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2543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938021.7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18/23 , G06F18/213 , G06N3/046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能源日前场景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场站的历史功率序列和日前预测功率序列,日前预测功率序列包括多个不同时刻的日前预测功率;以日前预测功率序列为条件,根据历史功率序列和预建立的场景生成模型,生成第一预设数量的日前功率序列,一个日前功率序列包括多个不同时刻的日前功率;根据日前功率序列和预建立的场景缩减模型,生成第二预设数量的日前功率缩减序列,场景缩减模型中的损失函数值通过重建损失函数值和聚类特征损失函数值加权得到,聚类特征损失函数值是根据各日前功率序列与历史功率序列的距离计算得到的。通过本发明,减少场景分析中的大量相似场景,缩短计算时长。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9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43704.4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网运行微电网飞轮储能的短时脉冲型能量吸收系统,该系统包括:储能控制器、飞轮、九相永磁同步发电机、九相全控桥式电压型空间矢量脉冲调制逆变电路和电网;其中,储能控制器分别与九相永磁同步发电机和九相全控桥式电压型空间矢量脉冲调制逆变电路,九相永磁同步发电机的九相电机绕组中的任意三相对称绕组连接飞轮,电网通过直流母线连接九相全控桥式电压型空间矢量脉冲调制逆变电路,九相全控桥式电压型空间矢量脉冲调制逆变电路与九相永磁同步发电机的九相电机绕组连接构成短时脉冲型能量吸收结构。该系统有效吸收存储了外部瞬间冲击而引起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的短时大功率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7950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72524.1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场站和储能电站仿真系统。该系统包括:主网架仿真模块、控制保护仿真模块、新能源场站仿真模块和储能升压站仿真模块;主网架仿真模块,用于对新能源场站和储能升压站中的网络架构进行数字仿真;控制保护仿真模块,用于在新能源场站和储能升压站的电压等级链路中选择保护配置类型和控制配置类型最多的链路进行控制保护配置的实物仿真;新能源场站仿真模块,用于对新能源场站的风光发电单元进行数字仿真;储能升压站仿真模块,用于对储能升压站中储能功率设备的运行特性进行仿真。通过本发明,提高仿真系统的准确性,降低电力系统实物仿真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71742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873901.0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轮机组补气量控制方法、装置、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用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水轮机组连接,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电气控制装置和第二电气控制装置。本发明通过第一电气控制装置调节第二电气控制装置的开度值,进一步,通过第二电气控制装置开度调节实际运行工况的水轮机组的补气量,改善了根据压差控制真空破坏阀弹簧动作迟缓、卡滞带来的补气量偏差等问题。因此,通过实施本发明,为工程实际应用中更可靠的精确控制补气过程,减轻机组振动,提高运行稳定性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54000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80898.0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电网或储能设备测试的直流内回馈试验方法,通过直流母线和交直流双向转换模拟器运用,使得在对微电网或储能设备进行充电和放电试验时,能量都是通过环路进行流动,电网仅需补充交直流双向转换模拟器和被试设备的自身损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与传统试验方案相比,此技术无需额外的电池辅助,降低试验系统建设费用;试验系统在试验过程中,对电网进行了隔离不会对电网产生污染,可靠保证了电网安全;采用直流内回馈技术,将主要功率限制在测试端设备之间,降低了外部电网的要求,不但可以大大节省试验系统的投资,也使得在一般电网条件下搭建大容量试验系统成为可能,对设备检验、技术开发验证等方面提供了更大的余地。
-
公开(公告)号:CN11643309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17479.8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支撑能力评估模型构建方法及电力储能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储能系统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目标历史时长的运行数据,所述运行数据用于确定储能系统的运行功率;根据运行数据确定储能系统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安全运行边界;根据安全运行边界,确定相应运行状态下不同运行数据对应的可用支撑能力;根据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运行数据以及对应的可用支撑能力训练储能系统支撑能力评估模型,直至储能系统支撑能力评估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满足预测要求,其中储能系统支撑能力评估模型在训练过程中采用压缩模型算法进行模型优化,利用压缩模型算法对储能系统支撑能力评估模型进行优化,提高大规模储能系统支撑能力的实时评估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8765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83025.6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10/46 , H01M4/62 , H01M4/131 , H01M4/136 , H10K30/81 , H01M10/36 , H01M4/04 , H01M10/0525 , H01M10/052 , H01M10/04 , H01M10/058 , H10K71/60 , H01M10/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转换与能量储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光储系统及其制备方法。该集成式光储系统包括光电转换单元和电能存储单元,光电转换单元与电能存储单元共用同一个共享电极,共享电极同时作为光电转换单元的空穴传输电极以及电能存储单元的正极使用;其中,共享电极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均具有亲水面和疏水面,第一导电层的疏水面和第二导电层的疏水面相对设置,第一导电层的亲水面朝向光电转换单元,第二导电层的亲水面朝向电能存储单元,且第二导电层的亲水面上负载有电能存储单元的正极活性物质。本发明的集成式光储系统具有较高的集成化程度和较低的整体阻抗。
-
公开(公告)号:CN11637186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582093.2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弃电池处理装置,属于电池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试验箱、驱动件、承载台和作用件,试验箱具有能够在密封状态下进行相对滑动的上箱体和下箱体;驱动件驱动端与所述上箱体或所述下箱体连接,通过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使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进行相对滑动;承载台设置于所述下箱体内,所述承载台的朝向所述上箱体的一面用于放置废弃电池;作用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上箱体内,所述作用件的朝向所述承载台的一端用于对放置在所述承载台上的废弃电池进行处理。废弃电池的处理在密封的试验箱中进行,避免有害气体泄露,根据对电池的不同处理,采用不同的作用件安装在上箱体内,可以完成对电池的不同试验,功能丰富,降低了仪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24302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76237.4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1/04 , G01R31/396 , G01K1/14 , G01K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电化学储能测试技术领域,其中电池单体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框架和夹持组件,安装框架内部具有测试腔体;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测试腔体中,夹持组件包括相对滑动设置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相对的面之间形成待测试电池单体的夹持空间;第一夹持件和/或第二夹持件上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具有使第一夹持件和/或第二夹持件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以夹紧待测试电池单体的弹性力。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单体测试装置,夹持组件将热电偶紧密粘贴在电池表面,弹性件能够根据电池的鼓胀程度而自行调整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了电池单体在测试过程中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873736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0846312.9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5 , H01M10/627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H01M10/659 , H01M50/204 , H01M50/244 , H01M50/25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集装箱,包括保温集装箱体、储热件、换热管路以及循环泵,保温集装箱体内适于放置电池模组,储热件具有进口和出口,部分换热管路与保温集装箱体内侧壁连接,换热管路一端与进口连通,换热管路另一端与出口连通,循环泵设置在换热管路上,循环泵能够驱动储热件内的高温介质依次流经出口、换热管路以及进口后流入储热件内。当换热管路内经过高温介质时,换热管路与保温集装箱体内的空气发生热交换,并使得保温集装箱体温度升高,再将温度降低的介质输送回储热件内,换热件内的高温介质源源不断经过换热管路,直至保温集装箱体内的温度达到预定值,从而使得电池模组工作在预定的温度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