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0957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18568.9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中国海洋大学 , 青岛海研电子有限公司 , 山东拓普液压气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微地形激光扫描成像系统及三维地形重建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坐底平台、移动平台、摄像机、激光器、电机舱、驱动舱、控制舱和上位机交互系统;上位机交互系统通过传输机构与电机舱、驱动舱和控制舱连接,用于输送电能、发送控制指令、获取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以及根据图像绘制海底三维地形图。本发明通过在海底设置用于拍摄海底激光条纹图像的摄像机以及带动和承载摄像机、激光器运动的坐底平台、移动平台等,实现了对海底一定范围内的激光图像扫描,同时根据拍摄的图像能够还原出海底三维地形,实现对海底的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211698226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20404163.7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震缆检测装置,包括:主机;标定检波器;电火花震源系统:包括电源系统和与电源系统连接的触发电路,触发电路包括主体电路和点火开关,触发电路与主机连接,获取主机的开闭控制信号;发射头:分别与触发电路的点火开关和高压电容器组的输出端连接,当点火开关闭合时,产生的激发信号可传递至标定检波器和待测地震缆检波器;信号采集模块,与标定检波器或待测地震缆检波器进行通信,接收标定检波器和待测地震缆检波器的反馈信号,并传递至主机;所述主机根据标定检波器和待测地震缆检波器的反馈信号,比较生成检测结果。该装置可以对地震缆多道检波器分别标定检测,评估整条地震缆的状态,效率高、检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212228833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21120786.8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青岛贝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底沉积物原位声学特性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升沉补偿平台、坐底平台、电缆收放装置和换能器探测装置;升沉补偿平台通过第一深水电缆与母船连接;电缆收放装置的固定端设置在升沉补偿平台上,电缆收放装置的出线端与坐底平台的牵引端连接,电缆收放装置通过收放第二深水电缆带动坐底平台进行升降运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第一深水电缆以及母船的升沉扰动被升沉补偿平台补偿,坐底平台不会受到第一深水电缆以及母船的升沉扰动,因而沉积物不会受到测试系统的扰动,实现了沉积物声学特性的无扰动原位测量,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准确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402259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20040779.0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贝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海底沉积物原位剪切波发射换能器。所述海底沉积物原位剪切波发射换能器包括不锈钢外壳、保护罩、预应力压板、上绝缘片、压电陶瓷片、下绝缘片、铍青铜振片以及导线。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护罩和不锈钢外壳的外形设计,使得剪切波发射换能器易于贯入海底沉积物中,无需钻孔;且剪切波换能器通过导线与信号发射模块相连,便于在甲板对信号进行控制,产生稳定可控的信号源;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应力压板对压电陶瓷片施加预应力,增大了压电陶瓷片的应变能力和压电陶瓷片的强度,使之更加耐受冲击;本实用新型利用铍青铜材料的高强弹性,将压电陶瓷片的应变传递到铍青铜振片,提高了剪切波的转化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786146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20039016.4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IPC: G01V1/38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底沉积物中低频声学特性的原位测量系统,包括承载框架,承载框架中设置有控制舱、液压舱、垂直探杆贯入机构和水平探杆支持机构,承载框架的顶端设置有起吊环,垂直探杆的底端固设有两个上下间隔设置的接收换能器;水平探杆支持机构包括固设在承载框架上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水平探杆的一端垂直且固连,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水平探杆以输出轴为中心轴转动,水平探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发射换能器;控制舱中设置有控制电路,液压舱内设置有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贯入油缸压力传感器,控制电路通过电缆与显控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中低频声波在沉积物中的传播特性的原位测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336354U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22197590.2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深远海磁力异常探测的浮标,包括浮体,所述浮体上方设置浮标上架,所述浮体底部通过锚绳连接声学释放器,所述声学释放器底部通过锚链连接锚块,所述浮体内部设置仪器舱和电池舱,所述浮标上架顶部设置北斗通信终端和GNSS定位设备,所述仪器舱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数据采集器、姿态传感器、波浪传感器、三分量磁通门传感器和铯光泵磁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浮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合在深远海的长期定点磁异常探测,且灵敏度高,能够正确地识别目标,并直接准确地测定目标的方位,为预警和攻击等军事行动提供准确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212964116U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21682977.3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山东拓普液压气动有限公司
IPC: G01N1/08
Abstract: 海底沉积物柱状取样器及其搭载于原位测量系统的取样器,其取样管包括内衬管、外管;其切样头包括套管、转轴、L形限位架、花瓣式挡片和刀头;刀头后段侧面开有若干矩形孔,套管的前端套于刀头后段、后端套于外管;套管内设有两处限位台,分别对内衬管和刀头限位;套管前段外壁开多个矩形窗,矩形窗上通过转轴安装一带花瓣式挡片的L形限位架;刀头后端插入套管内之后,L形限位架同时插入套管的矩形窗和刀头的矩形孔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结实耐用,外管后端连接法兰可借助原位测量系统的贯入驱动力实现沉积物取样,无需额外配重,取样与原位测量同步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采样位置与声学特性原位测量位置保持一致,利于后期的测试数据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205384247U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20118512.2
申请日:2016-02-06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山东拓普液压气动有限公司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压载贯入式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测量装置,包括外支撑机构、贯入驱动机构和监控测量机构三部分;外支撑机构包括由螺栓紧固的多边形支撑架和导向管;贯入驱动机构包括起吊头、导向杆、活动压盘、安装法兰、压载铅块和探杆等组件;监控测量机构包括状态监测传感器组件、声学传感器组件、监控测量电路组件;根据本测量装置与甲板控制平台之间是否有通讯缆连接,分别采用实时监控模式和自容模式完成测量过程。显然外支撑机构保证了测量装置在海底坐底时的稳定性,导向管和导向杆的配置使得探杆带动声学换能器更平稳地贯入沉积物中;基于测量装置在海底状态参数的采集来自动判断和控制声学特性原位测量过程;监控测量机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2485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73687.2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IPC: G01V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海底爬行器的电磁探测系统,属于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领域,包括:调查船、海底爬行器、发射天线、接收节点阵列、控制芯片以及电源,所述调查船与海底爬行器通过牵引绳连接,所述海底爬行器尾部设置有拖拽缆,所述发射天线、接收节点阵列固定在拖拽缆上,所述控制芯片和所述电源均设置在所述海底爬行器的集成电子舱内;所述电源为海底爬行器、发射天线、接收节点阵列、控制芯片提供电能,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发射天线、所述接收节点阵列以及所述海底爬行器的动力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内设置有电磁探测干扰补偿模块,用于对所述接收节点阵列接收到的反射波进行干扰排除和补偿。解决了现有技术探测精度不够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106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44274.9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海底爬行器的连续重力探测方法、介质及系统,属于地球物理技术领域,包括:采用安装有绝对重力仪和相对重力仪的海底爬行器,对待测区域进行网格化探测。首先,获取每个网格单元中心点的相对重力数据,建立相对重力矩阵。然后,利用贝叶斯概率模型和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确定相对重力数据的异常点、边界点和过渡点。对这些特征点进行聚类,得到多个聚类中心和飞点。接下来,控制海底爬行器沿聚类中心和飞点的遍历路径,获取绝对重力数据。最后,结合相对重力矩阵,使用克里金插值法计算整个待测区域的绝对重力矩阵作为重力探测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实现海底高精度重力数据的探测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