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6318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754990.8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山东新和成维生素有限公司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酸和路易斯酸协同催化合成原膜散酯的生产工艺,以水杨酸与异佛尔醇为原料,在质子酸和路易斯酸协同催化下,经酯化反应制备得到原膜散酯;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为100~170℃。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酸和路易斯酸协同催化合成原膜散酯的生产工艺,采用特殊的催化体系,实现了由水杨酸与异佛尔醇经一步酯化反应合成原膜散酯,反应条件温和,原料转化率高,目标产物收率高,副产物少,且原料可循环套用,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956856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711422709.0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从辅酶Q10发酵菌粉中提取辅酶Q10和磷脂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三维Hansen溶解度参数在21‑23(J/cm3)1/2之间、且其氢键项的贡献在10‑12(J/cm3)1/2之间的混合溶剂对辅酶Q10生产菌株的发酵菌粉进行浸提。本发明从辅酶Q10发酵菌粉中可以高效提取辅酶Q10和磷脂两种产品,工艺过程可操作性强,易于工业化生产,产品纯度和收率高,经济效益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16470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1444565.9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浙江新和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G75/029 , C08G75/0254 , C08L8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硫醚树脂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得到的聚苯硫醚树脂。本发明是以含硫化合物、碱性物质与对二氯苯为原料,脂肪酸为缩聚助剂,进行缩聚反应,经纯化处理后得到聚苯硫醚树脂初级品,再与端基调节剂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所述的聚苯硫醚树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收率高、成本低,制备得到的聚苯硫醚树脂反应活性高,熔融结晶温度高,同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本发明所述的聚苯硫醚树脂可直接用于挤出、注塑,特别适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电气设备、化工领域、机械工业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748696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611229304.0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C07C45/74 , C07C49/203 , C07C45/67 , C07C4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基紫罗兰酮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现有甲基紫罗兰酮的制备,通常需要浪费大量的碱,另一方面也造成大量的三废。本发明以柠檬醛和丁酮为原料,PEG为溶剂,金属氢氧化物为缩合剂进行Aldol缩合反应,合成假性甲基紫罗兰酮;得到的假性甲基紫罗兰酮在酸催化下进行环化反应,合成得到甲基紫罗兰酮。本发明采用的PEG‑M(OH)x催化缩合体系不仅提高了假性甲基紫罗兰酮的合成收率,而且使假性异甲基紫罗兰酮占比维持在68‑79%;本发明采用的磷酸‑正己烷催化环化体系也大大提高了环化收率;本发明采用的缩合催化体系可以数次循环套用,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减轻了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6748671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611245461.0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2‑溴‑4‑甲基苯酚合成2‑烷氧基‑4‑甲基苯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烷基醇钠和2‑溴‑4‑甲基苯酚在烷基醇的存在下且在所述烷基醇的近临界状态下进行反应。在本发明中,采用了在烷基醇的近临界状态下的反应条件,代替使用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来催化合成2‑烷氧基‑4‑甲基苯酚,是一条绿色的反应工艺;烷基醇在反应完毕后通过简单的蒸馏方式即可回收,原子利用率更高;反应物2‑溴‑4‑甲基苯酚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7.9%以上,最高可以达到100%;产物2‑烷氧基‑4‑甲基苯酚的选择性可以达到93.4%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77679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550730.3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75/0209 , C08G75/0227 , C08G75/02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量聚苯硫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是以含硫化合物与卤代芳香族化合物为原料,碱性化合物和脂肪酸为缩聚助剂,进行缩聚反应,经纯化处理后得到聚苯硫醚初级品,该聚苯硫醚初级品再与扩链剂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高分子量聚苯硫醚树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收率高、成本低,具有选择性、可控地制备得到不同熔融粘度和分子量的聚苯硫醚树脂的特点,所得到的聚苯硫醚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本发明得到的高热稳定性的线性高分子量聚苯硫醚树脂可用于生产板材、管材、棒材,像金属一样的进行切削、研磨、抛光、钻孔等机械加工,还可以用于制作纤维、膜片、薄膜,特别适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电气设备、化工及机械工业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45700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312484.8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宁波工程学院
IPC: C12P19/22 , C12P19/14 , C12P19/04 , B01J20/30 , B01J20/24 , A23L29/30 , A23L33/10 , A23L33/115 , A23L33/125 , A23K20/163 , A61K47/36 , A61K8/73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淀粉、吸附淀粉团聚体及制备方法、应用和营养素制剂,其中吸附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淀粉分散于水中形成淀粉分散液,再加入交联试剂进行交联反应,得到交联淀粉;将交联淀粉与辛烯基琥珀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得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用淀粉酶进行酶解反应,再依次进行膨胀处理和干燥处理,得到吸附淀粉。本发明创造性地先通过交联处理使淀粉显著提高酯化、酶解和膨胀处理的耐受程度,而后酯化反应可引入促进吸附的疏水基团并生成物理微孔,酶解反应可在保持淀粉颗粒结构基础上增加大量微孔,后续的膨胀处理可使淀粉分子在非糊化前提下增大微孔和颗粒体积,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吸附淀粉的吸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478514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610893266.2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C07D233/60 , C07C309/14 , C07D213/04 , C07F9/54 , C07C45/51 , C07C49/203 , C07C41/01 , C07C4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2 ,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γ,δ‑不饱和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以不饱和醇和2‑烷氧基丙烯为原料,Bronsted酸功能化离子液体溶解在高沸点溶剂中作为催化剂,进行重排反应,反应完全后,经过后处理得到所述的γ,δ‑不饱和酮类化合物和催化剂溶液。本发明所用的Bronsted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剂有着常规离子液体的多种相似的理化性质,因酸功能化基团的引入,使其具有酸性位密度高、酸性可调节、酸度分布均匀和酸性不易流失的优点。同时,通过高压釜串联的方式实现了不饱和酮的连续合成和催化剂的连续循环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74869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29304.0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C07C45/74 , C07C49/203 , C07C45/67 , C07C4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基紫罗兰酮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现有甲基紫罗兰酮的制备,通常需要浪费大量的碱,另一方面也造成大量的三废。本发明以柠檬醛和丁酮为原料,PEG为溶剂,金属氢氧化物为缩合剂进行Aldol缩合反应,合成假性甲基紫罗兰酮;得到的假性甲基紫罗兰酮在酸催化下进行环化反应,合成得到甲基紫罗兰酮。本发明采用的PEG‑M(OH)x催化缩合体系不仅提高了假性甲基紫罗兰酮的合成收率,而且使假性异甲基紫罗兰酮占比维持在68‑79%;本发明采用的磷酸‑正己烷催化环化体系也大大提高了环化收率;本发明采用的缩合催化体系可以数次循环套用,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减轻了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732423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82680.2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 , 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
IPC: C07C253/10 , C07C255/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53/10 , C07C255/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制备异佛尔酮腈的方法。目前的管式均相连续合成法和固定床连续合成法,均存在因HCN浓度不均匀所带来的副反应。本发明采用异佛尔酮和氢氰酸在碱性催化剂的存在下加热反应得到异佛尔酮腈,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反应器为7釜以上的多釜串联连续操作型式的反应器,所使用的碱性催化剂为碱金属氰化物的醇溶液,所使用的反应物氢氰酸是氢氰酸的异佛尔酮溶液,反应物异佛尔酮从第一釜加入,氢氰酸的异佛尔酮溶液与碱性催化剂的加入方式为多釜连续滴加。本发明具有连续稳定操作,过程安全性好,反应收率高,溶剂及催化剂可回收利用,生产过程清洁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