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99161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174680.1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2C9/26
Abstract: 一种液态燃料计量装置,包括液态燃料计量单元(I)和液态燃料控制单元(II),其中:液态燃料计量单元(I)包括计量活门(1)、压差活门(2)和定压活门(3),计量活门(1)的出口端与压差活门(2)的出口端连通,压差活门(2)的进口端与其出口端之间的压力差恒定,定压活门(3)的出口端的压力变化幅度小于预设值;液态燃料控制单元(II)通过第一管道(4)与第二管道(5)连接至计量活门(1),用于控制计量活门(1)的出口端的面积,液态燃料控制单元(II)通过第三管道(6)与定压活门(3)的出口端连通。通过保持液态燃料出口端和进口端之间的压力差恒定,增强液态燃料控制的线性度,提升其计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926874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10441501.4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燃气轮机燃料供应装置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差的问题,公开了一种能为燃气轮机提供气液态和不同热值燃料的供应装置及控制方法,该装置及方法尤其适用于气液燃料混用或燃料种类更换频繁的燃气轮机中。其特征为:装置包括燃料供应单元A、燃料供应单元B、燃机控制单元及燃烧室等机构,其中单元A为气态燃料供应机构,单元B为液态燃料供应机构,通过控制系统可实现燃料供应单元A或B或A、B同时工作,可为燃机提供气态或液态或同时气液态燃料,从而达到增强燃机适应环境能力。发明中装置同时采用气态供应单元和液态供应单元的装置结构形式及上述供应单元单独或混合工作方式提高了燃机对环境适应和灵活性,因此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289994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710098469.3
申请日:2007-04-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E10/72 , Y02E50/1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风能分布式能源系统,涉及能源技术,是将非稳定能源用于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使风能等不稳定能源得到稳定利用。本发明的系统包括风力透平装置、人工压力容器、小型和微型动力装置及余热利用装置等四大部分,可建于需要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用户附近,该能源系统由于借助于可再生能源,且将发电后气体的余热用来制冷、供热,实现了能的梯级利用,提高了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由于靠近用户,这种系统既无需建设输变电设施,也无需建设大而长的输冷和输热管道,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本发明系统可用于风能的储能及有效利用、紧急备用电站以及其它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662605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0244789.3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燃料控制装置及其方法,为解决现有燃机启动前因气态燃料温度过低导致启动失败和停机后燃料未排空导致的安全问题,本公开通过在启动前通过加热气态燃料和排空过冷气态燃料的方法控制燃料温度,以及停机后通过气态燃料流量、温度及压力控制排空时间进行燃料控制,以保证燃机安全使用。本公开中通过数据采集保证燃机控制器对加热控制单元和排空控制单元的控制更加精准,实现气态燃料温度的准确调节,保证燃机使用的稳定性,实现了开机前进气温度及停机后气体排空的准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822434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305787.1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燃气轮机或航空发动机起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冷热悬挂现象,导致燃气轮机或航空发动机起动失败问题,公开了一种防止燃气轮机起动过程冷热悬挂的装置与优化控制方法,可广泛适用于地面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以及对起动性能可靠性要求高的动力控制装置中,通过在燃气轮机系统中增加燃料质量流量计、测速装置及温度传感器。燃气轮机点火成功后,燃气轮机控制器通过转速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压气机转速及动力涡轮后排气的温度,尽量避免起动过程中出现冷热悬挂故障。发明中所采用的燃料、转速和温度控制逻辑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733866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237159.6
申请日:2012-07-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式高负荷动力涡轮发电机,包括动力涡轮及发电机,二者直接相连,采用高负荷的涡轮叶片设计方案,动叶最大气流折转角大于120°,静叶最大气流折转角大于100°,最大载荷系数大于3,可保证涡轮发电功率等级为3MW~6MW时,涡轮机匣最大直径不超过1米,并且得益于涡轮叶片的大折转角设计,无需更高的线速度,可以实现涡轮轴在较低转速区间运行,保证在涡轮发电功率等级为3MW6MW时转速恒定为3000转/分钟,本发明的涡轮轴直接与发电机相连,省略了传统涡轮发电机中的齿轮减速箱及其配套的润滑冷却系统,大大的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整体涡轮发电机结构较为紧凑。
-
公开(公告)号:CN102733866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37159.6
申请日:2012-07-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式高负荷动力涡轮发电机,包括动力涡轮及发电机,二者直接相连,采用高负荷的涡轮叶片设计方案,动叶最大气流折转角大于120°,静叶最大气流折转角大于100°,最大载荷系数大于3,可保证涡轮发电功率等级为3MW~6MW时,涡轮机匣最大直径不超过1米,并且得益于涡轮叶片的大折转角设计,无需更高的线速度,可以实现涡轮轴在较低转速区间运行,保证在涡轮发电功率等级为3MW6MW时转速恒定为3000转/分钟,本发明的涡轮轴直接与发电机相连,省略了传统涡轮发电机中的齿轮减速箱及其配套的润滑冷却系统,大大的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整体涡轮发电机结构较为紧凑。
-
公开(公告)号:CN109028143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810640982.9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23R3/2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抑制燃烧不稳定的燃料供应装置、燃烧设备及控制方法,该抑制燃烧不稳定的燃料供应装置包括:油箱、增压泵以及相位频率调节装置;油箱用于储存燃油,用于为管路中的燃油增压,相位频率调节装置根据管路中和燃烧室内燃油相位的差值,实时调整喷入燃烧室的燃油的频率及相位,抑制燃烧室内的压力脉动。本公开提供的抑制燃烧不稳定的燃料供应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动态压力传感器和高频动态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管路中与燃烧室中的燃油的相位,并且通过设置高频电磁阀和移相器实时调整供油的频率和相位,从而能够在管路中和燃烧室中的燃油相位差值小于90°时,及时调整供油的频率和相位,有效抑制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压力脉动。
-
公开(公告)号:CN10902814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640982.9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23R3/2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抑制燃烧不稳定的燃料供应装置、燃烧设备及控制方法,该抑制燃烧不稳定的燃料供应装置包括:油箱、增压泵以及相位频率调节装置;油箱用于储存燃油,用于为管路中的燃油增压,相位频率调节装置根据管路中和燃烧室内燃油相位的差值,实时调整喷入燃烧室的燃油的频率及相位,抑制燃烧室内的压力脉动。本公开提供的抑制燃烧不稳定的燃料供应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动态压力传感器和高频动态压力传感器实时测量管路中与燃烧室中的燃油的相位,并且通过设置高频电磁阀和移相器实时调整供油的频率和相位,从而能够在管路中和燃烧室中的燃油相位差值小于90°时,及时调整供油的频率和相位,有效抑制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压力脉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66260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244789.3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燃料控制装置及其方法,为解决现有燃机启动前因气态燃料温度过低导致启动失败和停机后燃料未排空导致的安全问题,本公开通过在启动前通过加热气态燃料和排空过冷气态燃料的方法控制燃料温度,以及停机后通过气态燃料流量、温度及压力控制排空时间进行燃料控制,以保证燃机安全使用。本公开中通过数据采集保证燃机控制器对加热控制单元和排空控制单元的控制更加精准,实现气态燃料温度的准确调节,保证燃机使用的稳定性,实现了开机前进气温度及停机后气体排空的准确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