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93636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634983.4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C3/00 , B23C2250/12 , B23Q11/1084 , B23Q17/0952 , B23Q2717/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铣削稳定性的金属深冷加工方法,包括:(a)为铣床主轴及配置的立铣刀组装随其同步移动的液氮冷却喷头;(b)在低温冷却的条件下执行顺铣,并通过实验计算得出切向铣削力系数、切向刃口力系数、径向铣削力系数和径向刃口力系数等切削力系数:(c)对铣刀刀尖处执行锤击试验,基于试验结果拟合得到相应的位移频响函数,同时提取模态质量、模态阻尼和模态刚度等模态参数;(d)构建两自由度铣削动力学方程,然后基于该动力学方程对金属铣削过程的稳定性边界进行预测,并相应调整铣削加工参数。通过本发明,能够综合解决切削热和切削工艺系统失稳的问题,并显著提高深冷加工的最大无颤振材料去除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8451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24944.3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元的钛合金变齿距铣削三维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获取刀具系统参数、工件与刀具的材料参数,并制定切削工艺参数;根据工艺参数,按照铣刀各刀齿与前一刀齿的径向夹角之比等于对应的每齿进给量之比的原则进行铣刀几何建模;对铣刀与工件的物理模型、接触关系与运动关系进行建模;提交工作到ABAQUS/Explicit求解器进行求解计算;得到求解结果后,绘制铣削力-时间曲线图,铣削温度-时间曲线图,或某特定节点集合的应力、应变图。由于本发明中考虑了铣刀的螺旋角,更加接近真实的加工状况,而且采用变齿距的几何建模,能够一次性模拟不同每齿进给量的工况,节省了建模与计算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476326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69602.6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Q17/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刀具沟槽磨损预测的新方法,属于金属高速切削领域。该模型预测方法步骤包括:检测难加工材料被加工表面硬化层深度;进行难加工材料陶瓷刀具高速加工实验,获得并定量测量对应刀具沟槽磨损边界;通过测量分析,获得沟槽磨损宽度和深度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获取沟槽磨损宽度和硬化深度的关系;建立沟槽磨损宽度和深度之间的微分关系;最后建立沟槽磨损深度和硬化层厚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由于本发明中在预测陶瓷刀具沟槽磨损时考虑了被加工表面的硬化层深度,从而更加接近真实的加工状况,提高了沟槽磨损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86738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610918.3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C3/00 , B23C2215/44 , B23Q15/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整体叶轮叶片形状的精铣变进给速度优化方法,包括:根据整体叶轮叶片的几何形状,生成基于球头半径为RT的球头刀叶片精加工的刀位轨迹源文件,该刀位轨迹源文件记录有加工坐标系下的刀位点坐标及其对应的刀轴矢量,导入叶轮的单个叶片模型,通过叶片上的点到叶轮中心的距离判断出流道与叶片的交线,提取交线并按照等弦高将该交线离散成W个点,并且这W个点组成点集U,设定叶片的顶端到末端纵深加速比例ω,对步骤(1)中生成的刀位轨迹源文件依次进行逐行读取和解析,以提取(1)中生成的刀位轨迹源文件的全部切削路径的刀位点信息。本发明能够克服现有方法中存在的加工效率低、加工质量差以及刀具磨损严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2444216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1131977.4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
IPC: B23Q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薄壁叶片加工变形的柔性夹具,包括:磁力工作台,以及能够与磁力工作台相吸的夹具本体;所述磁力工作台具有一吸力平面;所述夹具本体包括定位台、具有两个旋转自由度的旋转关节、夹具台和叶片夹持机构;所述定位台的一个端面作为夹具定位面,用于与磁力工作台的吸力平面相吸;所述定位台的另一个端面通过旋转关节连接夹具台的一个端面;夹具台的另一个端面上设有叶片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毛坯叶片的叶冠。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毛坯叶片的叶冠部分可靠、无预应力装夹,保证叶片零件除了轴向的拉压力或压力之外,不受其它方向的装夹预应力,抑制加工变形和振动;装夹稳定可靠,具备快速松弛和重装夹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487170U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20106825.1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轴数控机床的无背隙双伺服交叉轴回转台,包括B轴固定支撑座、B轴回转系统和C轴回转系统,B轴回转系统包括旋转轴B、B轴旋转基座和B轴减速电机,B轴减速电机固定安装在B轴旋转基座上且其通过B轴滚轮圆弧齿条机构驱动B轴旋转基座绕旋转轴B的轴线旋转;C轴回转系统包括旋转轴C、C轴旋转基座和C轴减速电机,C轴减速电机固定安装在B轴旋转基座上且其通过C轴滚轮圆弧齿条机构驱动C轴旋转基座绕旋转轴C的轴线旋转。