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97748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311827.4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圆筒振沉施工的驻位吊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锚定装置对运输船进行驻位并通过交叉设置的牵引缆等综合下锚方式实现浮吊船定点驻位吊装及吊物挪移的方法;包括载有钢圆筒的运输船到达驻位地点后,通过锚定装置对运输船进行四点系泊;浮吊船行至运输船侧身的吊取位置抛锚定位,并通过浮吊船船艏交叉设置的牵引缆与所述运输船艏、艉形成稳定连接;浮吊船吊取钢圆筒;通过锚缆巧妙实现调转浮吊船方向,控制浮吊船行至钢圆筒安装定位驳侧身的吊放位置抛锚定位;浮吊船通过定位驳将钢圆筒定点吊放至钢圆筒振沉设计位置,并通过定位驳实现钢圆筒振沉就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38856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74965.0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B28B23/02
Abstract: 一种小干坞大尺寸多节段混凝土沉管快速预制施工方法,干坞内的施工现场的第一沉管预制区和第二沉管预制区均纵向设置且均位于第三沉管预制区的前侧,第三沉管预制区横向设置,使其与第一沉管预制区和第二沉管预制区呈品字形排列,具体施工步骤包括同步进行的第一预制路线和第二预制路线。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预制路线同步进行,同时进行多个沉管的预制,并且第一预制路线中第一套预制模具先向远离第三沉管预制区的方向移动,从而避免第一套预制模具和第二套预制模具在第一沉管预制区和第三沉管预制区之间狭小的空间中相互而导致两者行进产生相互干涉,在有限的空间内保证两个预制路线同步且顺畅进行,缩短全部沉管预制的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3885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74965.0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B28B23/02
Abstract: 一种小干坞大尺寸多节段混凝土沉管快速预制施工方法,干坞内的施工现场的第一沉管预制区和第二沉管预制区均纵向设置且均位于第三沉管预制区的前侧,第三沉管预制区横向设置,使其与第一沉管预制区和第二沉管预制区呈品字形排列,具体施工步骤包括同步进行的第一预制路线和第二预制路线。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预制路线同步进行,同时进行多个沉管的预制,并且第一预制路线中第一套预制模具先向远离第三沉管预制区的方向移动,从而避免第一套预制模具和第二套预制模具在第一沉管预制区和第三沉管预制区之间狭小的空间中相互而导致两者行进产生相互干涉,在有限的空间内保证两个预制路线同步且顺畅进行,缩短全部沉管预制的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89578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75268.3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15/10 , B63B35/00 , B63B2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河沉管隧道施工多功能船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内河沉管隧道施工多功能船包括船体、块石抛填作业单元、块石夯平作业单元、碎石整平作业单元和沉管沉放安装作业单元;船体包括第一作业驳、第二作业驳和至少两个连接横梁,两个连接横梁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第一作业驳和第二作业驳之间;块石抛填作业单元和块石夯平作业单元均搭载于第一作业驳的船侧;碎石整平作业单元搭载于第二作业驳的船侧;沉管沉放安装作业单元包括四组沉放设备,四组沉放设备分别设置于两个连接横梁的两端。该多功能船集块石抛填、块石夯平、碎石整平、沉管浮运和沉管安装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水上施工工序流水化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90834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587778.7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19/02 , E02D19/04 , E0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管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沉管隧道最终接头装配式止退装置及其干湿交替施工方法,装置包括:牛腿,预制于最终接头侧面;止退件,浇筑于地下连续墙处,与牛腿相对设置;止退件的顶部预留甩筋,甩筋顶部至水平面的距离L满足条件L≥H‑h+l,以在施工最终接头时使最终接头出坞安装;钢筋笼,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笼体和第二笼体;第一笼体设置于止退件与牛腿之间,用于与浇筑混凝土形成连接地下连续墙和最终接头的传力部;第二笼体位于止退件上方,用于与浇筑混凝土形成连接止退件的止退部;第二笼体底部设有定位件,定位件与甩筋配合。