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自由度涡流复杂曲面化学机械抛光装备

    公开(公告)号:CN11405533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1397532.X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多自由度涡流复杂曲面化学机械抛光装备,包括床身和安装在床身内的主轴系统、滚桶系统、喷射系统和数控系统,主轴系统包括主轴和连接在其上的夹具,主轴用于调整夹具的空间位姿,使待抛光件进入到滚桶系统的滚筒内预设位置,喷射系统用于对待抛光件喷射抛光液,抛光液能够进入滚筒中,滚筒系统还包括控制滚筒运动状态的机械装置,数控系统用于调节滚桶运动状态使得滚桶中的抛光液具备动能,结合主轴的运动状态和喷射系统的作用,完成待抛光件的抛光。本发明能以较强的均匀的机械磨削作用力去除复杂曲面零件表面由化学抛光液形成的软化膜,适用于抛光不同类型不同材质的复杂曲面零件,通用性强,抛光后复杂曲面零件表面一致性好。

    一种车铣复合加工活塞的配套工装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2657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19046.3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一种车铣复合加工活塞的配套工装及方法,步骤:止口座定位安装活塞工件,活塞顶部钻中心孔;顶尖顶紧中心孔,拉杆前进推动内腔定位块顶尖活塞内腔,取出销棒,主轴摆动至垂直位置,主轴转动,镗削活塞销孔,切挡圈槽和铣削裙部面窗;销孔插入销棒,拉杆后退拉紧销棒,顶尖回退,车轴转动,主轴保持垂直,车削活塞环槽和外圆;车轴转动,主轴摆动至水平位置,车削燃烧室;车轴锁定,主轴保持水平位置,主轴转动,铣气门坑。优点为:一次定位装夹工件可完成活塞关键部位的加工,且形位精度高;加工柔性化程度高,更换止口座和内腔定位块即可实现不同型号活塞的换产,换产周期短;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具有高的实际使用和推广价值。

    等离子体球化粉末的清洗烘干一体机和清洗烘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119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79008.2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等离子体球化粉末的清洗烘干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腔室;清洗装置,包括容置于所述腔室内的清洗桶;进液装置,用于向所述清洗桶内加入清洗液;出液装置,用于排出所述清洗桶内的清洗液;烘干装置,用于烘干所述清洗桶内的等离子体球化粉末;环境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腔室内部的含氧量;控制系统,设于所述腔室外部,且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清洗装置、出液装置、进液装置、烘干装置、环境调节装置电连接,从而能控制所述清洗装置、出液装置、进液装置、烘干装置、环境调节装置的运行与否,该等离子体球化粉末的清洗烘干一体机,自动化程度更高,能够减少等离子体球化粉末后处理中的人工转运工序。

    一种大型弥散强化铜构件的增材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4173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736234.2

    申请日:2021-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弥散强化铜构件的增材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铝合金基体表面进行除油、干燥及打磨处理;2)对冷喷涂用的弥散强化铜粉末进行热处理;3)进行三维建模,转化二维平面模型;4)优化冷喷涂用的喷枪移动轨迹;5)将粉末装入冷喷涂送粉罐中,采用机械臂控制的冷喷涂设备得到复合构件;6)对复合构件进行机械加工,去除铝合金基体,得到弥散强化铜构件;7)将弥散强化铜构件放入氢气还原炉中进行处理,最终获得所需的弥散强化铜构件。可制备大型化、复杂化弥散强化铜合金构件,构件尺寸、形状不受限制;制备工艺简单、粉末利用率高,极大降低弥散强化铜合金的加工工期,提高制备效率。

    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混合域无监督有限角CT重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6298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93873.5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混合域无监督有限角CT重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CT重建模型:构建的CT重建模块模型包括用于对缺失投影数据进行补全的第一生成对抗网络以及用于去除伪影的第二生成对抗网络;步骤2、对第一生成对抗网络和第二生成对抗网络进行单独训练,得到训练后的第一生成对抗网络和训练后的第二生成对抗网络,即得到训练后的CT重建模型;步骤3、将测试集中的任一个测试样本输入到训练后的CT重建模型中,得到重建后的CT图像。优点在于:该方法进一步缩小了有限角度范围,同时产生的图像在质量上有更优的表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