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110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86811.9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3/00 , B60L53/00 , G01R15/20 , G01R19/165 , G01R31/40
Abstract: 本申请涉公开了一种电流异常监测装置、监测方法和车辆。电流异常监测装置包括磁通门电流传感器,套装于电源模块上,用于监测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流信号;电流电压转换电阻,与磁通门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电流电压转换电阻用于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电压比较模块,与电流电压转换电阻并联连接,电压比较模块用于当电压信号大于预设的电压阈值,输出异常报警信号;异常电流报警模块,与电压比较模块连接,异常电流报警用于响应于异常报警信号,输出异常电流信息;故障记录模块,用于存储异常电流信息。本申请有利于提高电流监测的分辨率和电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确保异常电流的电流方向的可追溯性以提高车辆的故障信息分析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7884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210618279.4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Y电容的测试方法、测试设备、存储介质及处理器。Y电容的测试方法包括控制放电电路上的第一开关闭合,检测放电电路上的放电电阻的第一输出电压、程控电源的第二输出电压,判断第一输出电压、第二输出电压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是,生成测试指令,其中,测试指令用于测量并记录程控电源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多个电压值、充电电路上的充电电阻的电压值,基于程控电源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多个电压值、充电电阻的电压值,确定Y电容的电容值。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放电电路保证了初始状态Y电容两端的电压为零,而且用测量充电电阻的电压值来代替测量Y电容的电压,可以更加精确计算Y电容的数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32931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85455.9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碰撞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安全系统包括:碰撞受损电路,碰撞受损电路包括流通有电流的检测导线,检测导线安装在高压连接器的侧壁,当发生碰撞而使高压连接器受损时,检测导线断开而生成碰撞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碰撞信号并控制高压系统下电和/或禁止高压系统上电。发生碰撞时,高压连接器的壳体发生破裂而导致检测导线发生断开,从而可以通过获取检测导线的通断情况作为碰撞信号,在高压连接器的壳体发生破裂时进行高压系统下电操作。将检测导线设置在高压连接器上,在碰撞情况下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比较危险的部位进行受损检测,避免因高压连接器受损而引发的触电安全事故和短路起火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4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79873.3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线束电磁环境仿真方法、系统和设备,属于车辆技术领域。仿真方法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的工况信息,根据工况信息确定电线束电磁环境信息、仿真任务和仿真参数;根据电线束电磁环境信息构建仿真模型;根据仿真参数、仿真任务和求解算法对仿真模型进行仿真求解计算,得到仿真结果。车辆在不同工况下具有不同的电磁环境,根据工况信息确定电线束电磁环境信息、仿真任务和仿真参数,可以使仿真数据更加贴合车辆对应工况下的实际情况,从而使仿真数据更加真实地模拟车辆的实际情况,提高仿真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真正地实现电磁兼容风险的规避。此外,不同工况下进行电磁环境仿真分析具有明确性和简化性,可提高仿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025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91026.9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6F18/10 , G06F18/213 , B60L3/0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系统故障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方法包括: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目标车辆的高压电气系统的运行数据;通过预处理模块基于预设的参数标准对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特征信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特征信息传输到地面服务部分的故障预测模块;通过故障预测模块根据故障预测模型对特征信息进行故障预测,得到高压电气系统的故障预测数据。本发明从原始运行数据中提取特征,进而基于特征数据进行故障预测,无需人工干预。这极大地提高了预测系统的效率和精度,减少了人工分析的时间和成本,并降低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提高了高压电气系统故障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1048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09896.4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车高压回路绝缘检测方法、设备、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方法包括:断开任意一个目标汽车总成的第一继电器组,获取第一采样点的第一正极对地绝缘阻值和第二采样点的第一负极对地绝缘阻值;当第一正极对地绝缘阻值或第一负极对地绝缘阻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目标汽车总成处于绝缘失效状态;当第一正极对地绝缘阻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且第一负极对地绝缘阻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断开高压配电盒总成的第二继电器组,获取第一采样点的第二正极对地绝缘阻值和第二采样点的第二负极对地绝缘阻值;当第二正极对地绝缘阻值或第二负极对地绝缘阻值小于预设阈值,确定高压线束处于绝缘失效状态。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控制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81052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86435.X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电池充电方法、装置、车辆、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检测到通过充电设备对车辆电池进行充电,获取充电设备输出的第一充电电流,并对电连接点处的温度进行监测得到第一监测温度,其中,电连接点用于表征充电设备与车辆电池之间的连接节点;响应于第一监测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基于第一监测温度和第一充电电流构建至少一个电池冷却策略;基于电池冷却策略控制冷却系统和充电设备运行,以控制第一监测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车辆电池在充电时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1650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1147721.6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预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第一电压转换模块,与控制模块和充电接口连接,用于将动力电池输出的第一电压转换成与目标类型充电电源的电压相同的第二电压;第二电压转换模块,与控制模块和第一电压转化模块连接,用于将蓄电池的输出电压转换成第一电压;蓄电池,与第二电压转化模块连接,用于向第二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电压;动力电池,与控制模块、第一电压转化模块和充电接口连接,用于输出第一电压;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第一电压转换模块将动力电池的输出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后,确定完成车辆预充电。本申请解决了车辆充电电压单一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82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02080.X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其中,该方法包括:利用车辆的碰撞信号,评估车辆的触电风险等级,其中,触电风险等级用于表征车辆发生碰撞时由高压供电系统导致的人员触电风险;基于触电风险等级,确定目标下电保护策略,其中,目标下电保护策略用于确定多个控制阶段内车辆的多个控制组件待执行的下电控制动作;按照目标下电保护策略驱动高压供电系统下电。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一律强制车辆高压下电导致安全性低、维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84899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683701.4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53/12 , B60L53/126 , B60L53/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桩绑定系统及方法,绑定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车载端无线充电机、地面端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桩、整车控制器和当前终端;所述车载端无线充电机分别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和当前终端相连;所述无线充电桩与车载端无线充电机通过WIFI无线连接;电池管理系统分别与所述整车控制器和动力电池相连;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桩绑定方法,定义了车辆与无线充电桩使用的车桩绑定功能,车桩绑定一次完成,后续不需要用户重复绑定,使用户能否方便快捷地绑定或解绑充电桩,提升了无线充电的便利性和充电兼容性,达到提升用户充电体验,满足用户多场景无线充电需求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