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元件
    6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834910U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790000517.8

    申请日:2017-0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元件,具体涉及一种不增加层间导体的数量、面积而实现低ESR的电容元件。在该电容元件中,第一下部电极以及第二下部电极在基板上沿Y轴方向邻接配置。在第一下部电极上形成有第一电介质层,在第二下部电极上形成有第二电介质层。在第一电介质层上沿X轴方向邻接配置有第一上部电极以及第二上部电极,在第二电介质层上沿X轴方向邻接配置有第三上部电极以及第四上部电极。上部电极分别与层间导体接触。第一连接导体将第二层间导体与第四层间导体连接。第三上部电极相对于第一上部电极而沿Y轴方向邻接配置,第四上部电极相对于第二上部电极而沿Y轴方向邻接配置,第一连接导体沿Y轴方向延伸。

    薄膜元件
    6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706584U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90001309.5

    申请日:2016-10-14

    Inventor: 中矶俊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元件。薄膜元件(101)具备:基材(1);布线导体膜(2),形成在基材(1)的表面;保护膜(3),至少覆盖在布线导体膜(2)的表面;外部电极(4);以及第一抗蚀剂膜(11)及第二抗蚀剂膜(12),覆盖在保护膜(3)的表面。保护膜(3)在从(Z)方向观察时与布线导体膜(2)重叠的位置具有接触孔(CH1),外部电极(4)形成在接触孔(CH1)内且形成在布线导体膜(2)的表面。外部电极(4)比保护膜(3)厚,具有侧面(S1)。第一抗蚀剂膜(11)与外部电极(4)的侧面(S1)的整周接触,第二抗蚀剂膜(12)与外部电极(4)的侧面(S1)及第一抗蚀剂膜(11)分离地配置。

    LC复合器件以及处理器
    6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173340U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690001307.6

    申请日:2016-10-20

    Inventor: 中矶俊幸

    Abstract: LC复合器件(201)具备电容器部(21)、电感器部(22)以及磁性体部(23)。电容器部(21)由第一基板(11)和通过薄膜工艺形成于第一基板(11)的薄膜电容元件构成,电感器部(22)由第二基板(12)和通过薄膜工艺形成于第二基板(12)的薄膜电感元件构成,磁性体部(23)具备磁性体板(13),以磁性体部(23)与电感器部(22)接触的位置关系层叠电容器部(21)、电感器部(22)以及磁性体部(23)。

    电子零件的安装构造
    6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94416U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621165885.1

    申请日:2016-10-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零件的安装构造,能够缩小安装于安装基板的电子零件的安装空间,并且能够进行电子零件相对于安装基板的高密度安装。具备安装基板、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的第一表面安装部件、具有第三主面和第四主面的第二表面安装部件、以及具有第五主面的电子零件。第一表面安装部件至少具有形成于第二主面的第一外部端子,第二表面安装部件至少具有形成于第四主面的第二外部端子。电子零件具有形成于第五主面的第一连接端子以及第二连接端子,且配置为第五主面与第二主面以及第四主面分别对置。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一外部端子连接,第二连接端子与第二外部端子连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