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42678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170747.0
申请日:2023-02-27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F30/20 , H02J3/00 , H02J3/28 , G06Q30/0202 , G06Q50/06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3/16 , G06F119/06 , G06F119/02
摘要: 本发明属于储能配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配电台区储能配置方法,针对常态场景建立储能优化配置双层模型,上层优化模型通过遗传算法生成多种储能配置方案,以总规划费用最低为目标,将生成的储能配置结果传达至下层模型;下层优化模型中充分考虑配置方案对光伏出力的消纳效果,以总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进行配电网最优潮流计算,优化储能的出力。本发明还在配电台区故障场景下建立储能优化配置模型,有效保障故障场景下配电台区的供电能力。最终的规划结果可以提升配电网常态下的经济性和光伏消纳能力,同时也能提升故障下光伏台区孤岛运行时的持续供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345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64425.1
申请日:2023-06-06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B60L53/126 , H02J50/40 , H02J50/12 , H01F38/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自适应耦合机构及控制方法,耦合机构中的发射线圈包括第一子线圈、第二子线圈、第三子线圈和第四子线圈,所述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并排在第一行,第三子线圈和第四子线圈并排在第二行,四个线圈均为平面线圈且在同一平面上形成2×2的阵列形式,每个子线圈的两端均设有换向开关;其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改变发射线圈中各个子线线圈的接入方式来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使其可以适应不同类型接收线圈的无线充电需求,满足公共无线充电桩的设计需要,提升系统的自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7428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44609.6
申请日:2023-07-11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MC‑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态切换提升效率的MC‑WPT系统及其效率提升方法,通过在原边侧的原边母线电容和高频逆变器之间设置原边双向切换开关,以及在副边侧的整流器和副边母线电容之间设置副边双向切换开关,从而在系统从满载逐渐降低到轻载期间,当降低到半载时,通过控制原边双向切换开关闭合且高频逆变器的MOS管S1、S3关断将高频逆变器切换至半桥开关逆变工作模式,以及控制副边双向切换开关闭合,将整流器切换至半桥倍压整流工作模式,以使得等效负载贴近最优负载点,从而避免因轻载系统充电效率降低,而将系统效率提高,且适应谐振回路无电容的拓扑,有效避免磁件饱和的情况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729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99283.2
申请日:2023-06-13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发明人: 肖静 , 周柯 , 李小飞 , 陈丰伟 , 吴晓锐 , 龚文兰 , 卓浩泽 , 韩帅 , 林锐 , 陈卫东 , 吴剑豪 , 吴宁 , 陈绍南 , 莫宇鸿 , 张龙飞 , 郭敏 , 侯莉婕 , 郭小璇 , 卢健斌 , 阎浩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PDM特征波进行ID认证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当电动汽车停靠在充电区域后,该系统通过控制充电端逆变开关的脉冲密度,发射带有充电端ID信息的电能信号到电动汽车,电动汽车识别此ID信号并与其进行连接后返还电动汽车自身ID信号,实现电动汽车与充电端充电前的身份认证和通信连接。本发明通过开关切换的频率(即脉冲密度)定义不同充电端的身份ID,不同切换频率对应不同的ID信息,具有准确度高、检测简单等优点;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方法,开关切换频率对应不同的传输电能值,将充电端的ID信息以电能的方式传输给电动汽车,在进行身份认证过程中无需其他额外设备,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6744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22811.7
申请日:2023-05-10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B60L53/00 , G06Q10/0631 , G06F18/24 , G06Q10/067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配电网优化运行需求的多类型充电站有序充电方法,考虑城市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充电站,根据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特性,不同充电站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功能,用以满足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根据建设场所不同,充电站主要分为私人充电站、公共充电站、快速充电站三类。基于电动汽车充电特性,结合各类充电站的运行特点,可提出有效的充电站有序充电规划策略的考虑配电网优化运行需求的多类型充电站有序充电模型,实现配电网负荷量占比多时少充电,占比少时多充电,实现多类型充电站的合理运用,在保证配电网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平衡网损,满足电动汽车充电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1390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54686.5
