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高水压盾构管片螺栓孔复合式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29417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40726.1

    申请日:2021-0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高水压盾构管片螺栓孔复合式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元件、台阶锚固螺栓、螺栓锚固端管片结构和螺栓非锚固端管片结构;所述密封元件包括柱形压密段和环形垫片;台阶锚固螺栓包括小头锚固段、小头自由段、大头自由段和紧固件;螺栓锚固端管片结构内设有与小头锚固段相匹配的锚固端凹槽,所述螺栓非锚固端管片结构内设有与密封元件相匹配的T型凹槽以及与大头自由段相匹配的通槽。本发明适用于高水压环境下盾构管片螺栓孔的防水设计,通过密封元件与台阶锚固螺栓自由段的相互挤压作用关系,以及在遇水膨胀型材料层的辅助下,达到主被动复合式防水目的,且工艺简单,可实施性强,可以提高高水压环境下盾构隧道的防腐蚀能力和耐久性。

    一种盾构隧道接地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8711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81820.8

    申请日:2017-07-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8 E21D11/003

    Abstract: 一种盾构隧道接地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它涉及盾构隧道技术领域;它包含盾构管片、钢筋骨架、第一不锈钢钢板、第二不锈钢钢板、第一U型锚筋、第二U型锚筋、接地端子;所述的盾构管片内设置有钢筋骨架,盾构管片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不锈钢钢板和第二不锈钢钢板,第一U型锚筋和第二U型锚筋的一侧分别与第一不锈钢钢板和第二不锈钢钢板连接,第一U型锚筋和第二U型锚筋的另一侧分别与钢筋骨架连接,第一不锈钢钢板与隧道内部的接地端子连接。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取消管片钢筋、螺栓的纵向连接措施,综合接地效果好;采用工厂预制,施工质量有保证;施工工艺简单,工程投资少。

    一种特大型预制构件的新型运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16023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77592.2

    申请日:2016-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35/28

    Abstract: 一种特大型预制构件的新型运输方法,本发明新型涉及运输施工技术领域;它的操作步骤如下:驳船的选择:根据特大型预制构件的尺寸及重量选择满足要求的驳船;特大型预制构件的运输:在深水区将特大型预制构件运至驳船,驳船利用其自航功能航行至指定深水区位置;驳船与特大型预制构件分离:驳船在预定下潜深水区位置抛锚定位,特大型预制构件的绞拉及定位设施准备就位,驳船下潜,特大型预制构件利用自身浮力缓慢的绞移出驳船,两者分离;特大型预制构件的运输。利用带有自航、下潜功能的驳船运输特大型预制构件,解决特大型预制构件在浅水域长距离运输问题,该方法更便捷,造价更低,对环境影响小。

    一种基于平地管节预制的沉管隧道快速建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486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210126760.1

    申请日:2022-0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平地管节预制的沉管隧道快速建造方法,该方法中沉管管节直接在平地进行预制,预制完成后通过预埋于沉管管节侧墙底部的千斤顶进行顶升,顶升后通过在管节底部加载充气气囊的方式辅助管节平移,当沉管管节平移至预制场地附近水域时,通过配套设置的升降机构,实现管节由陆地转移至水域中,然后将管节拖运至沉放位置进行沉放对接,最终形成沉管隧道。本发明所述的沉管隧道快速建造方法,无需开挖大型临时干坞,工程量小,工期短,工程费用低,且预制场地占地面积小,选址难度低,工法适应性强,管节预制过程中,无需开挖土方,对城市环境影响小。

    一种可减少干坞规模的沉管管节分批预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3844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46504.2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减少干坞规模的沉管管节分批预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小型临时干坞内,第一次预制沉管管节的部分构件,包括底板、部分侧墙、中隔墙、两端封门,形成一个类似船舶的开口型管节,尽量减少管节自重,降低管节吃水深度;(2)将管节拖运至隧址附近;(3)在水中选择一个不积淤的预制场地,整平,场地内沉放数个未充气气囊袋,锚固于河底,并对气囊进行充气;(4)将管节缓慢坐落于已充气的气囊袋结构上;(5)第二次浇筑施工管节剩余部分侧墙及顶板钢筋混凝土部分,完成沉管管节的整体预制。本发明所述的沉管管节分批预制方法,工程量小,对环境影响小,可以有效减少临时干坞的场地面积、基坑深度以及管节拖运难度。

    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38678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510736401.8

    申请日:2015-11-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叠合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结构内衬墙、地下连续墙,所述地下结构内衬墙外侧施做有地下连续墙作为其围护结构,所述地下结构内衬墙、地下连续墙之间铺设有压型钢板,所述压型钢板呈凹凸形,所述压型钢板与地下连续墙内侧竖向钢筋之间设有混凝土保护层,相邻的所述压型钢板之间相互搭接,所述压型钢板与地下连续墙内侧竖向钢筋之间设有固定件,所述压型钢板与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件与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焊接固定。由于地下连续墙内侧设有压型钢板,使得地下结构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形成整体受力结构构件,同时压型钢板作为地下结构内衬墙的防水单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