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27305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029930.5
申请日:2013-0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7 , H01M2/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形二次电池,该方形二次电池具备通过铆接部和基于高能射线形成的焊接部而机械连接且电连接的外部端子和端子板,外部端子与端子板之间的结合强度增强,内部电阻变动被抑制,从而可靠性得以提高。正极外部端子(17)的铆接部(17e)的上端侧被铆接而与正极端子板(41)电连接,该铆接部(17e)通过高能射线的照射而焊接于正极端子板(41)。负极侧也具备与正极侧相同的结构。而且,正极端子板(41)与正极外部端子(17)的铆接部(17e)之间的接触面积比对应的负极侧的接触面积小,正极外部端子的铆接部的体积比对应的负极侧的铆接部的体积大。
-
公开(公告)号:CN10557628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740872.6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林圭一郎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2/02 , H01M4/13 , H01M4/1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2/0217 , H01M2/0237 , H01M10/049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220/20 , H01M2220/30 , H01M2/0277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扁平的卷绕电极体(80)、非水电解质溶液、以及绝缘膜(10)被容纳在四边形电池壳(30)中。绝缘膜(10)被形成为与电极体(80)的形状对应的袋形,并且被布置在电池壳(30)的内壁和电极体(80)之间。电极体(80)的两个R部中的面向电池壳的底面的底侧R部的整个表面和面向电极体(80)的底侧R部的袋形绝缘膜(10)的内侧彼此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2738428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210054288.1
申请日:2012-03-0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Inventor: 权玟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3 , G01K7/16 , G01K13/00 , G05D23/1906 , G05D23/24 , H01M2/0217 , H01M2/20 , H01M2/266 , H01M2/30 , H01M2/348 , H01M6/5044 , H01M10/0431 , H01M10/045 , H01M10/443 , H01M10/486 , H01M10/60 , H01M10/63 , H01M10/637 , H01M2200/10 , Y02E60/12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密封所述壳体的开口的盖板;伸到所述壳体外部的电极端子;和电连接在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电极端子之间的集电体,其中所述集电体包括联接到所述电极端子并包括第一联接部分的第一集电部以及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并包括第二联接部分的第二集电部,所述第一联接部分联接到所述第二联接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联接部分和所述第二联接部分中的一个包括联接突起部,所述第一联接部分和所述第二联接部分中的另一个包括收纳部,所述联接突起部被接纳在所述收纳部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493336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80047847.3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2 , G01R31/3606 , G01R31/3658 , G01R33/02 , H01M2/0217 , H01M2/022 , H01M2/1077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电化学电池组电池的电池组包,包括用于测量两个不同的电池组电池的两个电池电流之间的差的设备,其中第一电池组电池具有由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构成的第一卷绕元件,所述第一卷绕元件通过所述电池电流中的第一电池电流引起第一磁场,以及第二电池组电池具有由第三电极层和第四电极层构成的第二卷绕元件,所述第二卷绕元件通过所述电池电流中的第二电池电流引起第二磁场,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卷绕元件相对于彼此被布置,使得所述第一磁场在被相同地定向的第一和第二电池电流的情况下抵抗所述第二磁场,其中所述电池组包进一步包括磁场传感器,所述磁场传感器被设置用于测量由所述第一磁场和所述第二磁场构成的叠加场,以及包括分析单元,所述分析单元被设置用于由所测量的叠加场确定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电池电流之间的差。
-
公开(公告)号:CN105474431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80046271.9
申请日:2014-08-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铃木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8 , H01M2/0217 , H01M2/024 , H01M2/0285 , H01M2/0426 , H01M2/1061 , H01M2/1077 , H01M10/0413 , H01M10/0468 , H01M10/0481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10/345 , H01M10/4207 , H01M2200/20 , H01M2220/20
