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81659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289511.9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磁控制配气系统,包括高压油轨、电磁控制部分、气门体、油箱等。本发明采用高压油轨显著降低了系统内压力波动引起的气门开启和关闭不稳定性,确保了配气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及一致性;通过电磁控制部分高速电磁阀通断电控制控制阀开启和关闭液压油路,从而实现气门与通气口间的通断,能有效控制配气定时及配气持续角,有利于内燃机不同工况下灵活配气方式的实现,显著提高了气门控制自由度,能进一步改善燃料的经济性和内燃机排放,有利于提高内燃机的动力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756827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10250421.9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组合式电磁喷油‑压电喷气混合燃料喷射装置,包括控制部分、喷嘴部分、进气通道、进油油道。本发明利用电磁阀控制燃油喷嘴实现燃油喷射,利用压电元件控制燃气喷嘴实现燃气喷射,能够实现纯燃油工作模式和双燃料工作模式;燃油喷嘴采用电磁阀控制针阀的运动,燃油喷射量及燃油喷射定时可控;燃气喷嘴采用压电元件控制针阀的运动,针阀升程可调,燃气喷射量及燃气喷射率控制精度高;燃气喷嘴的针阀腔和针阀偶件处的燃油为同一种油,油压相等,避免了针阀偶件处的燃油静态泄漏;燃气喷嘴用燃油密封燃气,有利于避免燃气通过针阀偶件泄漏,提高了燃气喷射压力和喷射速率,改善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48454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907860.8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径向多线圈高速电磁铁。包括外壳体、铁芯和线圈,所述铁芯由主磁极和副磁极组成,主磁极为圆柱体,副磁极为中心开有通孔的圆柱体,主磁极位于副磁极的通孔中,外壳体套在主磁极外,主磁极或副磁极上带有凸环,所述凸环轴向开有均匀分布的扇形或腰形通孔,相邻两扇形通孔之间构成线圈内芯,线圈径向缠绕在线圈内芯上。本发明具有响应速度快、驱动电流小、可靠性高、散热性良好的特点,适用于柴油机电控燃油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6499453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60273.X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 Y02T10/163 , F01K23/10 , F01K23/101 , F01K23/18 , F01K25/08 , F02B37/18 , F02B41/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转速的船舶低速柴油机余热综合回收系统控制方法,船用低速柴油机的排气管分别连接动力涡轮以及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涡轮增压器的涡轮连接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分别连接汽轮机和有机工质汽轮机,动力涡轮、有机工质汽轮机、汽轮机分别连接发电机,涡轮增压器还连接旁通烟道;根据船舶低速柴油机转速分别输出启动或停车控制信号给余热锅炉控制装置、有机工质发电单元控制装置、汽轮机发电单元控制装置和动力涡轮发电单元控制装置以实现相应设备的启动与停车控制。本发明采用分区段控制方式,可以根据柴油机运行在不同转速区段时的废气参数采用不同的利用措施,提高了余热回收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8234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97793.7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8 , F16F6/00 , F16F2222/06 , F16F2232/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自由度扭转振动减振器,包括定子、第一动子、第二动子、永磁体,第一动子为圆柱体结构,第二动子和定子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第一动子上固定有第一动子轴,定子上固定有定子轴,第一动子轴的两端分别伸出至第一动子两个端部的外部,定子轴的两端分别伸出至定子两个端部的外部,定子设置在第二动子内部,第一动子设置在定子内部,定子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二动子相配合,第一动子轴的两端分别与定子相配合,永磁体安装在定子里,定子的外壁和内壁上均开设置线圈槽,外壁的线圈槽里设置第一线圈,内壁的线圈槽里设置第二线圈。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基频和倍频两个频率进行同时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78179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11268.1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M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 F02M21/0248 , F02M21/0254 , F02M21/0263 , F02M2200/16 , F02M2200/44 , F02M220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与压电组合式燃气喷射装置。采用双针阀喷嘴喷气满足发动机不同工况下的喷气要求,采用电磁阀和压电控制阀分别控制两个喷嘴的燃气喷射过程,电磁阀或压电控制阀单独工作的时候,只有一个喷嘴喷气,满足发动机低负荷对小流量喷气的控制精度要求;电磁阀和压电控制阀同时工作的时候,两个喷嘴同时喷气,满足发动机高负荷对喷气量及喷气稳定性的需求;在两个针阀腔上方,针阀和针阀座之间均设计有密封环带,通过油道引入部分控制油到密封环带密封燃气,能有效地防止燃气泄漏,同时控制腔内的控制油和针阀处的密封油采用同一种油,可有效防止控制腔和密封环带的燃油静态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03953413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107950.4
申请日:2014-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1L9/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级增压气阀式排气机构,通过液压驱动排气阀的开启与关闭,采用一级活塞与二级活塞分别以不同的增压比对初级增压腔内的液压油增压,利用增压后的二级液压油腔内的液压油再驱动三级活塞与四级活塞分别以不同的增压比对次级增压腔内的液压油进行增压,从而以不同的增压压力驱动排气阀的开启,通过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控制PA和AT液压油路与低压液压油路的通断,可以实现排气阀的排气定时和排气持续角可变。本发明结构简单,对排气阀控制的自由度大,驱动液压油的供油压力低,能进一步改善燃料的经济性和内燃机的排放,有利于提高内燃机的动力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448454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907860.8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径向多线圈高速电磁铁。包括外壳体、铁芯和线圈,所述铁芯由主磁极和副磁极组成,主磁极为圆柱体,副磁极为中心开有通孔的圆柱体,主磁极位于副磁极的通孔中,外壳体套在主磁极外,主磁极或副磁极上带有凸环,所述凸环轴向开有均匀分布的扇形或腰形通孔,相邻两扇形通孔之间构成线圈内芯,线圈径向缠绕在线圈内芯上。本发明具有响应速度快、驱动电流小、可靠性高、散热性良好的特点,适用于柴油机电控燃油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4806405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12749.7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双作用常闭电控单体泵,包括双桃凸轮、滚轮柱塞、常闭型燃油控制阀、燃油油路换向阀和双出油阀。常闭型燃油控制阀安装在柱塞上方,燃油油路换向阀安装在常闭型燃油控制阀上方,常闭型燃油控制阀在未上电时为常闭状态,上电后,泄油锥阀打开泄油油路。常闭型燃油控制阀可解决发动机掉电等情况下燃油的供给问题。通过对泄油锥阀处燃油油路的改造,将油路设计为阶梯型,改变了阀两端所受燃油压力的面积,当电磁阀出现故障时,过高的燃油压力会推开泄油锥阀,完成泄油卸压功能。带保护装置常闭型燃油控制阀提高了阀本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改善了电控单体泵和喷油器等液压装置的可靠性,提高了发动机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94283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93877.1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离群特征分析的柴油机故障灰预测方法,首先,等时间间隔检测柴油机气缸的运行参数;其次,利用数据0-1标准化方法对气缸运行参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再次,将柴油机气缸的综合运行状态作为聚类分析对象,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气缸运行参数作为聚类对象的属性,利用蚁群LF算法分析待聚类对象,实现故障气缸的自动分离,并计算故障气缸的离群因子;最后,将故障气缸离群因子构成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模型预测分析其变化趋势。根据本发明的故障诊断结果,可实现对柴油机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视情维修,保障柴油机的运行安全、降低维修费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