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272998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980147452.X

    申请日:2009-10-20

    Inventor: 金宗晟 朴俊勇

    Abstract: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以阴极板(30)为基准,在上下部配置两张隔板(10),在上述上侧隔板(10)的上方或下侧隔板(10)的下方配置阳极板(40),并将它们以一侧末端为基准沿着相同输送线纵长地向芯棒(20)侧供给的步骤;对与连续供给的上述阴极板(30)和阳极板(40)的输送方向交叉的纵向的一侧端和/或另一侧端进行穿孔,由此将多个负极端(32)以规定间隔(g)形成在上述阴极板(30),并将多个正极端(42)以规定间隔(g)形成在上述阳极板(40)的步骤;由上述芯棒(20)将上述隔板/阴极板/隔板/阳极板的层叠体(S)一起弯曲,制造在一侧层叠有多个负极端(32)和正极端(42)的电极组装体(50)的步骤;将上述芯棒(20)从上述电极组装体(50)分离,并由保持机构对上述电极组装体(50)进行输送的步骤;以及利用切割机构,对与上述电极组装体(50)连接的隔板/阴极板/隔板/阳极板进行切割的步骤;通过调节上述正极端(42)和负极端(32)的输送速度,对上述层叠体(S)进行弯曲操作,由此使上述电极组装体(50)成型时,防止多层的单独正极端(42)和负极端(32)以电极的厚度向侧边错开层叠的现象。

    保护电路组件和具有该保护电路组件的电池组

    公开(公告)号:CN101459235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810185183.3

    申请日:2008-12-11

    Inventor: 张营喆 卞正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 H01M2/0212 H01M2/04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引板与保护电路板分离的保护电路组件和包括该保护电路组件的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裸电池,其包括具有电极端子和盖板的盖组件;和保护电路组件,其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连接端子的保护电路板,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连接至所述盖板的第一引板,以及将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连接至所述电极端子的第二引板,该第二引板包括形成在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相连的一侧处的槽和/或孔。焊剂膏被施加至所述引板的侧部和上边缘,以便将所述第二引板牢固地附着到所述保护电路板上,从而防止所述第二引板与所述保护电路板分离。

    具有结构改进的上密封部分的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523656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780036513.6

    申请日:2007-07-28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其通过将具有阴极/分隔板/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安装到袋形电池壳内并且将该电极组件热焊接到电池壳上来制造,其中一对绝缘膜在接触袋形电池壳的上热焊接部分(上密封部分)的区域处,附接到与电极组件的电极头电连接的每一电极导片的相对的主表面上,绝缘膜(a,b)中的一个绝缘膜,即绝缘膜(a),延伸而使得绝缘膜(a)的下端支撑电极头与电极导片联接之处的联接区域,并且绝缘膜(a,b)之间的交叠长度(L)等于或略大于上密封部分的高度(H)。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效果是:当外力(例如小振动或跌落)施加到二次电池时防止由于电极组件运动而使电极导片断裂,以及优选容易地弯曲电极导片以使得PCM安装在二次电池上。

    用于电池的袋及袋型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388439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810149656.4

    申请日:2008-09-16

    Inventor: 李荣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的袋以及一种袋型二次电池,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的空间的用于电池的袋,其中所述空间预先形成为容器形式,并涉及一种使用该袋的袋型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池的袋包括:具有底表面和侧表面的容器型底部;以及用于覆盖所述容器型底部的上开口的盖型顶部,其中,在沿垂直于所述底表面并近似平行于所述侧表面中的一个表面的平面剖切的剖面中观察,一倒角或台阶结构形成在所述底表面与所述侧表面之间的一些邻接部分处。并且,电极组件容纳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池的袋中以构成袋型二次电池。

    蓄电装置
    8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94970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177893.9

    申请日:2010-0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2 H01M2/0237 H01M2/1241

    Abstract: 本发明得到一种蓄电装置,其抑制电解液等的飞散,提高蓄电装置的安全性。在蓄电装置的封装容器上,通过热熔接处理,以围绕电极收容部的方式形成密封带(20、21)。另外,在密封带(21)的中央形成与其他部位相比熔接宽度较窄的安全阀部。而且,在封装容器上,形成与安全阀部隔着规定间隔而相对的密封带(22)。在由于过充电等使电极收容部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安全阀部的熔接面发生剥离而开口,将电极收容部内的气体从开口的安全阀部排出。另外,不仅是气体,电极材料或电解液(X)也从安全阀部排出,但通过密封带(22)捕捉电极材料或电解液。由此,可以抑制电极材料或电解液的飞散,可以提高蓄电装置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