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906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16032.0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马海军 , 谢强 , 王勇 , 陈昱弛 , 陈宣 , 王彦东 , 熊杰 , 王士民 , 孟繁盛 , 刘畅 , 陈磊 , 罗海 , 张玉林 , 瞿加俊 , 周春永 , 陈爽 , 曾培 , 张敏 , 李富兵 , 魏国武 , 梁彪
Abstract: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环锚内衬两次分级张拉伸长值计算方法,盾构工程技术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在盾构隧洞中先后安装钢筋、钢绞线、锚具槽、工作锚具及工作夹片,设置张拉设备到场并搭设张拉支架,之后安装张拉工装,依次实施两次分级张拉,记录过程中各级张拉过程的张拉力和各级张拉过程对应的伸长值,完成张拉,计算最终伸长值;本发明中的计算方式就隧洞内预应力环锚内衬两次分级张拉过程及累计伸长量进行了分析,考虑了隧洞预应力环锚张拉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解决了隧洞预应力环锚两次分级张拉计算不统一的难题,后续预应力环锚多次分级张拉也可参照此计算方式确定最终伸长量计算方式,提高了分析操作的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220705710U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22463334.X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马海军 , 谢强 , 王勇 , 陈昱弛 , 王彦东 , 陈宣 , 孟繁盛 , 熊杰 , 王士民 , 陈磊 , 刘畅 , 曾培 , 罗海 , 张玉林 , 张敏 , 袁伟 , 何勇君 , 魏国武 , 梁彪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支架,涉及盾构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架,其包括用于抵接隧道侧壁的第一端;连接件,其一端与安装架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抵接隧道底部;伸缩件,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伸缩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安装架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与连接件转动连接;伸缩部用于调整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距离;悬挂件,其设置在安装架上并用于安装千斤顶。当伸缩件伸长或缩短后,悬挂件与隧道底部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且安装架与隧道底部之间的夹角发生改变,由此调整千斤顶相对隧道底部的位置和夹角。
-
公开(公告)号:CN221856766U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20606618.1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谢强 , 王彦东 , 陈昱弛 , 陈宣 , 王勇 , 李锐 , 孟繁盛 , 周春永 , 王士民 , 熊杰 , 张玉林 , 陈磊 , 张敏 , 肖小亮 , 袁伟 , 魏国武 , 刘畅 , 梁彪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隧洞预应力混凝土环向锚索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盾构隧洞预应力混凝土环向锚索锚具夹具敲紧装置,包括多个钢绞线套筒,该装置还包括固定板,多个所述钢绞线套筒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的前端设置有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和操作手柄,且内六角圆柱头螺钉穿过操作手柄设置。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常规施工人员依靠手去摸后端夹片孔,然后将夹具安设进去的方式,可根据不同预应力钢绞线组成排列、钢绞线直径大小进行不同参数调整制作,减小出现错台甚至脱落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操作简便,综合使用性能强,降低了人工投入及机械化操作繁琐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256797U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23142343.5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预应力内衬隧洞混凝土喷淋养护及回填灌浆综合台车装置,其属于圆形内衬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两块支撑安装板,两块所述支撑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两根圆弧形安装板,所述圆弧形安装板上开设有槽型轨道,所述槽型轨道内滑动连接有连接索,所述连接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与槽型轨道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针对成型复合式内衬隧洞施工技术中常规养护台车、回填灌浆台车使用综合利用率低、效果差,同时作业时无法在狭小隧洞空间内无法避让材料运输车辆,不能与其他工序形成平行作业,不满足现场施工进度生产要求的情况下,提供一种高效、便捷、安全、可与其他工序衔接连续作业的养护台车结构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221441527U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23136225.3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唐应鹏 , 林军 , 刘均锋 , 朱茂强 , 李翔 , 温涛 , 冯均才 , 刘代贤 , 王彦东 , 张敏 , 肖铧 , 王佳暖 , 王俊 , 韦尚伟 , 黄建忠 , 陈坤 , 王彦龙
