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轨电车的虚拟轨道自适应照明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7778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0667320.5

    申请日:2019-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轨电车的虚拟轨道自适应照明装置,智轨电车沿虚拟轨道行驶,包括:线控转向大灯、视觉感知模块、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系统和大灯转向控制单元,大灯转向控制单元能够与视觉感知模块、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系统和线控转向大灯连接并能进行数据交互,虚拟轨道自适应照明装置还具有与大灯转向控制单元相连接的车载虚拟轨道线路图存储单元,车载虚拟轨道线路图存储单元通过车地无线专网与外部运营管理中心连接,能够接收并存储运营管理中心发送的实时虚拟轨道线路数据供大灯转向控制单元读取和搜索,大灯转向控制单元根据视觉感知模块、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系统和车载虚拟轨道线路图存储单元的数据对线控转向大灯输出转向指令。

    一种道路移动路权系统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99721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0479030.3

    申请日:2018-05-18

    Abstract: 一种道路移动路权系统,该系统包括路面警示装置,路面警示装置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警示灯,多个警示灯间隔地设置在地面车道线上,其中,警示灯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车载控制器所发送来的控制信息调节自身的亮灭状态。本系统能够根据车辆的实际行车位置来激活并点亮车辆行车路径两侧对应的地面警示灯,从而形成车辆前后一段距离、以地面警示灯为基础的移动路权警示区间,这样也就可以利用警示灯的灯光来提醒其它机动车辆或是行人在警示灯亮起时迅速选择其它道路行驶。本系统有助于充分利用闲置时间的专用车道和上下班高峰期时对面闲置车道的资源,从而有效保障城市交通道路的畅通。

    一种道路移动路权系统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9972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0479030.3

    申请日:2018-05-18

    Abstract: 一种道路移动路权系统,该系统包括路面警示装置,路面警示装置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警示灯,多个警示灯间隔地设置在地面车道线上,其中,警示灯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车载控制器所发送来的控制信息调节自身的亮灭状态。本系统能够根据车辆的实际行车位置来激活并点亮车辆行车路径两侧对应的地面警示灯,从而形成车辆前后一段距离、以地面警示灯为基础的移动路权警示区间,这样也就可以利用警示灯的灯光来提醒其它机动车辆或是行人在警示灯亮起时迅速选择其它道路行驶。本系统有助于充分利用闲置时间的专用车道和上下班高峰期时对面闲置车道的资源,从而有效保障城市交通道路的畅通。

    一种列车轨迹跟随控制方法、系统及列车

    公开(公告)号:CN107963125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0936217.7

    申请日:2017-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轨迹跟随控制方法,包括:S1.获取列车第一节车厢前轴转向角的测量值和第一节车厢后轴转向角的测量值;S2.计算第一节车厢后轴转向角的输入值;S3.根据该输入值控制第一节车厢后轴转向;S4.从第二节车厢开始,采集获取本节车厢与前一节车厢铰接点的铰接角度;S5.计算本节车厢的第二角度和第一角度,根据该第二角度和第一角度计算本节车厢后轴的转向角输入值和本节车厢前轴的转向角输入值;S6.控制本节车厢后轴转向和前轴转向;S7.重复步骤S4至S6,直到完成各车厢后轴和前轴的转向控制。本发明具有可有效保证列车的铰接点与驾驶员关注位置行驶在相同轨迹,防止因列车转向而危及行人和车辆安全的优点。

    一种列车轨迹跟随控制方法、系统及列车

    公开(公告)号:CN106347457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913144.5

    申请日:2016-10-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轨迹跟随控制方法,包括:S1.获取列车第一节车厢前轴转向角测量值和第一节车厢后轴转向角测量值;S2.计算第一节车厢后轴转向角输入值;S3.根据该输入值控制第一节车厢后轴转向;S4.从第二节车厢开始,采集当前车厢与前一节车厢铰接点的铰接角度;S5.计算当前车厢后轴的转向角输入值和当前车厢前轴转向角输入值;S6.通过当前车厢后轴转向角输入值控制当前车厢后轴转向,通过当前车厢前轴转向角输入值控制当前车厢前轴转向;S7.重复S3至S5,完成列车各车厢的后轴和前轴的转向控制。本发明具有可有效保证列车的铰接点与驾驶员关注位置行驶在相同轨迹,防止因列车转向而危及行人和车辆安全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