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调温装置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0830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610025.9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载调温装置,为提高冷却对象的冷却效率而使制冷回路内的制冷剂和热回路内的热介质适当地循环。车载调温装置(1)具备第一热回路(4)和制冷回路(2)。第一热回路具有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散热器(42)、第一热交换器(22)和第一泵(41),并且构成为使第一热介质进行循环。制冷回路具有通过从制冷剂向第一热介质散热从而使制冷剂冷凝的第一热交换器、通过使制冷剂吸热从而使该制冷剂蒸发而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第二热交换器(27)和压缩机(21),并且构成为使制冷剂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以及第二热交换器而进行循环,从而实现制冷循环。在开始冷却对象的冷却时,在第一泵启动之后,使压缩机启动。

    车载调温装置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8843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146228.7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载调温装置,进行高效的制热并抑制PCU、MG等发热设备的过度的冷却。车载温调装置(1)具备低温回路(3)和制冷回路(2)。低温回路具有与发热设备进行热交换的发热设备热交换器(37、38)、散热器(33)、第一热交换器及三通阀(35)。制冷回路具有从制冷剂向高温回路(4)放热而使制冷剂冷凝的第二热交换器和从冷却水向制冷剂吸热而使制冷剂蒸发的第一热交换器,并且构成为通过制冷剂通过它们而循环来实现制冷循环。低温回路具备冷却水通过散热器及第一热交换器流动的第一部分回路和冷却水不通过散热器及第一热交换器但通过发热设备热交换器流动的第二部分回路,构成为冷却水能够同时分别在第一部分回路及第二部分回路中循环。

    化学蓄热器的控制装置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91583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080798.9

    申请日:2017-0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20/003 F28D1/0226 F28F2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蓄热器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能够谋求化学蓄热器的小型化,并且能够适当选择优先进行加热和/或蓄热的部位从而进行与优先程度相应的放热和/或蓄热。化学蓄热器(1)具备使多个反应器(2)个别地与贮存器(3)连通和切断的阀机构(8),控制阀机构的开度的控制器构成为:在两个反应器(2a、2b)都处于能够进行由反应材料(5)和反应介质(6)实现的放热反应的状态的情况下、或都处于能够进行反应介质(6)脱离的吸热反应的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阀机构(8)的开度,以使得在放热或蓄热的优先程度高的第1反应器(2a)与贮存器(3)之间流通的反应介质(6)的流量,比在放热或蓄热的优先程度低的第2反应器(2b)与贮存器(3)之间流通的反应介质(6)的流量多。

    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2882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742969.4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在如下特定条件成立了的情况下,进行利用连通系统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的控制及使内燃机泵的占空比增大的控制,然后,进行使加热器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所述特定条件是为了在利用连通系统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了时将在加热器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控制为要求芯流量且将在内燃机水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控制为要求内燃机流量而需要进行使加热器泵的占空比减小的控制及使内燃机泵的占空比增大的控制的这一条件。

    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2882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743692.7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系统的控制装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在截断供来自内燃机水路的热交换水流入的加热器水路的部分与供向内燃机水路的交换水流出的加热器水路的部分之间的加热器水路即特定水路并且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了时为了将在加热器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控制为要求芯流量且将在内燃机水路流动的热交换水的流量控制为要求内燃机流量而需要进行使加热器泵的占空比减少的控制及使内燃机泵的占空比减少的控制的情况下,进行使内燃机水路与加热器水路连通的控制,然后,进行截断特定水路的控制、使加热器泵的占空比减少的控制以及使内燃机泵的占空比减少的控制。

    车辆控制设备和车辆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64424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510717172.5

    申请日:2015-10-29

    Abstract: 一种车辆控制设备,其控制车辆(10),该车辆(10)包括:内燃机(ENG);发电单元(MG1、MG2),其将内燃机的发动机输出和车辆的动能中的至少一者转换成电力;以及蓄电单元(500),其存储电力。车辆控制设备包括:第一控制单元(101),其被构造成控制车辆已在加速行驶与惯性行驶之间反复交替,使得车速位置在预定的速度范围之内在加速行驶中,车辆利用发动机输出加速,在惯性行驶中,车辆惯性行驶而不适用发动机输出;和第二控制单元(102),其被构造成控制发电单元,以在车辆进行惯性行驶的惯性周期期间将发动机输出和动能中的至少一者转换成电力。

    发动机的冷却装置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48291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117643.9

    申请日:2015-03-16

    Abstract: 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冷却装置,能通过简易的结构有效地冷却对象设备。冷却装置(1A)具备第一冷却路(17a),从下游侧连接路(15)分支,冷却气缸盖(3a);第二冷却路(17b),从下游侧连接路(15)分支,与第一冷却路(17a)并列设置;中间冷却路(18),连接第一冷却路(17a)和第二冷却路(17b),设置了EGR冷却器(4);第三冷却路(17c),从中间冷却路(18)和第一冷却路(17a)的连接位置(c1)到达上游侧连接路(16);第四冷却路(17d),从中间冷却路(18)和第二冷却路(17b)的连接位置(c2)到达上游侧连接路(16);切换阀(21),设置于第二冷却路(17b),能调整流路阻力,通过操作切换阀(21)切换在中间冷却路(18)流过的冷却路的方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