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2369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24860.9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气路故障诊断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待测储能系统运行时环境温度压力、膨胀机排气温度压力以及储气罐进出口压力,并对获得的气路信号进行小波去噪处理;将去噪后的信号输入到预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故障识别模块中,得到储能装置的运行状态;若识别为储能过程故障,则确定多级压缩机以及换热器的性能衰退程度;若识别为释能过程故障,则确定多级膨胀机以及换热器性能衰退程度;若识别为待机过程故障,待机过程诊断模块通过监测储气/储热罐的出口温度压力,与基线允许范围对比分析,判断储气罐是否存在漏气或储热罐存在热泄露等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66260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244789.3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燃料控制装置及其方法,为解决现有燃机启动前因气态燃料温度过低导致启动失败和停机后燃料未排空导致的安全问题,本公开通过在启动前通过加热气态燃料和排空过冷气态燃料的方法控制燃料温度,以及停机后通过气态燃料流量、温度及压力控制排空时间进行燃料控制,以保证燃机安全使用。本公开中通过数据采集保证燃机控制器对加热控制单元和排空控制单元的控制更加精准,实现气态燃料温度的准确调节,保证燃机使用的稳定性,实现了开机前进气温度及停机后气体排空的准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32369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624860.9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气路故障诊断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待测储能系统运行时环境温度压力、膨胀机排气温度压力以及储气罐进出口压力,并对获得的气路信号进行小波去噪处理;将去噪后的信号输入到预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故障识别模块中,得到储能装置的运行状态;若识别为储能过程故障,则确定多级压缩机以及换热器的性能衰退程度;若识别为释能过程故障,则确定多级膨胀机以及换热器性能衰退程度;若识别为待机过程故障,待机过程诊断模块通过监测储气/储热罐的出口温度压力,与基线允许范围对比分析,判断储气罐是否存在漏气或储热罐存在热泄露等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989916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74680.1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2C9/26
Abstract: 一种液态燃料计量装置,包括液态燃料计量单元(I)和液态燃料控制单元(II),其中:液态燃料计量单元(I)包括计量活门(1)、压差活门(2)和定压活门(3),计量活门(1)的出口端与压差活门(2)的出口端连通,压差活门(2)的进口端与其出口端之间的压力差恒定,定压活门(3)的出口端的压力变化幅度小于预设值;液态燃料控制单元(II)通过第一管道(4)与第二管道(5)连接至计量活门(1),用于控制计量活门(1)的出口端的面积,液态燃料控制单元(II)通过第三管道(6)与定压活门(3)的出口端连通。通过保持液态燃料出口端和进口端之间的压力差恒定,增强液态燃料控制的线性度,提升其计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662605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0244789.3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燃料控制装置及其方法,为解决现有燃机启动前因气态燃料温度过低导致启动失败和停机后燃料未排空导致的安全问题,本公开通过在启动前通过加热气态燃料和排空过冷气态燃料的方法控制燃料温度,以及停机后通过气态燃料流量、温度及压力控制排空时间进行燃料控制,以保证燃机安全使用。本公开中通过数据采集保证燃机控制器对加热控制单元和排空控制单元的控制更加精准,实现气态燃料温度的准确调节,保证燃机使用的稳定性,实现了开机前进气温度及停机后气体排空的准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899161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174680.1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2C9/26
Abstract: 一种液态燃料计量装置,包括液态燃料计量单元(I)和液态燃料控制单元(II),其中:液态燃料计量单元(I)包括计量活门(1)、压差活门(2)和定压活门(3),计量活门(1)的出口端与压差活门(2)的出口端连通,压差活门(2)的进口端与其出口端之间的压力差恒定,定压活门(3)的出口端的压力变化幅度小于预设值;液态燃料控制单元(II)通过第一管道(4)与第二管道(5)连接至计量活门(1),用于控制计量活门(1)的出口端的面积,液态燃料控制单元(II)通过第三管道(6)与定压活门(3)的出口端连通。通过保持液态燃料出口端和进口端之间的压力差恒定,增强液态燃料控制的线性度,提升其计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21664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274382.7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50/44 , Y02T50/56 , B64D13/06 , B64D13/08 , B64D2013/0614 , B64D2013/0648 , F01K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机载吊舱的中间再热式涡轮冷却器系统,通过采用中间再热循环显著提高系统效率。系统包括进气系统、一级涡轮、二级涡轮、一级换热器、二级换热器、压气机、排气系统。该系统利用飞机飞行过程中冲压空气作为动力源,经过两级涡轮膨胀降温后对通过原表面换热器对电子舱内空气进行冷却。该系统采用中间再换热循环,显著提高涡轮冷却器的单位流量换热能力;不需要液体循环换热系统并采用原表面换热器降低换热器重量,显著降低了系统重量;该系统额外耗电量极低,显著降低了冷却系统能耗;该系统采用空气轴承系统,不需要油润滑系统,降低系统自重同时提高了系统维护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