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线带磁场线圈的电流驱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8877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617241.5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线带磁场线圈的电流驱动控制系统,涉及微机器人控制领域,包括电源模块以及依次相连的计算机、电流驱动控制模块、微线带磁场线圈和采样调理模块,采样调理模块连接电流驱动控制模块形成闭环系统;电源模块连接电流驱动控制模块用于供电;电流驱动控制模块用于基于计算机输出的选址信号为微线带磁场线圈提供动态电流、激活目标微线带;微线带磁场线圈用于产生动态磁场以驱动微纳机器人;采样调理模块用于采集微线带磁场线圈的电流信息。基于上述闭环系统,通过分析设计不同的电流驱动模态,实现了单个及多个微纳机器人在微线带磁场线圈的各个区域的运动。

    一种钢管自动开孔机
    7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33446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1122635.4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钢管自动开孔机,包括:车削机座;固定轴,固定轴通过传动电机转动连接在所述车削机座的内部;卡块,卡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轴的外部,且卡块设置有多个;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车削机座的端部,支撑组件用于对钢管支撑,且支撑组件设置有多个;通过设置的两个支撑块相对设置,能够对多型号的钢管平稳放置,利用多个一号电滑块带动支撑块滑动,能够对不同长度的钢管支撑,依靠钻头随电缸下伸,能够对钢管稳定开孔,利用压覆块压覆在钢管顶端,能够提高对钢管限位的稳定性,利用弹簧受挤压拉伸,提高对钢管压覆的紧密型。

    一种智能立体仓库优化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22293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0628930.1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立体仓库优化调度方法。本发明包括建立立体仓库XYZ三轴坐标模型;考虑货物周转率,以堆垛机完成输送任务完成的最少运行时间为目标对模型建立堆垛机总运行时间最小评价函数,根据整体货物重心最低原则并建立模型的重心最低评价函数,考虑货架承重阈值建立约束函数,得到加权最小值模型;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对所述加权最小值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最优调度方案。本发明结合模拟退火算法并对算法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收敛速度最快、堆垛机移动距离最少的立体仓库调度解决方案。

    一种稳健的窄带反馈型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9431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37239.7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健的窄带反馈型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主动噪声控制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窄带噪声估计合成子系统、参考信号子系统和次级声源合成子系统。所述参考信号合成子系统以窄带目标噪声估计为输入,采用串并结合型自适应带通滤波器实现快速准确地估计非平稳窄带目标噪声中谐波性频率分量或非谐波性频率分量,并用作窄带控制器的参考输入,进而窄带控制器合成得到次级声源与窄带目标噪声在声场空间进行干涉相消,达到降噪的目的。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窄带反馈型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存在的参数设置复杂度高、应对窄带目标噪声发生较大频率突变情形时噪声抑制能力差的问题,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降噪性能,利于其实际应用。

    基于RRT算法与人工势场法相结合的微机器人避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535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38460.1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RRT算法与人工势场法相结合的微机器人避障方法,涉及微纳机器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避障实验场景图,图中包括模拟血管边缘、微机器人和障碍物;通过模板匹配从避障实验场景图中识别模拟血管边缘,通过HSV模型从避障实验场景图中识别静态障碍物;基于识别出的模拟血管边缘和静态障碍物,利用改进的RRT算法进行全局路径规划,确定全局路径上的关键节点;将关键节点作为子目标点,利用改进的人工势场法规避动态障碍物依次到达子目标点,直至达到路径终点。使用该方法使得微机器人在狭窄环境下不仅能对静态障碍物进行避障,而且能对动态障碍物进行避障。

    一种可实现微观粒子捕捉及释放的微纳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224577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30896.7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微观粒子捕捉及释放的微纳机器人,属于磁场驱动控制的机器人技术领域。所述微纳机器人由磁性镍制金属段、被动金段以及柔性结构的多孔银段三个部分构成。该微纳机器人通过梯度磁场控制磁性镍制金属段的移动进而带动被动金段的移动,实现捕捉和释放功能。磁驱微纳机器人对环境友好、无污染,符合快速彻底清除有毒物质的关键要求。本发明中的微纳机器人参数可控,游泳能力强,装载能力强。微流体环境的低雷诺数和微纳机器人的布朗运动,对机器人的精确操控是一个挑战,而本发明中的微纳机器人主要由现有的磁驱系统控制,控制方式较为简单,能实现人体血液环境中的细胞捕捉及靶向给药等基本功能。

    一种用于数字图像识别的构建型神经网络参数融合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8199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66549.7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数字图像识别的构建型神经网络参数融合优化方法,属于人工智能数字图像识别领域。本方法包括:构建融合优化性能指标;融合优化算法;利用构建的神经网络进行数字图像识别。本发明还通过收敛性分析验证了本发明的有效性,其中第一部分为准备环节,第二部分的IOM算法为本发明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步骤,第三个部分为理论保证。本发明提供一种隐含层节点参数和输出层参数的同步联合优化方法,在理论上相比于现有方法具有更小的保守性。本方法生成的构建型神经网络模型比现有方法产生的模型结构更紧凑,冗余节点更少,计算速度更快。相比于现有方法产生的模型在学习阶段的后期,误差收敛的速度更快,收敛精度更高,泛化性能更好。

    多模态连接模式的脑区划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8328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13761.5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态连接模式的脑区划分方法。本发明.一种多模态连接模式的脑区划分方法,包括:在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脑区划分中,当需要获得组水平的脑区划分结果时,需要多进行两步,即将个体结果传播到标准空间,并在标准空间获得组上平均值,为了能同时获得个体水平和组水平的结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整合了两种磁共振成像数据模态下基于连接模式进行脑区划分的流程,并提出了具体的集成化软件的开发方法。

    一种烘干机
    8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0791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94018.7

    申请日:2018-09-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N12/08 A23N12/1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烘干机,所述的烘干机包括机柜、放置在机柜上侧的烘干桶;所述的机柜内设置有参数设置面板、控制板、加热器、用于将所述的加热器的热量吹向烘干桶的风机;所述的参数设置面板设置有用于设置显示参数的按键与数码管驱动模块、用于存储参数的CPU;所述的加热器为PTC加热器;所述的风机为交流风机。本申请的烘干机,烘干过程全程自动化、智能化,无需专人人工值守,减少了人工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