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2809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13668.9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张孟喜 , 黄德中 , 张晓清 , 刘喜东 , 李刚 , 杨志豪 , 卢康明 , 郭潇阳 , 陈培新 , 范杰 , 管攀峰 , 王衍丰 , 柯宁静 , 李亚博 , 寇晓勇 , 王嘉烨
IPC: E21F17/107 , E21F17/103 , E21D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埋土压平衡盾构进洞双气囊密封装置及其密封方法,包括:洞圈,固定在盾构进洞洞口的外侧;膨胀后填充所述洞圈与盾构之间、洞圈与管片之间的间隙的至少两道高压橡胶气囊,至少两道所述高压橡胶气囊沿盾构推进方向并列设置于所述洞圈内,每一所述高压橡胶气囊上连接有介质充入管道,所述洞圈设有供所述介质充入管道穿出的充注通道;随所述高压橡胶气囊的膨胀而膨胀的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罩设于所述高压橡胶气囊的外部且两侧与所述洞圈固定。本发明密封装置使得盾构进洞对周围环境扰动的风险大大减少,可实现盾构在超深覆土甚至高承压水条件下安全进洞。
-
公开(公告)号:CN111828094B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010613668.9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张孟喜 , 黄德中 , 张晓清 , 刘喜东 , 李刚 , 杨志豪 , 卢康明 , 郭潇阳 , 陈培新 , 范杰 , 管攀峰 , 王衍丰 , 柯宁静 , 李亚博 , 寇晓勇 , 王嘉烨
IPC: E21F17/107 , E21F17/103 , E21D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埋土压平衡盾构进洞双气囊密封装置及其密封方法,包括:洞圈,固定在盾构进洞洞口的外侧;膨胀后填充所述洞圈与盾构之间、洞圈与管片之间的间隙的至少两道高压橡胶气囊,至少两道所述高压橡胶气囊沿盾构推进方向并列设置于所述洞圈内,每一所述高压橡胶气囊上连接有介质充入管道,所述洞圈设有供所述介质充入管道穿出的充注通道;随所述高压橡胶气囊的膨胀而膨胀的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罩设于所述高压橡胶气囊的外部且两侧与所述洞圈固定。本发明密封装置使得盾构进洞对周围环境扰动的风险大大减少,可实现盾构在超深覆土甚至高承压水条件下安全进洞。
-
公开(公告)号:CN10564965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16680.7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E21D1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3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类矩形隧道管片的防水接缝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管片环与一第二管片环,所述第一管片环包括一第一环面,所述第二管片环包括一第二环面,所述第一环面与所述第二环面相互拼接,所述第一环面与所述第二环面包括一环面外弧侧与一环面内弧侧,所述第一环面与所述第二环面的环面外弧侧设有对应的环面密封垫以及位于所述环面密封垫上方的环面挡水条,所述第一环面位于所述环面外弧侧与环面内弧侧之间设有贴靠于所述第二环面的突出端。本发明解决了管片分块的角部由于应力集中极易发生破损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8737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31637.8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套箍式预制沉井管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预制的若干片管片,若干片管片拼接连接形成管环;设于每环中一管片的外弧面上的张拉台;一端锚固于张拉台上的预应力筋,预应力筋绕设于管环上,预应力筋的另一端穿设于张拉台上且经张拉后锚固于张拉台上,通过预应力筋将管环箍紧固定。本发明由预制的若干片管片拼装而成,采用预应力筋张拉锚固,使每环的若干片管片在预应力筋环向作用力下形成整体受力体系,克服了沉井现浇工艺因需在施工现场绑扎钢筋、架设模板支架、浇筑混凝土而导致的施工周期长、占地面积广、周边环境影响大的缺点,解决了现有预制装配式沉井管环结构整体稳定性较差而容易产生水土渗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7449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0696970.X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大学 , 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上穿越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该上穿越隧道结构包括靠近该既有隧道结构设置的站点地下室;与该站点地下室连通的上穿越顺行隧道和上穿越逆行隧道;与该站点地下室连通且平行设置于该上穿越顺行隧道和上穿越逆行隧道之间的防沉降隧道;其中,该上穿越顺行隧道和该上穿越逆行隧道的相对内侧分别沿轴向间隔固定有多根横桩,且多根该横桩的末端延伸并固定至该防沉降隧道,该上穿越顺行隧道和该上穿越逆行隧道的底部分别沿轴向间隔固定有多根竖桩,多根该竖桩向下延伸并位于该既有隧道结构的上方。