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39312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010136317.X
申请日:2010-03-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装备有行星齿轮机构的车用自动变速器。在该车用自动变速器的所有档位下均可实现发动机制动,其中车用自动变速器装备有带行星齿轮机构的多个变速单元。一种变速器装备有阻止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向一个方向旋转及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向一个方向旋转的单向离合器。输出轴以将输入轴的输入转速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变速后获得的输出转速旋转,且输出轴转动车辆的驱动轮和仅当输出转速超过输入转速时将输出轴的旋转传递至输入轴的单向离合器。此外,在装备有具有行星齿轮机构的变速单元的车用自动变速器中,装备有输出导出轴和空档离合器的传动机构紧凑地布置在输出侧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153656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710161813.9
申请日:2007-09-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0437 , F16H2061/0488 , F16H2306/18 , F16H2312/02 , F16H2312/022 , Y10T477/688 , Y10T477/689
Abstract: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方法,其是一种廉价的控制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制动机构而能防止从空档向一速档切换时产生冲击和噪声。本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方法是控制把内燃机曲轴的旋转动力经由离合器机构和变速机构向输出侧传递的动力传递装置的控制方法,在从点火开关被接通的时刻Ts到通过内燃机的起动而内燃机转速到达正常怠速运转转速Nid期间,把所述变速机构自动地从空档向一速档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1398043B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0810144576.X
申请日:2008-08-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688 , F16D11/10 , F16D21/06 , F16D48/066 , F16D2011/008 , F16D2021/0661 , F16D2021/0692 , F16D2500/1086 , F16D2500/50684 , F16D2500/70282 , F16D2500/70406 , F16H3/006 , F16H3/16 , F16H2061/062 , F16H2306/18 , Y10T74/19251 , Y10T477/641 , Y10T477/78
Abstract: 一种双离合器式变速控制装置,通过一对离合器的转换来切换变速级,降低在切换变速级时的活动齿轮和滑动部件之间的撞击声。该双离合器式变速控制装置通过使连接状态的离合器变为断开状态,并且将所述断开状态的离合器变为连接状态,来进行奇数变速级和偶数变速级之间的变速级的切换;在切换所述变速级时,向所述断开状态的离合器供给去往离合器连接侧的微小液压(P1),并且使该离合器预先向离合器连接侧稍微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1315107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810107820.5
申请日:2008-05-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683 , F16D2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离合器装置,即使离合器外部件的槽部的宽度变大,也能够将离合器外部件的槽部与摩擦板的凸部之间的游隙抑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并能够抑制在离合器外部件和摩擦板之间产生的冲击力和冲击声音。离合器外部件(39)的槽部(39a)被形成为随着趋向离合器外部件(39)的开口而宽度逐渐变大,配置在离合器外部件(39)的开口侧的第二离合器(38)的第三摩擦板(57)的凸部(57a)的宽度(X)被设定得大于配置在离合器外部件(39)的封闭侧的第一离合器(37)的第一摩擦板(47)的凸部(47a)的宽度(Y)。
-
公开(公告)号:CN101173699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710167499.5
申请日:2007-10-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23/02 , B60K17/02 , F02B61/02 , Y10T477/6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用动力装置中,曲柄轴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的轴线并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曲柄箱上,在把该曲柄轴的旋转动力传递给后轮的动力传递路径途中,设有可切换动力传递的通·断的离合器,在含有上述曲柄箱的发动机本体上,安装着用于切换上述离合器的离·合的离合器促动器,借助上述离合器促动器的配设方式,避免发动机和车身的前后长度加长。上述离合器促动器(96)配设在发动机本体(11)的上面。
-
