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485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85159.5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平台甲板间隙模块化安装方法,先预制翻转平台,在翻转平台上设置吊点,然后将翻转平台吊至第一组块,翻转平台与第一组块为铰接连接,翻转平台可围绕铰接点旋转,利用吊机将翻转平台平台翻转,翻转凭条就位后,采用满焊方式进行加固作业。本发明有效的避免了平台后期甲板的拼接作业,减少了船舶资源的海上支持与占用时间,优化了海上工艺流程,缩减了整体海上项目工期,提高了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263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74830.6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管架灌浆管线快速拆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灌浆管线设置为上下分段式结构且通过快速接头连接,两段所述灌浆管线的连接点设置于水下;S2、下段所述灌浆管线固定连接于导管架且设置为永久结构,上段所述灌浆管线在水面上采用焊接固定,在水面下采用索具穿对接孔的方式进行临时固定;S3、当灌浆完毕后,解除上段所述灌浆管线在水面上的固定连接,潜水员下水断开所述快速接头,实现两段所述灌浆管线的分离;S4、将所述索具抽出,完成下段所述灌浆管线临时固定的快速拆除。本发明采用管线快速拆除结构和技术,可优化传统的导管架施工作业流程,节约浮吊作业船舶,提升海洋平台安装作业效率,有效节约海洋平台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02700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713720.8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3B3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海洋工程装置的海上安装办法,利用拖轮、第一恒张力绞车、第二恒张力绞车,浮吊及浮筒,在上浮体和下浮体之间安装伸缩张力筋腱,并通过调整伸缩张力筋腱的长度,来改变下浮体所处的深度,以达到预设要求,再通过在下浮体上安装系泊缆,完成对多功能海洋工程装置的固定。本发明降低了对大型起重船舶的依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7064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33598.X
申请日:2021-08-14
Applicant: 中机锻压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打桩锤水下测试平台,包括基础坑、弹簧阻尼隔振器和挡水板,所述基础坑的底壁安装有多组均匀布置的弹簧阻尼隔振器,所述弹簧阻尼隔振器的外壁安装有挡水板,所述弹簧阻尼隔振器的顶部安装有平台底座;所述平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高度调节结构,所述高度调节结构由圆台、扩展板、电动伸缩杆、外罩筒和环形凸块组成,所述圆台的底部与平台底座的顶部贴合。本发明在使用时可进行高度变换,继而便于不同高度规格在液压打桩锤通过本装置进行测试,实验桩与平台底座之间的安装可通过栅格筋板分散力,同时装置中的弹簧阻尼隔振器外包有防水罩布,可用于隔水防锈,装置中的节筒与围筒之间的连接处采用圆形筋板围合,可减少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989900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10128476.6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较深水导管架的超细长比隔水套管海上安装工艺,采用以下安装步骤:第一步:将第二起吊索具安装在超细长比隔水套管上;第二步:将第一起吊索具组装并连接在超细长比隔水套管上;第三步:利用浮吊扶正超细长比隔水套管;第四步:利用浮吊将超细长比隔水套管悬挂在导管架井口;第五步:由第一起吊索具吊装模式转换为第一起吊索具和第二起吊索具组成的整体吊装模式,利用浮吊安装超细长比隔水套管至自由入泥;实现超细长比隔水套管安全、稳定、可靠的扶正及安装,突破超细长比隔水套管翻身长度限制,减少较深水导管架隔水套管分节数量,实现较深水导管架首节隔水套管入泥,解决井口区的悬挂难题;操作便捷,提高工程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20470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086011.0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3B21/50
Abstract: 一种张力腿平台张力筋腱分段组对接长的方法,采用以下安装步骤:一:将支撑桁架安装在工程船的舷侧位置;二:将塔架与支撑桁架和工程船的甲板相连;三:将张力筋腱的液压升降夹持机构安装在塔架的甲板上;四:将张力筋腱的下段安装在塔架的甲板的中间位置;五:开启张力筋腱的液压升降夹持机构;六:将张力筋腱的上段起吊,并牵引使张力筋腱的下段进入塔架的中间位置和液压升降夹持机构就位;然后,锁紧液压升降夹持机构,使浮吊吊机呈不受力状态;七:将张力筋腱的上段缓慢稳定下放,与张力筋腱的下段完成对接。本发明解决了张力筋腱公母头段吊装组对过程产生碰撞损坏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及难度;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82366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10269032.5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张力腿平台张力筋腱的吊装扶正方法,采用以下安装步骤:一:将张力筋腱的上部分段和主体分段布置在浮吊船甲板上;二:连接浮吊索具吊装装置及辅助吊装装置;三:变幅操作,使张力筋腱的上部分段和主体分段缓慢提升,并在离开主船甲板一定位移后保持水平,此时,履带吊变幅和吊钩高度不动;继续变幅和旋转浮吊,提升浮吊吊钩,使上部分段和主体分段在空中平稳、安全扶正;四:三角板辅助吊装装置松弛,提升吊斗缓慢自由脱落、吊装带自由滑出上部分段和主体分段的底部,吊装扶正完成;第七步:重复操作上述吊装扶正步步骤,完成底部分段的扶正。本发明其不仅能够进行张力筋腱的吊装翻身,大大降低了施工作业风险;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56460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97594.1
申请日:2016-02-23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3B35/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35/44
Abstract: 一种张力腿临时浮筒系固索具快速拆除及回接方法,采用以下安装步骤:一:分别将两浮筒布置在张力腿上;二:将临时拉拽装置预挂在两浮筒上;三:1.将两浮筒进行系固,并将两浮筒拉至设计间距;2.将浮筒系固索具装置悬挂至第二浮筒上的吊耳位置;四:放低浮吊吊钩,使两浮筒间的作用载荷转移至临时拉拽装置上;五:将临时拉拽装置悬挂在第二浮筒的预设计位置;六:将设在两浮筒上的浮筒系固索具装置快速拆除;第七步:将设在两浮筒上的临时浮筒系固索具的快速回接。本发明不仅解决了由于风、浪、流的影响,张力腿间所产生地相互碰撞问题,而且,还能够在恶劣地海况环境下,对张力腿临时系固索具进行快速拆除及回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538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15938.9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B10/50 , H04B10/516 , H04B10/60 , H04B10/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深海水下机器人的光通信设备。其包括:信号调制单元将需要传输的数据信号加载到激光器产生的高斯激光上,并给高斯激光加载调制信号;空间光调制单元将调制后的高斯激光转换成无衍射光束;光学发射单元通过PI D控制算法对准和定向发射无衍射光束;光学接收单元收集从光学发射单元传来的无衍射光束并进行初步聚焦;光学降噪单元使用滤光模块去除不同波段的散射光,并利用遮光模块进一步消除无衍射光束相位奇点附近区域的噪声;信号解调单元将通过探测器所探测到的调制信号解调出来。本发明设计采用了激光通信技术,在低功耗的条件下同时满足中长距离、高速率、小型化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7279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46118.1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配重块的深水水下光通信试验系统及方法。其包括光通信收发单元基于二进制相移键控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用于传输数据;光信号放大单元用于接收光通信收发单元所传输的光信号,并对其光信号进行信号放大、信号抑制和信号再生;光通信测试单元用于对水下光通信机进行性能测试;ROV控制单元根据USBL系统数据调节ROV位置。通过集成静态性能测试模块和动态性能测试模块,能够全面评估水下光通信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包括通信距离、通信速率、光束发散角、链路稳定性和可靠性;与传统的手动测试方法相比,本发明减少了人为误差,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