞外亮度计算方法的隧道洞内照明控制系统,以及一种隧道洞内照明控制方法,能依据隧道洞外亮度,精准控制隧道内照明。
-
公开(公告)号:CN1198890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48843.4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智慧管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数字化智慧管养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通过采集隧道几何表征与隧道监测信息,构建隧道实时模型,根据采集的历史交通数据对过路车辆进行车牌与车辆类型识别,获得高风险车辆信息,并同时对隧道路进行道路风险检测,获得高风险路段信息,对高风险车辆信息与高风险路段信息进行整合,获得交通特征集合,基于交通特征集合与隧道实时模型进行病害预测,基于病害预测结果对隧道病害进行预防,通过本发明,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隧道病害监测方法无法实时精准识别高风险车辆与路段的问题,通过整合隧道实时模型与交通特征集合,能够准确识别高风险车辆和路段,有效提高隧道病害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6354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164769.7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7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盾构法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下隧道盾构掘进开挖面稳定性评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开挖面的监测数据并修正监测数据;模拟不同工况下开挖面的稳定性,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和潜在风险点;识别开挖面的地质结构特征,结合声波数据中的声波速度评估开挖面的稳定性;结合评估指标的实时监测数据评估开挖面的稳定性;基于模拟、声波及指标评估的结果计算开挖面的综合风险得分,并根据综合风险得分确定开挖面的风险等级。本发明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响应开挖面的变化,适应复杂地质条件,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提供更准确、实时的稳定性评估,有助于提高水下隧道盾构掘进过程中开挖面稳定性评估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810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1284760.5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填工程扩散范围和充盈程度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弹性波场采集装置将采集的弹性波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计算机对弹性波数据进行保存及波场分析:提取弹性波场时域、频域和时频域特征参数;将特征参数输入预先构建的充填状态检测模型,输出得到充填状态数据;将特征参数时间序列趋势项输入预先构建的充盈程度检测模型,输出得到充盈状态数据;进一步结合弹性波场采集装置内单分量速度型检波器的位置信息,通过克里金插值法,输出得到充填状态平面分布图和充盈程度平面分布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时、精准地对充填扩散范围和充盈程度进行监测,方便用户直观准确获知充填材料扩散的时间演化形态和空间分布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9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1288043.X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尾部注浆随行式监测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安装于盾构机首节车架上的随行式滑轨,随行式滑轨上安装有可升降的移动模块,移动模块的顶部连接有监测模块,监测模块与数据存储处理模块相连接,移动模块沿随行式滑轨发生移动、并通过调节自身高度使监测模块相应移动至待监测位置;监测模块用于激发震源后采集弹性波信号、并将弹性波信号转换为数据文件后传输至数据存储处理模块;数据存储处理模块用于分析处理得到注浆充盈程度及分布情况、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既能够在注浆过程中进行自动、实时、准确的监测,也能够自动、准确检测得到盾构隧道管片壁后浆液充盈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