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多轴数控机床上,提高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增加数控机床的灵活自由度,提高了加工大型复杂构件的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07882309U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20294281.X
申请日:2018-03-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R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PCB板测试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快速装拆PCB板固定夹持结构,包括底板、夹紧螺栓、夹紧垫块、挡块和挡块固定螺栓装置,底板包括上板、侧板和下板;夹紧螺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螺栓头和螺栓杆,螺栓杆在所述螺栓头的上方;夹紧垫块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栓杆的上端;挡块搁置在所述上板上;挡块固定螺栓装置螺纹连接在所述挡块上,该挡块固定螺栓装置穿过挡块且连接在上板上;上板上设置有作为挡块固定螺栓装置移动通道的滑槽;侧板和所述挡块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侧板挡槽和挡块挡槽,以用于共同配合搁置PCB板。本结构与测试平台的固定与分离非常方便快捷,PCB板与该结构的固定与分离非常方便快捷,PCB板的大小可以任意改变。
-
公开(公告)号:CN204487320U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20107127.3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六轴联动数控砂带磨床,包括床身、X轴传动系统、Y轴传动系统、Z轴传动系统、A轴传动系统、B轴传动系统、C轴传动系统、砂带磨削系统、U轴传动系统和排屑系统;B轴传动系统用于带动砂带磨削系统绕Y轴转动;C轴传动系统用于带动砂带磨削系统绕Z轴转动,实现砂带磨削系统的两自由度回转运动;砂带磨削系统位于排屑系统的上方以使金属磨屑掉入排屑系统;A轴传动系统安装在床身的一侧,用于夹紧叶片类工件并带动工件绕X轴转动。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如汽轮机叶片、航空发动机等具有复杂型面叶片零件的磨抛加工,大大提高了复杂叶片类零件的磨抛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04381833U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20872278.3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P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合金机加工的辅助装置,用于实现对高硬度的高温合金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属于金属切削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等离子加热单元,夹持单元,切削力测量单元,以及测温单元,等离子加热单元包括等离子发射喷头,用于对高温合金工件待切削位置加热以使之软化而能进行切削加工;夹持单元包括多个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相对安装以用于夹持等离子发射喷头;测温单元中的测力仪用于与高温合金工件接触以测量其被切削时候承受的切削力的大小;测温单元的红外摄像头用于测量被所述等离子发射喷头加热的高温合金工件待切削位置的温度。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设备价格低,且耗能底,并可实现切削加工过程精确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207882725U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20294322.5
申请日:2018-03-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042 , G05D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AGV运动控制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AGV运动控制电路板,包括裸板和共同设置在所述裸板上的电源模块、伺服驱动模块、串口通信模块以及控制显示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降压稳压电路、电路板供电电路、向外供电电路、电源输入端子和多路电源输出端子;所述伺服驱动模块包括多路编码器信号处理电路、多路模拟电压输出电路、多路继电器电路、多路编码器输入端子、多路模拟电压输出端子和多路继电器信号输出端子;所述串口通信模块包括USB转串口电路和串口通信端子;所述控制显示模块包括单片机和显示屏。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基于单片机的AGV运动控制系统的集成性及简洁性,降低了AGV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