Abstract: 一种电池堆包括多个电池组和多个间隔件。所述电池组各自都具有外壳和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嵌合在所述外壳的开口的内周面上。所述多个间隔件各自配置在位于所述电池组的各侧的扁平面的中央,并且所述间隔件与所述扁平面的接触区域的轮廓小于所述电池组的所述扁平面的轮廓。所述多个间隔件与所述多个电池组交替地堆叠。所述多个间隔件和所述多个电池组沿堆叠方向被施加以载荷。所述电池组的所述扁平面的中央由于所述载荷而以所述间隔件的轮廓的形状凹陷。
-
公开(公告)号:CN105474429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80046572.1
申请日:2014-08-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02 , H01M2/10 , H01M2/26 , H01M2/36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G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62 , H01G11/10 , H01G11/74 , H01G11/78 , H01G11/82 , H01M2/0217 , H01M2/0275 , H01M2/0277 , H01M2/0285 , H01M2/0287 , H01M2/1077 , H01M2/263 , H01M2/362 , H01M10/0431 , H01M10/049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220/20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包括:电极体(80),所述电极体呈扁平形状并且包括正极和负极(60);方形的电池外壳(30),所述电池外壳构造成在其中容纳所述电极体(80)和非水电解质;和负极集电端子(94),所述负极集电端子配置在所述电池外壳(30)中并与所述电极体(80)的负极(60)连接。所述负极集电端子(94)主要由铜或铜合金制成。在所述电池外壳(30)的内壁(30a)与所述电极体(80)之间配置有构造成将所述电池外壳(30)与所述电极体(80)隔离的绝缘膜(10)。所述绝缘膜(10)与所述电池外壳(30)的内壁(30a)接合,并且所述绝缘膜(10)配置成不与所述负极集电端子(94)相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2388483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080011817.9
申请日:2010-01-12
Applicant: A123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86 , H01M2/0217 , H01M2/166 , H01M2/1673 , H01M10/0525 , H01M2220/30 , Y10T29/49108
Abstract: 描述了带有多层或者单层复合隔离物的电极。多层复合隔离物包含多个独立的复合隔离层。每一独立的复合隔离层均包括无机颗粒材料和有机聚合物,且有着不同的无机颗粒材料/有机聚合物重量比。多层复合隔离层构造方式为与电极活性材料相邻的复合隔离层含有比电极电流收集器最外端的隔离层更高重量百分比的无机颗粒材料和更低重量百分比的有机聚合物。描述了一种叠层电池,其包括阳电极、阴电极和叠层化的多层或者单层的复合隔离层,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电极的电极表面涂布有多层或者单层的复合隔离物。还描述了该叠层电池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493248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180070265.3
申请日:2011-04-18
Applicant: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IPC: H01M2/12 , H01M10/04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52 , H01M2/0217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220/20 , Y02T10/7011
Abstract: 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代表的二次电池包括:设有排气阀和正负极外部端子的电池外壳;隔着隔膜层叠正负极板,在两端设有集电部的电极组;和构成从电极组的集电部到正负极外部端子的电流通路的正负极集电体,设定电极组内部产生的气体从排气阀排出之前的气体排出流路,使得越靠近下游,截面积越大。
-
公开(公告)号:CN105308770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80032624.X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泰科电子公司
Inventor: 赵卫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6 , H01M2/0217 , H01M2/0245 , H01M2/1077 , H01M2/202 , H01M10/486 , H01M2220/20
Abstract: 用于连接电池模块的电池单元的电池连接器系统包括载体组件(102),该载体组件具有载体壳体(104)和多个由载体壳体保持的汇流排组件。汇流排组件被构造成连接相邻电池单元的相对应的电池单元端子。载体组件包括多个单元连接区段(150)和与单元连接区段相关联的盖部分(270),每个单元连接区段保持相对应的汇流排组件。载体可以具有一体结构,且每个单元连接区段和盖部分成一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06621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10327981.7
申请日:2011-10-24
Applicant: 索尼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 索尼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02 , H01M2/0217 , H01M2/022 , H01M2/0267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10/04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电池芯容器形成方法以及电子设备。本发明的电池包括电池芯和由在一个薄片中拉伸形成的两个容器部分折叠构成的电池芯容器,在每个容器部分中,各容器壁面所在的平面中至少有两个平面与形成该容器部分的薄片部分所在的平面倾斜。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采用相同或更少的材料来而得到更大的电池容器体积且定位容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