Abstract: 一种新型框格梁加锚墩组合结构,属于水利、水电等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菱形台,所述菱形台的中部设有预留孔口,所述菱形台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框格梁,所述菱形台上方固定连接有锚墩,所述锚墩的中部开设有与预留孔口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置锚索。本实用新型中,框格梁加锚墩预应力组合结构工艺简单,易于制作,方便掌握,施工时操作简便,提高了施工工效,降低了资源投入,提高了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81549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111270190.5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0M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低净空轻量化汇流排膨胀接头,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一、第二膨胀接头;第一取流器,其一端与第一膨胀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底部固定设置有下压板;第二取流器,其一端与第二膨胀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底部固定设置有下压板;下压板具有一水平设置的水平段,水平段内开设有凹槽,其内安装有顶部与第二膨胀接头或第一膨胀接头底部相抵的压块;压块与取流器底部配合夹持第二膨胀接头或第一膨胀接头,并将第一取流器与第二膨胀接头滑动连接或将第二取流器与第一膨胀接头滑动连接;第一膨胀接头可相对于第二膨胀接头滑动,保证机车稳定运行,提高机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9555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68326.9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横向平稳性与横向稳定性匹配控制方法,步骤如下:将高速列车车体和构架横向振动加速度期望值acd和atd分别与其测量值ac和at求差,得到车体和构架横向振动加速度误差ec和et;以ec和et及其变化率和为输入,分别建立车体和构架模糊PID控制器,PID控制器的初始值由粒子群算法(PSO)控制器确定;车体和构架模糊PID控制器分别输出电流ic和it;引入权重系数α(0≤α≤1),将控制电流αic和(1‑α)it分别作用于车体和构架左右两侧两个并联连接的磁流变液阻尼器,通过自寻优控制器调整权重系数α,从而动态优化高速列车二系半主动悬挂横向混合阻尼Csy,使得车体横向平稳性和构架横向稳定性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该方法易于实现,适合运行线路复杂运行速度高的高速列车。
-
公开(公告)号:CN11451928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415423.4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武汉大学 ,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兴文 , 谢钦 , 廖永亮 , 任愈 , 张敏 , 舒冬 , 郭钦 , 雷崇 , 殷勤 , 姚应峰 , 代刚 , 石航 , 张明 , 王俊 , 葛红 , 种传强 , 刘曦洋 , 赵文涛 , 于龙 , 占栋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服役周期内限界动态演变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获取车辆悬挂元件动力学参数的非线性特性,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车辆在实际运营条件下悬挂元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之类的响应特性;S200:根据车辆悬挂元件的动力学参数分布特性修正所述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获取车辆各截面控制点的随机动态偏移量;S300:基于悬挂元件的退化过程,获取不同车辆服役时间各截面控制点的退化动态偏移量;S400:获取车辆静态轮廓的各截面控制点数据,基于S200和S300所述的随机动态偏移量和退化动态偏移量,最终获得车辆服役周期范围内限界动态演化规律,使得车辆运行限界的设置更加安全、经济、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14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511785.5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明年 , 刘大刚 , 赵博洋 , 凌学鹏 , 辛维克 , 答治华 , 张民庆 , 赵钰 , 徐涛 , 贾大鹏 , 焦云洲 , 汪旵生 , 高柏松 , 张敏 , 余建乐 , 李冰天 , 王旭
IPC: G06F30/1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隧道开挖进尺确定方法及装置,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通过建立隧道数值计算模型,设立多种工况分别采用不同开挖进尺进行开挖,得出不同开挖循环进尺下的隧道主应力云图,从掌子面开挖前方与后方各取一部分断面,监测隧道各断面应力分布情况,确定满足开挖安全条件下的隧道开挖最大循环进尺,然后从经济性角度进行不同循环进尺下隧道超欠挖分析以及施工工期分析,最终综合得出了一个安全快速经济的循环进尺建议值,使其既能满足施工安全性要求,尽量提高施工效率,又能避免超欠挖现象发生,提高其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7965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39284.7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M13/045 , G06K9/00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AF‑CNN‑BiGRU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格拉姆角场将滚动轴承振动信号数据转换成二维图像,然后再利用CNN‑BiGRU网络模型完成故障分类;利用格拉姆角场将滚动轴承振动信号数据转换成二维图像,不仅保留了原始信号的完整信息,而且保留了数据对时间的依赖性;而CNN‑BiGRU网络模型中通过卷积单元实现对二维图像中空间特征的提取,进一步通过双向门控制单元筛选出其时间特征,从而提高故障分类的准确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