本发明通过防沉降隧道与横桩和竖桩的结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穿越隧道的施工难以有效控制隧道沉降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7449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96970.X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大学 , 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上穿越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该上穿越隧道结构包括靠近该既有隧道结构设置的站点地下室;与该站点地下室连通的上穿越顺行隧道和上穿越逆行隧道;与该站点地下室连通且平行设置于该上穿越顺行隧道和上穿越逆行隧道之间的防沉降隧道;其中,该上穿越顺行隧道和该上穿越逆行隧道的相对内侧分别沿轴向间隔固定有多根横桩,且多根该横桩的末端延伸并固定至该防沉降隧道,该上穿越顺行隧道和该上穿越逆行隧道的底部分别沿轴向间隔固定有多根竖桩,多根该竖桩向下延伸并位于该既有隧道结构的上方。本发明通过防沉降隧道与横桩和竖桩的结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穿越隧道的施工难以有效控制隧道沉降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2261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062079.X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上海城建隧道装备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世宝 , 吴文斐 , 朱雁飞 , 翟一欣 , 王皓辉 , 刘喜东 , 屠磊 , 潘伟强 , 朱叶艇 , 闵锐 , 王彦杰 , 赵玉同 , 郭彦 , 陈柳锋 , 楚灯旺 , 袁向华 , 陈鼎 , 刘玉军 , 张艳栋 , 李维浩 , 张锋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拉与下压双模式竖井推进悬挂装置,包括推进悬挂组件和管片提压环(5);若干组推进悬挂组件分别安装在井体四周的地面基础(7)上,且若干组推进悬挂组件相互独立设置,若干组推进悬挂组件沿井体管节(6)的周向间隔布置;管片提压环呈环状结构并固定安装在井体管节的顶部,若干组推进悬挂组件的提拉输出端能分别连接在管片提压环上,使井体管节通过管片提压环悬挂在若干组推进悬挂组件的提拉输出端的下方;若干组推进悬挂组件的下压输出端能分别压紧在管片提压环的顶面上,使管片提压环和井体管节通过推进悬挂组件的下压输出端同步下压。本发明能在任意下沉工况下切换至合适的下沉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335804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43711.3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B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尾间隙的视觉测量方法及其系统,包括如下步骤:于盾尾安装两个摄像头,并在管片的表面确定特征点P;利用两个摄像头分别获取管片的图像,并确定特征点在图像的位置,进而计算得出图像中的特征点与对应的图像的中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根据图像中的特征点与对应的图像的中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摄像头的焦距f、两个摄像头之间的距离D、摄像头至管片的外侧边缘的距离H以及管片的厚度W计算得出盾尾间隙。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传感器容易被污染且测量精度低的问题,通过利用视觉测量方法,避免受盾尾油脂和注浆的影响,保证了测量精度,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2408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0160750.0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计算的隧道掘进机远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于云端数据库中为每一隧道掘进机建立对应的读取表和写入表;实时获取隧道掘进机的运行状态参数信息,传输至所述云端数据库并存储于对应的读取表内;远程控制端获取所述读取表内的运行状态参数信息,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传输至所述云端数据库并存储于对应的写入表内;以及读取所述写入表内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传输至对应的隧道掘进机,以指示隧道掘进机执行所述控制指令,从而实现了远程控制。本发明的通信通过普通商用网络即可实现,能够节省通信控制的成本,提高通信控制的效率。隧道掘进机实时的运行状态参数均存储于云端数据库,数据不易丢失,方便事后查询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245979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61560.4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越地下构建筑物的顶管穿越段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机身上设有注浆孔的顶管机;在穿越前,沿该地下构建筑物的两侧布设多根支撑桩,并使多根该支撑桩位于该穿越段的两侧,于该地下构建筑物的两侧且位于相邻该支撑桩之间密设多根上加固桩和多根下加固桩,使该上加固桩位于该地下构建筑物和该穿越段之间,使该下加固桩位于该穿越段的下方;开始穿越,随着该顶管机的顶进通过该注浆孔同步向该顶管机与周边土体的施工间隙压注泥浆,形成泥浆护壁;在完成穿越后,对成型通道外侧土体进行固化。本发明针对穿越前、中、后分别适配了不同施工措施,通过各措施的结合,使整体施工更稳定,沉降效果更好,施工效率更高且风险更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