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02240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80019851.9

    申请日:2014-0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1),其具备一对胎圈部(2)、与胎圈部相连的胎侧部(3)和将胎侧部连结的胎面部(10)。此时,充气轮胎的总宽度SW与外径OD的比满足SW/OD≤0.3的关系。进一步,将从一个第二基准点(Q1)到另一个第二基准点(Q2)为止的沿胎面轮廓(12)的长度设为胎面展开宽度TDW,将连结第二基准点与轮廓中央(cc)的直线和平行于轮胎宽度方向的直线所成的角度设为下降量θ,此时,满足“0.8≤TDW/SW<1”以及“1.5°≤θ≤4.5°”的关系。

    充气轮胎以及车辆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07683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80004586.6

    申请日:2016-0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3/02 B60C5/00 B60C1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良好地保持均匀性,并且提高下压力。充气轮胎(1)包含多个突起部(91~98),所述多个突起部(91~98)设于轮胎侧部的包含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范围内,在相对于径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多个突起部(91~98)以在轮胎周向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从轮胎旋转中心(P)通过并在轮胎径向延伸。在轮胎周向位置相互不同的第一直线(S1)以及第二直线(S2)分别横穿突起部(91、98)的情况下,第一直线(S1)所横穿的突起部(91、98)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的总和、与第二直线(S2)所横穿的突起部(98)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的总和之比为0.8以上且1.2以下。

    轮胎配置器具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6908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481246.3

    申请日:2014-12-16

    Abstract: 本轮胎配置器具(1)用于将在侧壁部(15)上具有装饰部(18)的多个轮胎(10),朝向轮胎旋转轴方向排列成一列而配置。轮胎配置器具(1)具备衬垫(2)。衬垫(2)被夹入在相邻的轮胎(10、10)之间或轮胎(10)与地面(F)之间,与此同时,相对于装饰部(18),以非接触状态配置,并使1个轮胎(10)的装饰部(18)与其他轮胎(10)或周边构件分离。

    充气轮胎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32381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580019851.3

    申请日:2015-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降低轮胎重量,使操控稳定性与低燃料消耗性能并存的充气轮胎。一种充气轮胎,其具备胎面部、胎侧部与胎圈部,在该一对胎圈部间架设有至少1层胎体层,轮胎总宽度SW与轮胎外径OD的比SW/OD满足SW/OD≤0.3的关系,并且在一对第一边界线L1、L1相互间划分第一区域A,在第一边界线L1与第二边界线L2之间划分第二区域B,在比第二边界线L2靠胎趾侧划分第三区域C,在将第一区域A至第三区域C的截面面积(mm2)分别设为SA、SB、SC,将第一区域A至第三区域C的沿着轮胎内面的外围长度(mm)分别设为a、b、c时,比SA/a、SB/b满足7.5≤SA/a≤11.5、2.0≤SB/b≤6.0的关系,胎面展开宽度TDW与轮胎总宽度SW的比TDW/SW满足0.7≤TDW/SW≤0.95的关系。

    充气轮胎以及车辆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0768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80004586.6

    申请日:2016-0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3/02 B60C5/00 B60C1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良好地保持均匀性,并且提高下压力。充气轮胎(1)包含多个突起部(91~98),所述多个突起部(91~98)设于轮胎侧部的包含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范围内,在相对于径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多个突起部(91~98)以在轮胎周向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从轮胎旋转中心(P)通过并在轮胎径向延伸。在轮胎周向位置相互不同的第一直线(S1)以及第二直线(S2)分别横穿突起部(91、98)的情况下,第一直线(S1)所横穿的突起部(91、98)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的总和、与第二直线(S2)所横穿的突起部(98)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的总和之比为0.8以上且1.2以下。

    充气轮胎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008143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380073685.6

    申请日:2013-02-25

    Abstract: 涉及在胎面部(10)形成有由槽(12、16)形成的非对称花纹的充气轮胎(1)。作为充气轮胎的总宽度SW与外径OD的比的SW/OD满足“SW/OD≤0.3”。将胎面部的接地区域(G)中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R;在装配于车辆时,将接地区域中的相对于轮胎赤道线(CL)位于车辆侧的范围设为轮胎内侧区域Ai、将轮胎内侧区域Ai中的槽面积比例设为GRi,在装配于车辆安装时,将接地区域中的相对于轮胎赤道线到于与车辆侧相反一侧的范围设为轮胎外侧区域Ao,将轮胎外侧区域Ao中槽面积比例设为GRo,此时,所述接地区域形成为满足“10[%]≤GR≤25[%]”、“GRo<GRi”以及“0.1≤(GRi-GRo)/GR≤0.6”。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