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标定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93684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43675.X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激光雷达标定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激光雷达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车辆中的RTK模块和待标定激光雷达在第一车辆行驶过程中周期性采集的第一GPS坐标和点云数据;获取第二车辆中的RTK模块在第二车辆行驶过程中周期性采集的第二GPS坐标;对点云数据进行目标检测,得到第二车辆在激光雷达坐标系下的相对位置数据;根据初始标定参数、第一GPS坐标和第二车辆在激光雷达坐标系下的相对位置数据,确定第二车辆的绝对位置数据;利用迭代最近点算法,对第二GPS坐标和第二车辆的绝对位置数据进行匹配,以优化初始标定参数,得到目标标定参数。本申请可提高激光雷达标定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种远程唤醒车辆的方法及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297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15483.8

    申请日:2024-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唤醒车辆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应用于车辆上,该方法包括:通过数据传输模块接收云端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帧第一控制数据,并将接收到的各帧第一控制数据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通过信号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各帧第一控制数据进行降噪处理,确定对应的各帧第二控制数据;通过信号处理模块对各帧第二控制数据进行校验,确定第二控制信号;若第二控制信号为唤醒指令,则通过信号处理模块向低功耗管理模块发送唤醒信号,以控制低功耗管理模块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以及基于第二控制信号启动车辆控制模块对车辆进行唤醒。本方案可以实现远程对车辆进行唤醒,并且控制信号能够可靠传输、准确精准,整体所需功耗也较低。

    电池测试装置
    4.
    发明公开
    电池测试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68929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56702.X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电池测试装置,该电池测试装置包括实体块、盖体、充电连接件、穿刺堵头和泄压阀,实体块凹设有带敞口的容纳腔,实体块的周壁设置有连通容纳腔的泄压孔和穿刺孔,容纳腔用于固设电池;盖体固设于实体块且用于封闭敞口,盖体设置有连通容纳腔的安装孔;充电连接件穿设于安装孔且封闭安装孔,充电连接件用于给容纳腔内的电池充电;穿刺堵头可拆卸设置于实体块且封闭穿刺孔;泄压阀设置于实体块且封闭泄压孔。当由于电池热失控,容纳腔内的温度迅速升高,压力迅速增大时,泄压阀会被容纳腔的内外压差所破坏,容纳腔内的高温高压气体会迅速从泄压孔排出,进而可以避免实体块和盖体组成的壳体的炸裂。

    一种涵道可伸缩的飞行汽车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363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55226.X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涵道可伸缩的飞行汽车,涉及飞行汽车领域,包括:涵道风扇、涵道固定臂、支撑部、齿轮和电机;第一涵道固定臂和第二涵道固定臂分别与支撑部滑动连接;第一涵道固定臂设置有第一齿条,第二涵道固定臂设置有第二齿条,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当飞行汽车切换至飞行状态时,电机正转带动齿轮顺时针旋转,第一涵道固定臂和第二涵道固定臂在齿轮的驱动下沿着相互背离的方向伸展;当飞行汽车切换至路面行驶状态时,电机反转带动齿轮逆时针旋转,第一涵道固定臂和第二涵道固定臂在齿轮的驱动下沿着相互靠近的方向收缩。本发明使用一套齿轮驱动机构,即可同时驱动左右两边的涵道进行伸展或收缩,满足飞行或落地需求。

    转向角模块及具有其的转向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682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01731.3

    申请日:2024-12-23

    Inventor: 杨志强 王东 迟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转向角模块及具有其的转向系统,包括:车轮机构,其包括轮毂电机及与轮毂电机传动连接的车轮组件,轮毂电机包括定子及布置在定子外周的转子,车轮组件与转子固定连接;制动机构,其包括与转子固定连接的环形制动盘及与定子固定连接的制动钳;转向机构,其包括转向节及转向组件,转向节下部固定在定子上,转向节上端延伸至车轮组件的轴向外侧并与转向组件传动连接,转向组件的转向轴线与竖直方向具有夹角;悬架机构,其包括上摆臂和下摆臂,上摆臂一端与车架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转向组件上端球铰接,下摆臂一端与车架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转向节球铰接。本发明提供的转向角模块及具有其的转向系统,可以提升车辆的灵活性,提高车辆高速转向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种重载混动商用车的制动能量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1023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1265033.X

    申请日:2022-10-17

    Inventor: 沈昱欣 迟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载混动商用车的制动能量回收方法,根据当前车速与制动踏板深度值实时计算电机的回收力矩与机械制动的制动力矩;当电机转速低于基速时,混动控制器向变速箱发出降档请求;变速箱完成降档动作,电机继续输出回收力矩;电机在降档后转速升高,再次大于基速,此时电机将会以最大功率回收整车动能;如果电机转速再次下降至基速以下,混动系统将重复上述的降档过程。本发明对现有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进行改进,通过在回收过程中控制变速箱降档来最大限度的提高电机回收功率,进而提高整车动能的回收程度。分析实测数据后,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制动能量回收方法的车辆比采用原有策略的车辆能回收更多的能量。

    一种增程器发动机与发电机动态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2302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1174615.7

    申请日:2022-09-26

    Inventor: 高小杰 迟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程器发动机与发电机动态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待命状态、准备状态、起动控制状态、怠速控制状态、暖机控制状态、升速控制状态、动态协调发电控制状态、停机准备控制状态、熄火控制状态、故障状态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根据发动机起停信号以及需求发电功率选择增程器发电工况点,并通过协调控制发动机与发电机,使发动机起动与停止,以及协调过渡发动机与发电机工况点达到目标工况点进行发电,进而提高整车经济性以及降低整车排放,另外本发明通过对发动机起动扭矩自适应控制,减少增程器由于各种外在及内在条件变化导致发动机起动失败概率,并且在起动成功后根据条件进行暖机控制以及先降扭后降速的停机控制,减少发动机磨损。

    一种管梁联接接头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8978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110823580.4

    申请日:2021-07-21

    Inventor: 迟达 余丽娟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梁接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梁联接接头,该管梁联接接头包括多个接头,接头包括底座、端管、螺钉和顶芯,端管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设置有螺纹孔,螺钉螺接于螺纹孔,端管设置有多个开口,开口沿端管的周向间隔设置,顶芯滑动设置于端管和底座内,端管设置有凸起,顶芯与凸起抵接,螺钉被配置为能够推动顶芯滑动并挤压凸起以将端管撑大,多个底座均固定连接。该管梁联接接头能方便与管梁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且与管梁的配合精度高、强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