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印迹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5857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0439911.4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印迹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印迹膜制备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一:金黄色葡萄球菌模板的制备;步骤二:N‑丁二酰‑壳聚糖的制备;步骤三:印迹聚二甲基硅氧烷‑N‑丁二酰‑壳聚糖生物印迹复合膜的制备;步骤四:印迹聚二甲基硅氧烷‑N‑丁二酰‑壳聚糖生物印迹复合膜的1H,1H,2H,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该方法制备的生物印迹复合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捕获效率可高达85.35%,对其它常见5种食源性致病菌吸附效率与空白对比无差异。

    基于LAMP的自吸式多通道病原菌检测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7988046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10064006.3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AMP的自吸式多通道病原菌检测微流控芯片,它包括:进样层、反应层和支撑层;进样层包括进样层Ⅰ、防蒸发膜和进样层Ⅱ,所述的进样层中心设有进样口,进样层Ⅱ设有若干进样通道;反应层内设有若干反应室,圆形滤纸片设在反应室内;进样层Ⅰ、进样层Ⅱ和反应层为PDMS材料;以及微流控芯片在病原菌检测方面的应用;本发明优点在于:将微流控芯片技术与LAMP技术相结合,克服了传统LAMP反应难以进行多目标物同时检测的劣势;利用PDMS材料高气溶性的特质,实现了不借助任何仪器的自动进样,避免了手工进样引起的操作误差,简化了芯片的操作步骤;实现多重病原菌同时检测。

    一种基于VMD的自适应降噪方法及其在供水管道泄漏定位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388570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0680544.X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MD的自适应降噪方法,包括:步骤一、分别采集第一振动信号和第二振动信号,并且分别将所述第一振动信号和所述第二振动信号分别由VMD分解而获得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步骤二、分别计算所述第一振动信号的每个模式与所述第二振动信号之间的互相关系数和所述第二振动信号的每个模式与所述第一振动信号之间的互相关系数;步骤三、分别确定反应所述第一模式中包含多少泄漏信号的第一参数和反应所述第二模式中包含多少泄漏信号的第二参数;步骤四、分别将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信号清晰度;步骤五、重构提取的模式获得去噪的泄漏信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VMD的自适应降噪方法在供水管道泄漏定位中的应用。

    一种虚拟力嵌入莱维飞行的灰狼搜索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算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8724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60738.9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力嵌入莱维飞行的灰狼搜索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算法,包括:步骤一、随机确定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节点中N个节点位置为真实节点的初始位置;步骤二、通过修改的嵌入莱维飞行的灰狼搜索算法初始化初始位置的解为虚拟节点位置 步骤三、通过修改的嵌入莱维飞行的灰狼搜索算法进行搜索和更新的位置;步骤四、通过改进虚拟力算法计算虚拟力;通过计算调整每组解节点的位置;步骤五、通过优胜劣汰选择规则式,保留由改进虚拟力算法求得的更优解 通过第t代的更优解判断是否更新最优解α狼、最优解β狼,并且直到达到规定的更新次数。步骤六、输出最优解α狼作为最优节点位置;步骤七、通过节点匹配算法完成无线传感器节点部署。

    基于经验小波变换和多阈值函数的井中微地震去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0747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810177571.0

    申请日:2018-03-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在微地震信号处理中,噪声的抑制是一个重要的处理步骤。完备总体经验模态分解CEEMD和小波变换WT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地震去噪,但是CEEMD缺少理论基础,WT的自适应性较弱。去噪效果较差。本发明首次将经验小波变换结合多种阈值函数用于微地震去噪。EWT通过频谱分割建立自适应小波滤波器组提取被测信号的不同频率块。在EWT中有四种频谱分割方法,实验发现adaptive算法可以很好地将微地震数据的有效信号和噪声分离,EWT变换后,通过分析各模块的频谱和能量将信号分为两种成分。我们将硬阈值函数应用于包含较多的有效信号的成分,将改进的阈值函数应用于包含较少的有效信号的成分。将提出方法与实际信号中进行对比,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硅钨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986344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10251487.4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钨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它的化学式为:K13[Ce(SiW11O39)2]·17H2O或K13[Eu(SiW11O39)2]·25H2O,它是15克H4SiW12O40·25H2O晶体溶于150ml蒸馏水中,于65℃水浴中边搅拌边加入过量的同温稀土硝酸盐,并逐滴加入醋酸钾‑冰醋酸缓冲液,调至pH值为4‑5,过滤,滤液置于0‑3℃,待转变成八面体晶体后,重结晶三次得到纯净的晶体;而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和较低的毒性,硅钨酸盐K13[Ce(SiW11O39)2]·17H2O与氟康唑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氟康唑抗白色念珠菌C.albicans活性。

    基于3D shearlet变换的井中微地震信号去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260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591853.5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3 Dshearlet变换的井中微地震信号去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井中微地震三个分量数据转为三维数据集;步骤二、对所述数据集进行剪切变换以获得剪切系数;步骤三、对所述剪切系数进行阈值处理得阈值后系数:步骤四、对所述阈值后系数应用逆剪切变换得时域去噪后信号;步骤五、输出所述时域去噪后信号前三个表面得到有效信号。本发明利用了微地震数据和剪切域中系数分布的相关性,应用3Dshearle处理三分量信号,并采用多尺度阈值函数去噪,在有效信号保留和噪声衰减方面取得了优良的性能。

    基于免疫磁珠和MnO<base:Sub>2</base:Sub>纳米粒子检测副溶血性弧菌试剂盒

    公开(公告)号:CN10720288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459663.3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6911 G01N33/54326 G01N33/54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免疫磁珠和MnO2纳米粒子检测副溶血性弧菌试剂盒,制备具有超顺磁性的磁珠,将该磁珠与副溶血性弧菌多克隆抗体偶联;合成MnO2纳米粒子,将该纳米粒子与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鸡卵黄抗体偶联;取待测液,将其与两种探针混合,使用磁力架分离磁珠‑菌体‑MnO2复合物,用柠檬酸盐缓冲液重悬该混合物,加入TMB显色,从而实现副溶血性弧菌快速特异性检测。该发明提出利用免疫磁珠和MnO2纳米粒子技术对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利用ELISA方法的免疫学反应显色,缩短了检测时间,定量检测时变异系数小。最低检测浓度为10CFU/mL,加标回收率达到96.7%,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的供水管网泄露定位传感器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4533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111550865.1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的供水管网泄露定位传感器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以三维数据创建供水管网的数据集;步骤二、以K‑means聚类算法将数据集聚为K类,选取每类样本点距离该类聚类中心最近的样本点作为构建伪标签的节点并且从0到K贴上标签;步骤三、将数据集里的所有样本点通过图卷积网络进行监测区域的划分;步骤四、以互相关函数算法对每个监测区域中的样本点进行遍历,直到所有节点均已遍历一次,选择出每个监测区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样本点作为最优传感器布置节点。本发明首次将图形分析与供水分配网络拓扑结构信息结合解决泄漏检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问题,切实考虑实际供水网络中各个节点泄漏事件带来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