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91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510081057.7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回转体构件成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壁回转体构件的收口旋压装置及成形方法,收口旋压装置,包括转动台、固定设置于转动台上的夹持组件和至少一个旋压组件,旋压组件能够控制筒型工件的厚度和表面质量,便于控制产品的厚度,可以使产品的厚度更容易符合设计要求,可以生产厚度较均匀的薄壁回转体构件,也可以厚度渐变的薄壁回转体构件;成形方法能够提出针对径厚比大于200:1的筒型工件进行收口旋压,收口旋压过程中分为三阶段,在不同收口阶段需选用不同的收口轨迹路线和差异化的加工工艺,保证了收口旋压的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使用整体旋压成形可有效提高箱底成形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3506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0909691.6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L5/00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铝合金T形锻件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待测航空铝合金T形锻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建立有限元模型,2、确定测试路径并布置测试点,3、设计测试点的取样体积尺寸公式,4、通过中子衍射测试以获取每个步骤2确定的测试点分别在X方向、Y方向、Z方向的残余应力,5、获取测试点分别在X方向、Y方向、Z方向的残余应力误差并矫正与其对应的残余应力,6、修正有限元模型。本发明通过有限元仿真确定中子衍射测试的测试路径,并设计了中子衍射测试的测试点的取样体积尺寸公式用以确定测试点的取样体积,在保证有效的测试效率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航空铝合金T形锻件残余应力的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713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912991.4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性能柔性热电材料的预测方法及相关装置,包括:对材料的初始晶体结构进行两次优化计算,对优化后的晶胞结构进行材料的自洽计算,获得材料的电荷密度和总能量;通过能带计算筛选出带隙在预设能带的半导体材料;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评估了半导体材料的稳定性;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评估了材料的延展性,并筛选出高延展性材料;对高延展性材料进行声子谱计算得到声子态密度;对低频声子态密度频率小于预设频率的材料进行初步筛选;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玻尔兹曼输运方程对高延展性材料进行电输运性质和热输运性质的计算获取材料的热电优值并筛选出延展性高且热电性能好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30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22574.4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调整网状天线反射面精度的压电绳索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具有空心腔体的外壳;绳索,所述绳索上端设置在空心腔体内,绳索下端设置在空心腔体外;两组压电纤维复合物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绳索上端两侧;所述压电纤维复合物组件包括呈单列排列的多个片状压电纤维复合物,所述压电纤维复合物包括位于所述压电纤维复合物中心的压电纤维层,所述压电纤维层两侧分别设置有环氧树脂层,两个所述环氧树脂层外侧分别设置有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表面设置有叉指状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8167018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18831.0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矿段阶段空场充填采矿的连续充填管路系统及其布置方法,包括钢槽滑道和若干段充填管道;钢槽滑道沿采空区长度方向固定布置在采场顶板上,其内部滑槽内滑动设有若干组滑轮组,充填管道可拆卸挂接在滑轮组上,所有的充填管道串联形成连续充填管路。本发明解决了大矿段回采稳定性和大范围长采空区充填的问题,采用可自动滑移的充填管道,可以保证充填体与崩落矿石有一定间隔,使充填进度跟随回采进度;可回收充填管道及滑轮组,遗留的锚杆和钢槽滑道可以对充填体起加筋作用,实现高强度的接顶。
-
公开(公告)号:CN10663711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20318.0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3C14/35 , C23C14/14 , C23C14/18 , C23C14/16 , C23C14/20 , C23C14/02 , C23C16/27 , C23C16/02 , C25D3/54 , C25D5/34 , C23C28/00 , C25B11/03 , C25B11/04 , G01N27/26 , C02F1/461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 C23C14/35 , C02F1/46109 , C02F2001/46147 , C02F2101/30 , C23C14/025 , C23C14/14 , C23C14/165 , C23C14/185 , C23C14/205 , C23C16/0272 , C23C16/0281 , C23C16/277 , C23C16/278 , C23C16/56 , C23C28/32 , C23C28/343 , C25B11/035 , C25B11/0478 , C25D3/54 , C25D5/34 , G01N27/26
