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阀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63228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611206001.7

    申请日:2016-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阀,其可以包括:阀壳体;阀板,其通过旋转轴而设置在阀壳体的排放气体通道中;隔热板,其通过支架而连接至阀壳体并形成穿透孔以被旋转轴的上端部穿透;致动器,其装配在隔热板上以增大驱动电机的转矩,然后输出经增大的转矩;动力传送构件,其将驱动电机的转矩传递至旋转轴,通过设置于安装至旋转轴的弹簧座和致动器的蜗轮之间的动力传送弹簧进行减幅;以及旋转限制构件,其安装在隔热板的穿透孔和对应于穿透孔的弹簧座之间,以限制旋转轴的旋转角度。

    具有嵌入的阀执行机构的废热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32331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410645911.X

    申请日:2014-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嵌入的阀执行机构的废热回收装置,所述废热回收装置可以包括旁通阀、热交换器、阀执行机构和连接部件,所述旁通阀可旋转地设置在高温排放气体经过的旁路路径上以打开或闭合旁路路径,所述热交换器连通地连接至旁路路径以使得在旁路路径闭合时在供应自旁路路径的高温排放气体和通过冷却剂入口引入的低温冷却剂之间进行热交换,所述阀执行机构包括通过在其中密封的蜡的膨胀或收缩而上下运动的杆,所述连接部件将杆的上下运动转化成旋转运动以使得旁通阀随着杆的移动打开或闭合旁路路径。

    用于排气管道的可变气门

    公开(公告)号:CN103867278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10615987.3

    申请日:2013-11-27

    Inventor: 韩鹤孙 尹钟烈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166 F01N2260/06

    Abstract: 一种用于排气管道的可变气门,包括:壳体和隔壁,其中,所述壳体设置在排气管线内,所述隔壁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并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成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浇口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以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排气通道,并且片簧将所述隔壁和所述浇口连接,并且使用废气的压力打开和关闭所述浇口。

    前消声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92215C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580000535.8

    申请日:2005-08-19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排放废气的前消声器。该前消声器包括:与发动机排气歧管连通的内管;将内管彼此连接的连通件;和外板,其形成围绕内管和连通件的外表面的气隙。连通件包括第一和第二Y形板,它们具有相应的隔壁,位于上方和下方,并且彼此装配。第一和第二Y形板在其前端安装在内管上并在其后部结合在一起。形成在前消声器中的气隙保持废气的温度,并减少起动催化转化器所需的时间。所述隔壁减弱发动机的工作噪声并增加发动机输出。

    用于车辆的可变排气气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082168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011545.5

    申请日:2019-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可变排气气门组件,其包括:排气壳体;动力传递装置,其传递旋转动力;轴,其延伸通过所述排气壳体并且与气门联接,以便打开和关闭所述排气壳体;以及热量阻挡单元,其减少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与所述排气壳体之间的热量传递。所述动力传递装置配置成调节所述气门的打开程度。所述可变排气气门组件通过最小化由废气的较高温度的热量对所述动力传递装置造成的损伤,来改善耐久性,并且减少传递至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振动。

    废气颗粒物传感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0898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501233.2

    申请日:2019-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废气颗粒物传感器,设在车辆废气通过的排气管上,并设置有用于检测颗粒物的电极。所述颗粒物传感器包括:第一绝缘层;置于第一绝缘层下的颗粒物检测电极;与颗粒物检测电极平行放置的温度补偿电极;设置在颗粒物检测电极和温度补偿电极下的第二绝缘层;置于第二绝缘层下的加热电极;以及置于加热电极下的第三绝缘层。

    可变消声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86795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010577143.0

    申请日:2010-12-02

    Inventor: 桂在弘 文胜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163 F01N1/165 F01N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消声器,可以包括:壳体;由所述壳体中的隔离件形成的多个室;连接到至少一个室的进气管,用于使废气流入壳体;连接到至少一个室的排气管,用于使已经流入所述壳体中的废气排放到外部;内部管,用于直接连通壳体中的至少两个室,从而进气管的废气通过该内部管而与排气管连通;以及可变气门,设置在所述内部管的下游,并且根据通过内部管的废气压力连续调节可变气门的打开量。

    前消声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06102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580000535.8

    申请日:2005-08-19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排放废气的前消声器。该前消声器包括:与发动机排气歧管连通的内管;将内管彼此连接的连通件;和外板,其形成围绕内管和连通件的外表面的气隙。连通件包括第一和第二Y形板,它们具有相应的隔壁,位于上方和下方,并且彼此装配。第一和第二Y形板在其前端安装在内管上并在其后部结合在一起。形成在前消声器中的气隙保持废气的温度,并减少起动催化转化器所需的时间。所述隔壁减弱发动机的工作噪声并增加发动机输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