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01594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0678326.4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系统整车级热失控扩展试验装置和方法,属于动力电池安全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分别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外部环境模块、试验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外部环境模块包括设置在整车环境舱内部和外部的气候环境模块和电池系统工作模块,所述试验模块包括设置在整车环境舱内部的电池系统、电池系统升降装置、应急水池和车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设置在整车环境舱内两侧的视频数据模块、车辆数据模块、电池数据模块和数据处理分析模块。本发明基于大数据平台、热蔓延仿真分析、泄放仿真分析、结构强度CAE仿真、实车测试等维度的电池系统特征参数提取方法,确保试验场景与实车运行场景的高度贴合。
-
公开(公告)号:CN11104891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1358664.4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4/28 , H01R9/00 , H01R9/22 , H01R43/027 , G01R1/04 , G01R31/38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线连接装置。所述电线连接装置包括:下连接组件;多个连接件,每个连接件的一端被配置为连接于一个待连接电线,另一端连接于下连接组件;上连接组件,其位于下连接组件的上方;驱动组件,其输出端连接于上连接组件,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上连接组件沿竖直向下移动,使上连接组件将待连接电线抵压于下连接组件上,以将多个待连接电线相互电连接。所述电线连接装置采用压接的方式,实现多个待连接电线的紧密连接,连接可靠性好,安全系数高,减少了安装时间,生产效率高,降低了原材料的使用成本。采用这种多点竖式连接结构,无须多个操作人员就能实现待连接电线的连接,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6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94576.2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30 , H01M50/2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及用电设备,包括:电池壳体,配置有容纳腔;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电池单体,若干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分布于容纳腔,且电池单体的一端配置有第一防爆阀及输出极;导流组件,配置于容纳腔,且位于电池单体靠近第一防爆阀的一侧,且导流组件配置有导流通道;其中导流通道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第一导流腔及沿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二导流腔,第一导流腔连通第二导流腔,第一导流腔位于电池单体靠近第一防爆阀的一侧,第二导流腔位于电池单体的大面。能够保证定向流动,并迅速排至电池壳体的外侧,避免热失控后的扩散,提高了动力电池包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0453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143487.8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6/538 , G06F16/54 , G06F16/953 ,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管理系统及数据管理方法。该数据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上位机、服务器和监控模块;图像采集模块的一端与上位机相连,另一端与服务器相连,上位机与试验设备通过交换机相连,服务器与监控模块相连;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上位机反馈的所述试验设备采集目标对象的试验数据,并将所述试验数据进行存储;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所述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将处理分析结果反馈至所述服务器进行保存;所述监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分析结果确定所述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所述试验设备的运行状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实现数据管理规范化、数据可视化和试验过程流程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3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778993.0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517 , H01M50/503 , B60L50/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连接排和多个电芯,所述连接排包括彼此连接的两个卡接部;所述多个电芯堆叠排布,任一所述电芯均包括极柱,所述多个电芯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所包括的两个极柱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接部卡接。如此,电芯的极柱与连接排的卡接部能够拆卸,在其中一个电芯损坏时,可以将与该电芯极柱连接的卡接部与该电芯分离,从而仅更换该损坏的电芯,降低了电池模组的维修成本。如此,电芯的极柱与连接排的卡接部能够拆卸,在其中一个电芯损坏时,可以将与该电芯极柱连接的卡接部与该电芯分离,从而仅更换该损坏的电芯,降低了电池模组的维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73612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53928.6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面冷却的电芯试验系统及电芯试验方法。电芯试验系统包括:试验模块,试验模块至少包括大面冷却板、温度采集单元、冷却液箱,大面冷却板与被测电芯的大面接触,大面冷却板的两端通过流通管路与冷却液箱连通,大面冷却板内开设有供冷却液流通的流道,大面冷却板的两端的流通管路上均设置有温度采集单元,位于大面冷却板的入口端的流通管路上还设置有流量分配单元,流量分配单元用于调节进入流道内的冷却液流量;充放电测试系统至少包括充放电测试仪,充放电测试系统用于控制被测电芯处于预设测试工况下。本方案采用大面冷却板对电芯进行降温,实现电芯在预设测试工况下的有效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668310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61815.0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89 , H01M50/35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及车辆,动力电池包括:箱体,箱体具有至少一层容纳腔,至少一层容纳腔用于容纳电芯,电芯的一端设置有极柱,电芯的另一端设置有泄压阀;分割部,分割部设置于容纳腔内,分割部与容纳腔的侧壁相配合,以将电芯所在的区域分割成导流区和高压区,其中,泄压阀位于导流区,极柱位于高压区,实现了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高压气体冲开泄压阀经导流区流出箱体外的技术效果,避免了热失控发生时气体和粉尘进入高压区的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热失控时易发生高压拉弧的问题,实现动力电池的热电分离设计,大大降低热失控时的高压拉弧风险,提高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增强了动力电池的可靠性,增加了动力电池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4891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58664.4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4/28 , H01R9/00 , H01R9/22 , H01R43/027 , G01R1/04 , G01R31/38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线连接装置。所述电线连接装置包括:下连接组件;多个连接件,每个连接件的一端被配置为连接于一个待连接电线,另一端连接于下连接组件;上连接组件,其位于下连接组件的上方;驱动组件,其输出端连接于上连接组件,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上连接组件沿竖直向下移动,使上连接组件将待连接电线抵压于下连接组件上,以将多个待连接电线相互电连接。所述电线连接装置采用压接的方式,实现多个待连接电线的紧密连接,连接可靠性好,安全系数高,减少了安装时间,生产效率高,降低了原材料的使用成本。采用这种多点竖式连接结构,无须多个操作人员就能实现待连接电线的连接,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7673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69029.4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8 , H01M10/6556 , H01M10/655 , H01M10/658 , H01M50/244 , H01M50/271 , H01M50/249 , H01M50/242 , H01M50/204 , H01M50/2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及车辆,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电池包包括:壳体组件;水冷板组件,水冷板组件沿壳体组件的高度方向设置于壳体组件的中部;至少两个电池模组,至少两个电池模组都位于壳体内,且至少两个电池模组中的一个电池模组位于水冷板组件的第一侧,至少两个电池模组中的另一个电池模组位于水冷板组件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相对地设置,至少两个电池模组均包括多个电芯和多个CCS组件,位于水冷板的第一侧和位于水冷板的第二侧的各CCS组件位于各电芯极柱的一侧,各CCS组件与各电芯卡接。这样使得一个水冷板组件即可实现大面冷却,减少了漏液风险并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95459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369244.8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383 , H01M50/30 , H01M50/249 , H01M50/24 , H01M50/593 , H01M50/35 , H01M10/658 , H01M50/242 , A62C2/04 , A62C3/16 , B60L3/00 , B60L50/6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电池包、电动车辆和防拉弧方法。包括防爆阀、下箱体、电池模组、防火隔离板、密封胶条、高压连接线、防火板、防火板固定支架、电池上盖和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模组固定在电池箱体内部;电池模组包括左侧模组和右侧模组;左侧模组和右侧模组通过高压连接线连接;高压连接线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防火隔离板固定在电池模组上;防火隔离板和电池上盖之间设置密封胶条;防爆阀固定在下箱体上;防火板固定支架固定在下箱体上;防火板设置在电池上盖的下方,固定在防火板固定支架上。本发明通过在电池包内设计耐高温且绝缘的隔离板,阻止在热失控情况下电芯之间形成回路,避免产生高压拉弧问题,延缓电池热扩散,提高电池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