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7770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33328.0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晓彤 , 郭萧阳 , 何国军 , 李章林 , 李少鹏 , 范杰 , 宋兴宝 , 伍军奇 , 刘杰 , 宋才德 , 刘佳琦 , 寇晓勇 , 陈培新 , 张海超 , 刘蛟龙 , 李咸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侵入盾构隧道断面的锚索清除系统及清除方法,该系统包括锚索探测组件、锚索切割组件和锚索拔除组件;锚索切割组件分别在盾构隧道(1)两侧的土体中钻进成孔,形成锚索切割钻孔(3);锚索探测组件安装在锚索切割组件上,使锚索探测组件在随锚索切割组件钻进时探测锚索(2)的所在位置;锚索切割组件切断锚索成第一段(202a)、第二段(202b)和第三段(202c);锚索拔除组件在盾构隧道施工区域的土体中钻进成孔,形成锚索拔除钻孔(4),锚索拔除组件缠绕并拔除第二段。本发明能解决传统锚索清除方法不具有锚索位置探测功能、需要人工挖孔桩、竖井或暗挖通道拔除锚索的费时费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2980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0720152.4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推进模拟试验平台,包括:反力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架体和后架体;多个负载千斤顶,架设于前架体的内侧,负载千斤顶的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负载千斤顶的第一端连接于前架体,负载千斤顶的第二端和所述后架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移动式承台,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以及容置于容置空间中的待测中体,包括支承环、负载环板和多个推进千斤顶,移动式承台支撑于支承环,负载环板安装于支承环的前端,负载千斤顶的第二端顶推于负载环板,多个推进千斤顶安装于支承环的内侧,推进千斤顶伸出支承环的后端并对准于后架体。本发明解决了对于盾构机掘进负载动力学研究多为理论研究,而无法模拟地层中土体荷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5845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155986.4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矩形顶管隧道的始发密封袜套破损处止水结构及方法,袜套通过止水箱固定于顶管机洞门圈上,该始发密封袜套破损处止水结构包括位于远离该止水箱一侧且围设固定于该袜套上的盾尾刷、位于该盾尾刷与该袜套之间的海绵以及远离该袜套一侧且围设固定于该盾尾刷上的固定板,且该固定板延伸固定至该止水箱上,该固定板上开设有供发泡剂注入的第一开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矩形断面的顶管机袜套容易出现撕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能够在顶管机始发洞门密封装置中的橡胶袜套被撕裂后及时进行解决洞门密封问题,同时确保后续顶管的顺利顶进,能够更快的完成顶管隧道,尽快的对洞门进行钢性封堵,避免施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387867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0676515.6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泥炭质土地层条件下三轴搅拌桩加固的方法,其包括步骤:定位桩心;支设三轴搅拌桩机,使三轴搅拌桩机的钻杆中心对准桩心;启动三轴搅拌桩机,钻杆从地面下沉至泥炭质土地层,下沉过程边喷浆边搅拌;待喷搅至泥炭质土地层底部时,钻杆上提返回,上提过程边喷浆边搅拌;循环往复多次下沉和上提后,完成钻孔;其中,三轴搅拌桩机所喷浆液采用水泥、水、氯化钠和石膏粉以一定比例预先拌制得到。本发明通过综合运用调整水泥掺量、改变喷搅次数、使用外加剂等方法有效地控制三轴搅拌桩在泥炭质土地层中的加固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94327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84160.3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城投水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水压条件下大直径盾构带压换刀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让作业人员进入居住舱并对居住舱进行加压;向转运舱中通入氦氧混合气体以排出转运舱内的空气,进而加压;将转运舱与居住舱对接,让作业人员进入到转运舱;将转运舱运送至盾构机的人舱区域;将转运舱与人舱对接,让作业人员进入到人舱再进入到泥水舱进行换刀作业,待完成换刀后,让作业人员返回至转运舱,运送转运舱至居住舱处并与居住舱对接,让作业人员返回至居住舱;待换刀工作周期结束,对居住舱进行减压,让作业人员离开居住舱。