申请日:2023-06-05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发明人: 沈涛 , 蒙锋 , 董金熹 , 刘浠流 , 丁惠贤 , 陈冠霖 , 苏东 , 肖静 , 孙跃 , 吴晓锐 , 梁琳 , 刘箐 , 王建新 , 于淼 , 韩帅 , 林锐 , 龚文兰 , 陈绍南 , 吴宁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多中继无线电能传输自解耦耦合机构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属于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发射线圈、至少两级中继线圈和接收线圈,每一级中继线圈均设置有中继接收线圈和中继发射线圈,发射线圈、接收线圈以及每一级中继接收线圈和中继发射线圈均采用平面线圈,且同一级中继线圈中的中继接收线圈和中继发射线圈互为解耦设置并相互串联,发射线圈与第一级中继接收线圈正对设置且结构相同,接收线圈与最后一级中继发射线圈正对设置且结构相同,上级中继发射线圈与下一级中继接收线圈正对且结构相同,利用中继线圈解耦合的方式,使得在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中,可以降低线圈之间交叉耦合系数,起到优化系统传输效率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61389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59115.0
申请日:2023-06-05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原副边多模块MC‑WPT系统的功率控制及效率匹配方法,功率控制方法包括步骤:确定系统满载功率P、需求输出功率P^和当前工作的副边变换模块的数目N,并计算P^与P的比值P*;根据N的大小和P*的大小对n个所述副边变换模块进行投入切出,以及调整当前投入的副边变换模块的内移相角βs,以使得系统输出功率满足需求输出功率P^。本发明通过副边模块的投切和副边内移相角的调节实现输出功率的全范围的功率控制,可以有效减小内移相角的过大导致副边的硬开关问题;通过原边模块的投切和逆变全桥半桥切换,实现系统整体的效率匹配,有效地提升了大功率多模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轻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79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46432.9
申请日:2023-06-02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9/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具体为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耦合机构散热性能评价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耦合机构的结构和材质建立热网络模型;S2:根据热网络模型确定目标点位与各个发热源之间的散热通道总热阻;S3:根据耦合机构的结构和应用场景确定各个发热源的热通量;S4:根据各个发热源的热通量以及目标点位与各个发热源之间的散热通道总热阻,确定在各个发热源的影响下目标点位到外部环境之间的温度差;S5:根据外部环境温度和步骤S4所得温度差确定目标点位的温度是否满足系统需求。其效果是:通过上述评价后,能够使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不会因温度的不断上升而导致出现效率下降、传输特性改变和器件损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6466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54100.5
申请日:2023-06-05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阻磁缝隙的耦合机构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属于磁耦合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发射线圈和磁芯,发射线圈主体平面贴合于磁芯上表面,发射线圈由一根利兹线按照Q型线圈与DD线圈相结合的形式一体绕制而成,在磁芯上开设有过孔,通过设置的过孔,使发射线圈主体贴合磁芯,同时不增加发射线圈整体厚度,在磁芯的每一个过孔上沿着孔壁开设有阻磁缝隙,阻磁缝隙贯穿于磁芯的上下表面,通过设置的阻磁缝隙,使阻磁缝隙能够阻断位于磁芯中由过孔中线圈产生的循环磁通,从而避免形成涡流产生发热情形,可以明显改善耦合机构磁芯局部问题,且不会影响系统耦合系数和传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25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841334.6
申请日:2022-07-18
申请人: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MC‑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向MC‑WPT系统及其恒流输出移相控制方法,通过在地面端设置地面端控制器、地面端通信模块和地面端电流检测器,以及在车载端设置车载端控制器、车载端通信模块和车载端电流检测器,从而在所述地面端作为能量发射端向所述车载端进行能量正向传输时,通过车载端电流检测器获取流过所述车载端电池的电流I2,并传送到地面端控制器,从而地面端控制器根据PI算法计算出ΔI对应的移相角θ作用于地面端全桥变换模块进行移相控制,实现对车载端的恒流输出。反之,车载端对地面端进行能量反向传输时,与这个过程相似。从而实现了双向MC‑WPT系统的双向恒流输出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