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3695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42733.4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微小型燃气轮机转子系统的轴承润滑及密封系统,包括:转子轴、衬套、甩油盘、第一密封件以及第二密封件;转子轴中空设置;衬套同轴套设在转子轴的外侧,其内壁与转子轴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甩油盘套设在转子轴的一端,其盘面与衬套的端部之间留有间隙;第一密封件将转子轴的另一端封闭;第二密封件将衬套和转子轴之间的间隙封闭;润滑油从转子轴的端部注入,流入转子轴和衬套的间隙中,再通过甩油盘和衬套的间隙处流出。本公开提供的微小型燃气轮机转子系统的轴承润滑及密封系统充分利用现有零件结构,设计了润滑系统的内、外滑油油路,简化了燃气轮机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21664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274382.7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50/44 , Y02T50/56 , B64D13/06 , B64D13/08 , B64D2013/0614 , B64D2013/0648 , F01K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机载吊舱的中间再热式涡轮冷却器系统,通过采用中间再热循环显著提高系统效率。系统包括进气系统、一级涡轮、二级涡轮、一级换热器、二级换热器、压气机、排气系统。该系统利用飞机飞行过程中冲压空气作为动力源,经过两级涡轮膨胀降温后对通过原表面换热器对电子舱内空气进行冷却。该系统采用中间再换热循环,显著提高涡轮冷却器的单位流量换热能力;不需要液体循环换热系统并采用原表面换热器降低换热器重量,显著降低了系统重量;该系统额外耗电量极低,显著降低了冷却系统能耗;该系统采用空气轴承系统,不需要油润滑系统,降低系统自重同时提高了系统维护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81704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51451.9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2C9/28
Abstract: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燃气轮机起动过程中燃料开环控制容易导致超温或悬挂问题,公开了一种实现燃气轮机起动过程中燃料量实时闭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适用于地面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以及其它起动过程中对燃料控制要求高的动力装置中,在燃气轮机起动过程中增加了燃料质量流量计、压气机测速传感器、排气端温度传感器。燃气轮机点火成功后,燃气轮机控制器通过燃料质量流量计、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和调整燃料量,从而实现燃气轮机起动过程中的燃料实时闭环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899161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174680.1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2C9/26
Abstract: 一种液态燃料计量装置,包括液态燃料计量单元(I)和液态燃料控制单元(II),其中:液态燃料计量单元(I)包括计量活门(1)、压差活门(2)和定压活门(3),计量活门(1)的出口端与压差活门(2)的出口端连通,压差活门(2)的进口端与其出口端之间的压力差恒定,定压活门(3)的出口端的压力变化幅度小于预设值;液态燃料控制单元(II)通过第一管道(4)与第二管道(5)连接至计量活门(1),用于控制计量活门(1)的出口端的面积,液态燃料控制单元(II)通过第三管道(6)与定压活门(3)的出口端连通。通过保持液态燃料出口端和进口端之间的压力差恒定,增强液态燃料控制的线性度,提升其计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56905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10057745.X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23R3/0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嘴和热端部件的双活动套定位部件及定位方法,其中双活动套定位部件由第一级活动套和第二级活动套构成,通过第二级活动套的第一环形连接臂与第一级活动套的连接口连接,构成双活动套定位部件,双活动套定位部件通过第二级活动套的第二环形连接臂与弧面壁的弧面滑道槽连接,将双活动套定位部件安装在弧面壁上。本公开的双活动套定位部件及定位方法能使得电嘴或热端部件在弧面或其他复杂型面上完成自适应定位,以提高工业和民用热释放装置以及燃机燃烧室中电嘴和热端部件的定位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23164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611124642.8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2C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排放三回路贫油预混主动燃烧控制装置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燃气轮机或航空发动机工作过程贫油预混引起燃烧不稳定现象,从而导致燃烧污染排放高的问题,其中基于预混当量比燃油控制模式是通过贫油预混和控制燃油与空气当量比大小,实现燃油充分燃烧和降低燃烧火焰温度,从而达到降低NOx排放量;基于声压相位延迟的燃油控制模式是根据测量声音压力振动情况,通过相位延迟算法,控制燃油加注时刻来抑制燃烧的热声不稳定现象;基于LMS的燃油控制模式,是通过测定燃烧低周热释放循环区域温度,并通过LMS算法,控制燃油注入量来消除低周热释放循环区热振荡问题,从而降低燃烧的不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38006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010612737.0
申请日:2010-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23R3/00
Abstract: 一种燃气轮机涡旋燃烧端盖的热侧气冷方法,在涡旋燃烧端盖上引入冷空气从端盖冷侧进入端盖内部,随即进入一个突扩空腔以利于冷空气的压力均衡和均匀分配,并通过热侧冷气喷射小孔完成与涡旋燃烧端盖以及端盖热侧或者小孔载体的热侧壁面的热交换,使涡旋燃烧端盖得到保护。其装置主要包括:燃气轮机涡旋燃烧端盖内部设有一突扩空腔,该突扩空腔的底部开有多个热侧冷气喷射小孔;一引入冷空气的引气管,该引气管的出气口连接燃气轮机涡旋燃烧端盖的突扩空腔,该引气管的进气口连接压气机或者火焰筒外壁面和燃烧室壳体之间。本发明使得涡旋燃烧端盖对于热值不同或波动的燃料,有更好的适应性和耐受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56905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810057745.X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23R3/0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嘴和热端部件的双活动套定位部件及定位方法,其中双活动套定位部件由第一级活动套和第二级活动套构成,通过第二级活动套的第一环形连接臂与第一级活动套的连接口连接,构成双活动套定位部件,双活动套定位部件通过第二级活动套的第二环形连接臂与弧面壁的弧面滑道槽连接,将双活动套定位部件安装在弧面壁上。本公开的双活动套定位部件及定位方法能使得电嘴或热端部件在弧面或其他复杂型面上完成自适应定位,以提高工业和民用热释放装置以及燃机燃烧室中电嘴和热端部件的定位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36951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10042733.4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微小型燃气轮机转子系统的轴承润滑及密封系统,包括:转子轴、衬套、甩油盘、第一密封件以及第二密封件;转子轴中空设置;衬套同轴套设在转子轴的外侧,其内壁与转子轴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甩油盘套设在转子轴的一端,其盘面与衬套的端部之间留有间隙;第一密封件将转子轴的另一端封闭;第二密封件将衬套和转子轴之间的间隙封闭;润滑油从转子轴的端部注入,流入转子轴和衬套的间隙中,再通过甩油盘和衬套的间隙处流出。本公开提供的微小型燃气轮机转子系统的轴承润滑及密封系统充分利用现有零件结构,设计了润滑系统的内、外滑油油路,简化了燃气轮机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9209647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11343879.4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2C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甩油盘及包含该甩油盘的燃气轮机,包括:一圆环结构的甩油盘本体;肋板,设置在甩油盘本体圆环面上;内螺纹,设置在甩油盘本体的圆环中心,用于实现甩油盘与燃气轮机内转子轴的连接,实现转子的轴向限位;拆装口,设置在甩油盘本体圆环边沿;以及安装槽,设置在甩油盘本体内壁中,增强甩油盘本体与燃气轮机内各部件间结构的固定。本发明的优点是简化了燃气轮机结构设计,保证润滑油在完成转子系统的润滑后均匀进入齿轮箱中继续完成润滑,无需单独设置额外的滑油油路和供油设备,提高了燃气轮机紧凑性,甩油盘本身便于加工、装配和更换,降低了燃气轮机的制造和维修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