本发明减少水下施工时间,简化施工工艺,降低施工难度,实现最终接头的快速、方便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814408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79412.9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沉管预制场及施工方法,所述预制场包括:干坞,其被配置为仅能够容纳一节沉管的预制;所述干坞中设置有混凝土浇筑台座,用于待预制沉管的混凝土浇筑;钢筋笼绑扎场,其被配置为用于沉管的多个分段的钢筋笼的绑扎;芯模储存场,其被配置为用于放置与钢筋笼相配合的芯模,作为混凝土浇筑待预制沉管的模板的一部分;其中,所述干坞被配置为低于绑扎场和芯模储存场,以使得坞内能够灌水用于浮运沉管,而绑扎场和芯模储存场位于坞外不会被灌水。
-
公开(公告)号:CN118144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79412.9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沉管预制场及施工方法,所述预制场包括:干坞,其被配置为仅能够容纳一节沉管的预制;所述干坞中设置有混凝土浇筑台座,用于待预制沉管的混凝土浇筑;钢筋笼绑扎场,其被配置为用于沉管的多个分段的钢筋笼的绑扎;芯模储存场,其被配置为用于放置与钢筋笼相配合的芯模,作为混凝土浇筑待预制沉管的模板的一部分;其中,所述干坞被配置为低于绑扎场和芯模储存场,以使得坞内能够灌水用于浮运沉管,而绑扎场和芯模储存场位于坞外不会被灌水。
-
公开(公告)号:CN11679167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82189.3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15/08 , B63B73/20 , B63B73/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沉放驳及其组装方法,属于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组合式沉放驳包括船体和横梁移动机构;船体包括两个浮体和两个横梁,横梁与浮体可拆卸连接,两个横梁可拆卸连接构成组合体;横梁移动机构用于在组合体支撑在两个浮体的纵向第一端之间时,在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相拆离后,将第二横梁移动至浮体的纵向第二端;两个浮体的纵向第二端与第二横梁之间分别设有一组横梁移动机构,每组横梁移动机构均包括设置于浮体的纵向第二端的牵引轮,设置于第二横梁的牵引绞车,以及一端连接于牵引绞车的牵引绳;在用于移动第二横梁时,牵引绳远离牵引绞车的一端绕过牵引轮并连接于第二横梁。该组合式沉放驳能够快速组装,组装效率高、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1662533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90313.8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管施工测量定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沉管沉放对接的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沉管顶面首尾两端各安装一测量塔,塔顶各安装三台GNSS接收机;沉管中廊道内首尾两端各安装一双轴倾斜传感器;沉管初步着床时采用GNSS RTK定位模式实时监测并调整沉管位姿直至将其沉放于基床上;切换至GNSS准实时定位模式解算沉管着床位姿并纠偏,完成沉管最终着床;沉管拉合对接时每移动一预设距离后,采用GNSS准实时定位模式解算沉管准实时定位结果并调位,完成拉合对接后解算沉管最终准实时定位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GNSS RTK定位模式可能导致沉管安装施工存在重大风险的问题,提高了沉管沉放对接时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8931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512974.9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10 , G06Q50/08
Abstract: 一种信息化跨海沉管隧道施工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包括数据中心、客户端、网页端和移动端,网页端、移动端和客户端与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互,通过网页端和移动端实时录入与采集数据,数据中心对数据实时记录与定量分析,通过客户端详细对比分析,辅助现场决策,本发明在项目管理中通过客户端、网页端、移动端的三端协同,打破了项目管理在空间上的限制,使信息在施工现场、办公室、模型数据之间高速流通;通过基于模型的“派工”和“进度填报”,从“人、材、机”三个方面强化了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可视化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实时对比分析,使项目管理中的进度问题反映更及时;通过管理平台的应用很多项目管理工作效率均得到明显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