Abstract: 一种铌基硼掺杂金刚石泡沫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电极是在泡沫金属骨架表面设置一层金属铌,或在泡沫有机/无机物骨架表面设置改性层,再在改性层表面设置一层金属铌构成电极基体,再在电极基体表面设置硼掺杂金刚石层或硼掺杂金刚石层复合层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泡沫金属骨架表面镀覆金属铌层;或在泡沫有机/无机物骨架表面设置改性层,再在改性层表面设置金属铌层,得到电极基体;在电极基体表面沉积掺硼金刚石层或硼掺杂金刚石层复合层。其应用于电化学合成、电化学污水净化处理、电化学检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本发明结构合理、电催化活性高、电流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755307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61186.8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C1/10 , C22C1/05 , C22C26/00 , C23C16/26 , C23C16/27 , C23C16/50 , C08L63/00 , C08L83/04 , C08K9/10 , C08K3/08 , C08K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1036 , C08K3/08 , C08K7/24 , C08K9/10 , C08K2003/0862 , C22C1/05 , C22C26/00 , C22C2001/1052 , C22C2001/1073 , C23C16/26 , C23C16/27 , C23C16/50 , C08L63/00 , C08L83/04
Abstract: 一种蜂窝状结构增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蜂窝状衬底材料、高导热膜层、基体材料和高导热颗粒组成,蜂窝状衬底材料为金属,高导热材料可为金刚石、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的单一物质或多种复合,基体材料为高导热金属材料或聚合物材料。本发明复合材料沿蜂窝状结构方向上形成连续的快速导热通道,且沿蜂窝轴向具有更好的定向导热性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热的分级管理,材料利用率更高。此外,蜂窝结构具有可设计性强、质量稳定、高强轻质的特点,可满足航天航空、船舶、交通运输等领域对高性能轻质散热材料的需求。适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7350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909691.6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L5/00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铝合金T形锻件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待测航空铝合金T形锻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建立有限元模型,2、确定测试路径并布置测试点,3、设计测试点的取样体积尺寸公式,4、通过中子衍射测试以获取每个步骤2确定的测试点分别在X方向、Y方向、Z方向的残余应力,5、获取测试点分别在X方向、Y方向、Z方向的残余应力误差并矫正与其对应的残余应力,6、修正有限元模型。本发明通过有限元仿真确定中子衍射测试的测试路径,并设计了中子衍射测试的测试点的取样体积尺寸公式用以确定测试点的取样体积,在保证有效的测试效率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航空铝合金T形锻件残余应力的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339785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811518604.X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多单元组合集约化采矿方法,将矿体沿走向划分为等宽的矿块,然后沿矿体倾向将各矿块划分为条形采场,将各矿块内的S1、S2…Sn等n个连续采场组合成1个单元,然后根据矿山生产能力将U1、U2…Um等m个单元组合集约化开采,各单元及采场的回采顺序为U1单元S1采场→U2单元S1采场→……→Um单元S1采场→U1单元S2采场→U2单元S2采场→……→Um单元S2采场→……→U1单元Sn采场→U2单元Sn采场→……→Um单元Sn采场,该方法适应于矿体倾角>15°,矿岩中等稳固的缓倾斜中厚矿体,通过单元组合形式,实现工艺的独立性和采场的集约化开采,保证规模化出矿,通过嗣后充填有效控制地压,最终实现安全、经济、高效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07524469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710609813.4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倾斜矿体盘区开采废石与尾砂胶结复合充填方法,在缓倾斜薄到中厚矿体中采用盘区全厚度条带开采、铲运机出矿和无轨设备运输的井下盘区机械化采矿方法中,针对分条开采存在的采空区,采用铺设土工格栅定型‑废石堆填空区‑注浆导管导流胶固‑尾砂胶结充填接顶的废石与尾砂胶结复合充填新方法,此充填方法的主要过程包括采空区土工格栅铺设、废石装运堆填、土工格栅定型与搭接、导管定位与埋置、采空区充填挡墙构筑、胶结充填接顶等工序,构筑分条开采的采空区的充填处理,实现废石定型堆存与胶结充填接顶的新型充填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