在换刀作业过程中,让作业人员始终处于设定压力条件下进行工作和生活,并采用氦氧混合气体供作业人员呼吸,极大的减少了疾病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81017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20574.1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掘进和管片拼装同步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盾构掘进和管片拼装同步的施工方法可跨越式地提高施工效率,将管片拼装的时间融入于盾构推进当中,可最大程度地将隧道施工工期缩短一半,提升盾构施工工效。同时,本发明盾构掘进和管片拼装同步的施工方法,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适用于盾构直线段和曲线段的推进以及盾构姿态的纠偏。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盾构施工中盾构推进和管片拼装交替进行,使得盾构施工期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26150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811000536.8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盾构设计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E21F17/107 , E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联络通道顶管法管节内置式气囊密封装置及密封方法,其中,密封装置内置于联络通道管节的外弧面,包括:钢槽结构,环设于联络通道管节中且槽口齐平于联络通道管节的外弧面;密封板,遮蔽并预固定于钢槽结构的槽口;气囊,设于钢槽结构中;充气管,连接于所述气囊并贯穿所述联络通道管节的内弧面和所述钢槽结构。在使用时,将设置有气囊止水装置的联络通道管节顶至主隧道结构中,使联络通道管节与主隧道结构相贯,钢槽结构上的密封板贴合于主隧道结构;利用充气设备对气囊进行充气,直至充气后的气囊撑开密封板将密封板紧密抵顶于主隧道结构,完全封堵相贯的主隧道结构与联络通道管节之间的缝隙,实现气囊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09339806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1214848.9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明钢 , 李鸿 , 倪正茂 , 裘华 , 邵金洪 , 袁风波 , 范杰 , 黄德中 , 孙晗 , 徐辰春 , 何国军 , 夏源思 , 郑宜枫 , 胡群辉 , 杨建平 , 钱凯 , 赵阳 , 孙振东 , 何昀 , 王志华 , 罗赛楠 , 左志学 , 杨燚 , 傅晓瑞 , 倪博炜 , 韩嘉臻
IPC: E21D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盾构刀盘结泥饼的氧化消解方法,在盾构机结泥饼时,盾构机停机,向盾构开挖舱和盾构刀盘压注分解溶液,对所结泥饼进行浸泡分解,待完成分解,恢复盾构机施工,其中:所述分解溶液为氧化剂溶液;在所述盾构开挖舱的上部设置排气口,将所述氧化剂溶液分解泥饼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出。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开仓情况下盾构结泥饼的化学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在不开仓情况下自动去除泥饼,无需人工处理,节约投资和工期,同时可以规避人员的安全风险,氧化剂溶液反应过后主要生成水,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环。
-
公开(公告)号:CN109356595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1214843.6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裘华 , 李鸿 , 邵金洪 , 赵阳 , 董明钢 , 黄德中 , 范杰 , 孙晗 , 徐辰春 , 何国军 , 袁风波 , 郑宜枫 , 夏源思 , 胡群辉 , 杨建平 , 钱凯 , 孙振东 , 何昀 , 王志华 , 罗赛楠 , 左志学 , 杨燚 , 傅晓瑞 , 倪博炜 , 韩嘉臻
IPC: E21D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带压进舱多人闸综合作业系统及作业方法,用于工作人员在盾构机的高压工作舱和常压工作室之间的加压和减压,系统包括具有独立的加压和减压功能的主舱、前舱和辅助舱,所述主舱与所述高压工作舱对接,所述前舱连接于所述主舱和所述常压工作室之间,所述辅助舱设于所述常压工作室中。采用独立加压和减压的主舱和前舱,实现操作人员舱内交接班,缩短了带压进舱和减压出舱的整体用时,解决在带压进舱工作中由于等待减压而造成的时间损耗,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59074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0296692.7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法隧道施工的运输方法及其运输结构,该方法包括在隧道内底部的管片上铺设机车轨道,并使所述机车轨道的一端延伸至盾构车架内;在隧道内底部的管片上靠近所述机车轨道另一端处搭设π形件,并使所述π形件延伸至靠近工作井处,所述π形件的顶面形成有平面;利用行驶于所述π形件的平面之上的汽车将施工材料从工作井运输至隧道内;将所述汽车上的施工材料吊运至行驶于所述机车轨道之上的轨道机车上;利用所述轨道机车将施工材料运输至盾构车架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将汽车运输与轨道机车运输的结合,发挥两种运输方式的优势,解决小净空大坡度工况下的运输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