公开(公告)号:CN100592991C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510093435.6
申请日:2005-08-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66259 , Y10T477/6237 , Y10T477/6242
Abstract: 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装置,即使在减速时使发动机停止的混合动力车辆中,在减速时也能够使变速比稳定地返回至低比率侧。具有控制单元(7),其根据来自变速比传感器(38)和驱动侧皮带轮转速传感器(37)的检测信号,由注册在控制用图表注册部(7c)中的控制图表,来确定驱动侧皮带轮的返回开始转速和致动器的占空比,并且向通过改变驱动侧皮带轮的槽宽来改变变速比的致动器(77)发出控制指令。设定为上述控制指令在来自行驶控制部的发动机停止指令之后发出,变速比越接近高比率侧,致动器的返回开始转速越高。在上述控制的基础上,变速比越接近高比率侧,并且驱动侧皮带轮的旋转速度变化率越大,就提供较大的占空比,直到驱动侧皮带轮的旋转停止为止,使变速比返回至低比率侧。
-
公开(公告)号:CN100557275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510083513.4
申请日:2005-07-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66259 , F16H2059/746 , F16H2061/6605 , Y10T477/23 , Y10T477/6237 , Y10T477/7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级变速机构的控制装置,即使发动机在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比返回到低速侧之前停止,也能够在下一次起动时获得良好的加速性能。包括:传感器(12),用于检测无级变速器(23)的变速比;传感器(36),用于检测发动机(20)是否处于停止状态;变速比返回控制部(7b),当发动机(20)处于停止状态,并且无级变速器(23)的变速比在低变速比之外时,向反转方向驱动电动机(21a);以及单向离合器(44),配置在无级变速器(23)的输出轴与驱动轴(60)之间,相对于输出轴的反转的动力进行空转。当无级变速器(23)的变速比足够低时,变速比返回控制部(7b)使电动机(21a)停止。
-
公开(公告)号:CN100464092C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510092814.3
申请日:2005-08-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56 , F16H61/66272
Abstract: 一种V形带式自动变速装置,具有:由固定带轮(31)和可动带轮(32)构成的从动带轮(30);转矩凸轮机构(50),因动作转矩而动作,并且在转矩变化时产生压紧传动带(26)方向的推力F。转矩凸轮机构由相对两个带轮(31、32)可以相对旋转的凸轮体(51)的第1凸轮部(52)、和可动带轮的第2凸轮部(53)构成。两个带轮通过花键(37、38)连接成不能相对旋转,动作转矩是从传动带传递给固定带轮的第1转矩分量、和从传动带传递给可动带轮的第2转矩分量的合成后的转矩。由此,在传动装置具有的可变带轮和旋转轴之间的转矩变化时,提高了从传动带向可变带轮的输入转矩的传递效率和传递响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450811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510093432.2
申请日:2005-08-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66259 , F16H2061/6605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紧急减速时驱动侧皮带轮停止后,也能够使变速比稳定地返回低比率侧,而且生产率良好的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装置。其具备控制单元,车速传感器检测车身的紧急减速(步骤S2),通过皮带轮转速传感器检测到驱动侧皮带轮已停止(步骤S4)后,当变速比传感器检测到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比没有返回到再次起动时能够获得充分加速的低比率侧(步骤S6)时,该控制单元驱动致动器,使驱动侧可动皮带轮半体移动到低比率侧位置(步骤S7)。并且,该控制单元在根据来自节气门开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检测搭乘者的再次起动意图(步骤S12)时,利用所述致动器把驱动侧可动皮带轮半体向V型传动带按压(步骤S13),防止前述两者之间的打滑,降低再次起动时的驱动力传递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0447458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610006229.1
申请日:2006-01-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6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爪形离合器,通常通过1次离合器连接操作,即可缓和转矩冲击,并能够顺利地得到离合器连接状态。该爪形离合器,包括:第一爪形离合器部件(32)、第二爪形离合器部件(15b)、阻尼弹簧,其中,在第一爪形离合器部件(32)以及第二爪形离合器部件(15b)上,形成通过第二爪形离合器部件(15b)的轴方向移动而相互扣合、脱离的齿轮状的第一爪形齿(41)以及第二爪形齿(42),并且在这些第一以及第二爪形齿(41、42)的相对端上形成倒角(41a、42a),所述倒角(41a、42a)用于引导第二爪形齿(42)向与第一爪形齿(41)扣合的位置移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