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寒区道路积雪的电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986663U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20939917.7

    申请日:2017-07-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除寒区道路积雪的电热装置,包括温差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电能管理电路和置于路面下的电加热盘管;温差发电系统,包括置于地下热水源或温泉热水源处的抽水泵、集水箱和温差发电片,温差发电片的输出端连接至电能管理电路;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电池板、光伏控制器和蓄电池,光伏电池板通过光伏控制器连接至蓄电池,蓄电池连接至电能管理电路;电能管理电路连接至所述电加热盘管。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高寒地区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发电,消除冬季路面积雪暗冰;提高高寒地区交通安全性,降低路面暗冰导致的交通危害;能够大大降低路面除冰的运行成本,且融冰效果好。

    一种利用地下水热能消除寒区道路暗冰的热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974257U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20939399.9

    申请日:2017-07-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地下水热能消除寒区道路暗冰的热管装置,包括置于地下热水源或温泉热水源处的抽水泵、置于道路上方山体处的保温集水箱、置于保温集水箱旁的保温辅助水箱、置于路面下的加热盘管和置于路面旁的循环泵;加热盘管的排水口分别连接至排水管路和循环泵入水端,循环泵的出水端通过循环管路连接至保温辅助水箱,排水管路通向路边的排水沟;并且通过光伏发电板发电为保温辅助水箱的电加热丝、抽水泵和循环泵提供电能。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地下水自然热能资源消除冬季道路暗冰,减少甚至避免路面暗冰导致的交通事故,提高高寒地区交通安全性,具有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一种离壁式保温结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930601U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20725801.3

    申请日:2017-06-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壁式保温结构试验装置,包括内部为中空一侧开口的结构本体;结构本体开口部分设置有混凝土衬砌构成密闭结构;结构本体内部空腔通过保温板隔离成两个独立的密闭空腔,靠近混凝土衬砌一侧为空腔为隔离层,远离混凝土衬砌一侧空腔为冷冻室;还包括用于控制冷冻室内温度的温控系统;保温板靠近冷冻室一侧表面、隔离层内表面和混凝土衬砌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还包括与温度传感器连接的用于采集温度信号的数据采集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模拟实际情况下不同工况的环境条件、工作条件等,与现场测试方法相比,试验周期短;得到的测试数据可靠,便于结果分析。

    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
    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686446U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20160639.4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下穿隧道挡墙式船槽结构,属于隧道施工领域,目的是以减少工程量,实现快速施工。包括沿隧道纵向设置于隧道两侧的挡墙,所述挡墙包括侧墙和外侧脚趾,所述侧墙的横断面呈方形,所述外侧脚趾位于侧墙的外侧,其一端与侧墙的底端固定连接成一体,另一端垂直于侧墙向外延伸,由侧墙的外侧面与外侧脚趾的上表面包围形成回填区域。本实用新型挡墙的结构更简单,混凝土用量更少,重量更轻;且其并非依靠自身重量抗倾覆,重量较轻,可采用预制结构,不仅利于快速施工,缩短施工周期,还使挡墙能够及时起到挡土作用,保证了下穿隧道船槽段的质量;并且预制生产能够保证挡墙的质量。

    下穿隧道船槽结构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538213U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20160313.1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下穿隧道船槽结构,属于隧道施工领域,目的是改善槽体的受力性能,确保船槽结构的使用性能。包括设置于基坑内的槽体;槽体呈U形,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墙,侧墙的外侧面、基坑的底壁以及基坑的侧壁包围形成用于回填土石的回填区;在回填区内设置有多道扶壁墙,多道扶壁墙沿槽体纵向分布,各道扶壁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各扶壁墙的钢筋与侧墙的钢筋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侧墙的外侧设置扶壁墙增大了侧墙的刚度,降低了土压力作用下侧墙的弯矩,提高了槽体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避免槽体结构性能影响路面结构层的使用寿命;利于减少船槽结构的材料用量和工程量;同时,增加结构自身重量,能起到一定的抗浮作用。

    隧道洞门遮光棚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546173U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21236580.4

    申请日:2018-08-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隧道洞门遮光棚,属于隧道构造领域,目的是提高遮光棚的抗风性能。包括遮光板和拱形钢架,拱形钢架由环向钢架以及纵向钢架构成;遮光板铺设于拱形钢架外侧,还包括压设于遮光板外表面的沿环向分别的一组纵向压条,纵向压条与纵向钢架相对应,并通过螺钉与拱形钢架相连接;压设于遮光板外表面的沿纵向分别的一组环向压条,环向压条与环向钢架相对应,并通过螺钉与拱形钢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遮光板外表面设置纵向压条和环向压条,从而在遮光板外侧对遮光板进行限位,当风对遮光板产生径向向外的推力作用时,纵向压条和环向压条将遮光板上的力传至拱形钢架,从而避免在强风作用下,遮光板被掀起,提高了遮光板承受风荷载的能力。

    隧道排水系统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073551U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20564513.9

    申请日:2018-04-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隧道排水系统,属于隧道排水领域,目的是便于施工和检修。包括设置于对应隧道路面的面层下方的横向碎石盲沟和隧道路面两侧的沿隧道纵向延伸的路侧边沟,由所述开口封闭结构封闭所述路侧边沟的槽体构成封闭的纵向排水通道;所述横向碎石盲沟的两端与对应的纵向排水通道相连通。该隧道排水系统,通过路侧边沟设置于隧道路面两侧,使得检修和施工时,无需断道,不必进行封洞施工,保证了交通正常运营,便于维护与施工;其次,通过隧道路面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排水的路侧边沟,增多了纵向排水通道数量,更利于顺畅排水;最后,横向碎石盲沟一定程度上起到分配两侧纵向排水通道的水量的作用。

    隧道开挖限压排放止水墙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470213U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21611411.X

    申请日:2017-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隧道开挖限压排放止水墙,属于隧道施工领域,目的是实现隧道内的涌水自排,节约抽水费用。包括设置于已开挖段下游的隧道掌子面附近的墙体;在墙体的下部设置有将地下水排出的N根泄水管,泄水管一端贯穿墙体延伸至墙体背向已开挖段的一侧;在每根泄水管上设置有安全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墙体,将积水阻挡在墙体的下游,并通过泄水管将积水排出;通过泄水管上设置的安全阀根据积水的水压进行排放,能够有效控制下游段的积水深度,保证下游段的积水水压,不仅保证了排出多余积水的要求,还能够有效阻止外来涌水持续进入隧道内,保证了上游段的正常、安全施工,实现了积水自排,避免了使用抽水泵等外力进行抽水,节省了抽水费用。

    隧道基底加固构造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406349U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21254485.2

    申请日:2017-09-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隧道基底加固构造,属于隧道构造领域,目的是有效提高隧道承载能力。包括用于支撑路面的承载板,以及顶部与承载板相连接且底部插入承载板下方围岩的树根桩;所述承载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树根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树根桩的钢筋笼与承载板的钢筋笼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树根桩向下插入下方的围岩,对围岩起到加强作用,通过树根桩的钢筋笼与承载板的钢筋笼相连接,从而使承载板的钢筋笼将树根桩连成一个整体,形成整体承载体系,对基底围岩起到加固作用,进而提高了对上方衬砌的支撑作用,防止上方衬砌下沉;同时,还能有效避免路面开裂。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隧道病害处的治理,也可用于新建隧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