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级烟酸的分离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8610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42267.2

    申请日:2016-07-11

    申请人: 江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多级膜分离法和喷雾干燥技术从生物转化液中分离提取饲料级烟酸的方法,包括以固定化细胞为催化剂,以3‑氰基吡啶为底物,进行生物转化获得含烟酸的反应液,采用100nm‑10μm的微滤膜、截留分子量为1000‑3000Da的超滤膜、200‑300Da的纳滤膜等多级膜分离技术去除转化液中颗粒物、可溶性杂蛋白、色素等杂质,同时使转化液浓缩,在喷雾干燥机进行干燥,进口温度为210‑240℃,出口温度为60‑100℃,经过喷雾干燥即获得烟酸产品,烟酸提取总收率可达到85%以上。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产品收率高、污染废水排量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樟芝无性孢子低温保藏保护剂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67062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310677756.5

    申请日:2013-12-13

    申请人: 江南大学

    IPC分类号: C12N1/04 C12R1/64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樟芝无性孢子低温保藏保护剂及其使用方法,可用于樟芝菌种保藏及接种物保藏等。该保护剂组成为(w/w):甘油10%~30%,海藻糖5%~5%,蔗糖2%~10%,乳糖2%~10%,溶剂为生理盐水或水;保藏温度为-80oC~4oC。本发明所提供保护剂可使樟芝无性孢子在低温条件下(-80oC~4oC)长时间保藏(1年以上)并保持较高萌发率及生长代谢活性。保藏的樟芝无性孢子可作为樟芝菌种进行活化、转接及育种等,取代传统的斜面及甘油管,为实验室樟芝菌种保藏提供了一种新的保藏方法,且该方法保藏时间长、效果好;此外,保藏的樟芝无性孢子还可作为接种物进行樟芝液态发酵及固态发酵培养,为樟芝发酵生产节约了种子制备的时间及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利用赤霉菌合成11α,15α-diOH-沃氏氧化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83028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17919.0

    申请日:2016-01-12

    申请人: 江南大学

    IPC分类号: C12N1/14 C12P33/06 C12R1/645

    CPC分类号: C12R1/645 C12P33/06

    摘要: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赤霉菌(Gibberella intermedia)CA3-1转化底物沃氏氧化物为11α,15α-diOH-沃氏氧化物的方法。该菌株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4903。赤霉菌(Gibberella intermedia)CA3-1能转化沃氏氧化物为11α,15α-diOH-沃氏氧化物,在底物投料浓度为4g/L时,沃氏氧化物转化率高达90%,11α,15α-diOH-沃氏氧化物的得率为68.76%。11α,15α-diOH-沃氏氧化物的合成为甾体药物及其中间体的研究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前体,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市场意义。

    一种通过二次发酵提升菌丝体废渣几丁质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77089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482649.6

    申请日:2015-08-10

    申请人: 江南大学

    发明人: 史劲松 龚劲松

    IPC分类号: C12P19/26 C12R1/88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木霉属菌种二次发酵提升菌丝体废渣中几丁质含量的方法。采用生长旺盛、代谢能力强、产纤维素酶能力突出的木霉菌种,以工业柠檬酸发酵中废弃玉米菌丝体废渣为基本培养基,并在其中添加适量硫酸铵等氮源,进行二次固态发酵,提升菌丝体废渣中的几丁质含量,本发明技术方案不仅为大宗发酵产品柠檬酸发酵菌丝体废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而且为重要工业原料几丁质的生物法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方法所得几丁质产品生产成本低、产量高、环境友好,而且使柠檬酸发酵废弃残渣得以有效利用,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价值,减少了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一种利用微生态菌剂固态发酵转化虾蟹废弃生物质清洁化生产甲壳素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113493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006257.3

    申请日:2013-01-09

    IPC分类号: C08B37/08 A23K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态菌剂固态发酵转化虾蟹废弃生物质清洁化生产甲壳素的工艺,为:向虾蟹加工废弃物中加入富含糖质的培养基,拌料混匀,接种微生态菌剂进行固态密闭发酵,发酵结束后固液分离生物质,得料渣和料液;向料液加入固体基料,混合,干燥,形成微生态饲料添加剂;料渣采用现有的酸碱法生产甲壳素。本发明利用微生态菌剂固态发酵转化虾蟹废弃生物质,一方面能够切实减少后续甲壳素生产过程的酸碱用量,形成工艺路线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的甲壳素清洁化生产工艺,另一方面,还能够变废为宝,开发具有多种营养价值的第三代微生态饲料添加剂。

    一种基于生物酶解和美拉德反应的蛤类香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89521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682911.2

    申请日:2013-12-16

    申请人: 江南大学

    IPC分类号: A23L1/231 A23L1/3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蛤类食用香料的提取方法,属于海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以蛤肉为原料,通过预处理、蛋白酶水解、核酸酶解、美拉德反应、喷雾制粉等步骤,制备成为蛤类微胶囊食用香料粉或浓缩浸膏,进而可开发成为液体或固体蛤味调味料,还可以在现代食品,如方便面、火腿肠、糕点、罐头、火锅底料中加入,其香味自然,肉味醇厚。本发明尤其适合我国东部沿海滩涂的低质蛤类资源的深加工。

    以酵母粉代替玉米浆发酵提高钝齿棒杆菌的L-精氨酸生产能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0816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190809.5

    申请日:2014-05-08

    申请人: 江南大学

    IPC分类号: C12P13/10 C12R1/1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酵母粉代替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组分进行发酵提高L-精氨酸产量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分别考察不同浓度酵母粉及玉米浆对钝齿棒杆菌生长及积累L-精氨酸的影响,玉米浆的最适添加浓度为25 g/L,酵母粉的最适添加浓度为10 g/L,发酵96 h后,酵母粉较玉米浆的添加发酵,L-精氨酸产量提高29.5%,生物量降低8.5%,单位菌体L-精氨酸产量提高40.8%,用酵母粉代替玉米浆有利于L-精氨酸的积累。同时,由于酵母粉成分相对稳定,不同批次发酵,L-精氨酸产量差异小。所以,用酵母粉代替玉米浆进行发酵,对于L-精氨酸生产菌株的发酵特性研究及L-精氨酸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