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5090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35936.6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IPC: G06F16/951 , G06F16/215 , G06F40/216 , G06F40/289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文本分析的互联网用户评论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并发送用户评价信息;对用户评价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处理,以得到并发送目标纯净文本信息;提取目标纯净文本信息中的用户情感数据,按照既定的规则将用户情感数据进行分类,生成并发送分类报告;使用中文分词框架对分类报告中的文本信息进行分词操作,以得到并发送分词文本数据;对分词文本数据进行词向量化操作,去除干扰信息,以得到向量化的词;利用朴素贝叶斯算法对向量化的词进行运算,输出并展示运算结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文本分析的互联网用户评论分析系统。本发明可有效提高用户评论分析效率高和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246323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11112524.4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IPC: H04M3/51 , H04L12/803 , H04W2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异地双活话务平台的用户接入中心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当前用户与各中心的距离建立话务质量熵函数H(P);根据各中心当前负载建立中心均衡度函数CV(L);根据已经建立的话务质量熵函数和中心均衡度函数构建系统均衡度函数;利用线性规划求出系统均衡度最大的用户接入方案;选取系统均衡度最大的用户接入方案,完成接入网络的建立。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话务中心分配方法综合考虑用户侧的服务公平性和各话务中心的负载均衡性,使各中心具有更优的均衡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0865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19266.7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国网雄安金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所述的“微服务+微应用”系统、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适用于分布式光伏业务,本申请通过根据分布式光伏业务的需求设置的多个微应用和多个微服务,各个微服务独立运行在自己的进程里完成某个特定的功能,由多个独立运行的微服务构成“微服务+微应用”系统,由于各个微服务和微应用为独立运行,因此,该“微服务+微应用”系统在需要进行业务扩展时,只需根据分布式光伏业务的需求设置对应的微应用和微服务,扩展性较好,且代码易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053409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955160.4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IPC: G10L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语音识别方法和装置,特别公开了一种年龄增强的语音识别增强方法和装置。该一种年龄增强的语音识别增强方法和装置,本装置主要由语音分帧模块、类别标记模块、年龄段编码向量模块和语音识别系统训练模块构成;本装置需预设对训练数据分帧进行发音类别标记,标记对应的年龄段,然后将获取的年龄端编码为向量加入到语音识别系统训练模块中去,获取语音识别引擎;在语音识别系统训练模块获取了年龄向量后,即可进行语音识别引擎训练。其益效果是:通过多任务协同学习的方法,将年龄作为一个向量加入到语音识别模型训练中去,既能共享大数据中语音基础信息,又能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针对性优化,从而提高语音识别引擎整体的识别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4626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112615.8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95598异地双活灾备模型的跨库数据集成系统及方法。集成系统包括:数据复制模块,数据集成模块,电力通信网,数据提供模块。在上述系统上实现的一种基于95598异地双活灾备模型的跨库数据集成方法,包括如下过程:数据复制、数据提取和数据提供。本发明将异地数据库的集成有效的转化为本地数据库集成,并保证了集成过程中双活中心的数据一致性,实现安全有效的异地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94413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69649.8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6/332 , G06F16/33 , G06F16/36 , G06N3/0455 , G06N5/04 , G06F40/30 , G06Q30/01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语义大模型的电力客服智能问答方法及相关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用户提问;基于电力客服智能问答大模型对所述提问进行处理,输出电力用户提问的回复;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引入相对位置编码信息,构建基于Transformer的电力客服语义大模型,并进行大模型预训练;通过改进相对位置编码对智能问答的上下文长度进行拓展,并通过大模型训练和优化更新得到电力客服智能问答大模型。本发明主要设计电力客服语义大模型上下文窗口扩展方法以及训练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电力客服语义大模型的微调阶段,使模型更加适应特定领域的语境和问题类型,准确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883003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0844883.3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欺诈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物探针技术的移动端支付购电反欺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目标对象的第一脸部图像时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位置坐标;判断所述第一脸部图像与移动终端保存的已注册的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脸部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第一位置坐标移动至第二位置坐标,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坐标后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脸部图像;若匹配,则所述终端确认对用户认证通过,在进行身份认证的过程中,将目标对象的脸部图像与空间位置坐标进行对应,通过移动终端中的生物探针传感器来记录移动终端空间位置坐标的变化轨迹,从而对认证时的欺诈行为进行有效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733318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1082498.6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上支付风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购电平台支付端的交易安全防护方法,包括:在服务前端触发缴费请求,服务后端采集请求用户信息并在对当下支付风险评估通过后生成订单,触发服务前端生成确认支付请求;服务后端接收确认支付请求后生成待支付订单;支付平台接收待支付订单,采集确认支付相关信息并将采集的确认支付相关信息发送至服务后端;服务后端根据支付端采集的信息和服务后端采集的信息合并处理以评估交易风险,支付平台根据接收的评估结果判断是否完成待支付订单。本发明中支付平台与服务端协作沟通,构建多个风控模型,对服务端和支付平台端采集的信息整合处理,实现对支付端联合风控,保护支付端交易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79300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021373.3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30/0202 , G06F16/27 , G06F16/25 , G06F16/242 , G06F16/1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国网APP应用的优质客户竞争策略分析方法,本发明通过利用网上国网数据建立营销业务数据库后,利用营销业务数据库建立客户分析信息库,对优质客户进行筛选标签后,制定通用化、个性化、增值化的服务产品与服务策略,并且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竞争服务策略库内容,从而应用竞争服务策略增加优质客户的忠诚度、客户粘性和客户满意度,建立与优质客户间稳定的供用电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688300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44883.3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欺诈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物探针技术的移动端支付购电反欺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目标对象的第一脸部图像时获取移动终端的第一位置坐标;判断所述第一脸部图像与移动终端保存的已注册的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脸部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第一位置坐标移动至第二位置坐标,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坐标后采集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脸部图像;若匹配,则所述终端确认对用户认证通过,在进行身份认证的过程中,将目标对象的脸部图像与空间位置坐标进行对应,通过移动终端中的生物探针传感器来记录移动终端空间位置坐标的变化轨迹,从而对认证时的欺诈行为进行有效防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