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994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131723.5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2465 , H01M8/02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系统和车辆。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燃料电池堆包括:堆叠设置的多个发电电池和多个伪电池,每个发电电池的阳极板具有第一蜿蜒流道,在发电电池的堆叠方向,堆叠设置的多个发电电池的两端均设有至少一个伪电池,伪电池包括:隔气膜、伪阳极板和伪阴极板,伪阳极板具有第一直流道,第一直流道的流阻小于第一蜿蜒流道的流阻。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堆,伪电池可利用其第一直流道主动吸附进入燃料电池堆内的液态水,以减少液态水进入发电电池的第一蜿蜒流道,降低第一蜿蜒流道堵塞的风险,避免多个发电电池中出现单低现象,提升燃料电池堆的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4426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442001.6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1004 , H01M4/90 , H01M4/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包括催化层、质子交换膜和气体扩散层,质子交换膜为芳香型聚合物质子交换膜,催化层的材料包含芳香型离聚物,该芳香型离聚物具有通式I所示结构,其中,A为侧基含氟的双酚单体去掉两个酚羟基氢后的残基,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含磺酸基和/或羧酸基的基团,n为≥20的整数。本发明通过在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催化层芳香型离聚物的侧链中引入含氟基团,使催化层与芳香型聚合物质子交换膜更加适配,同时通过使含氟基团分布在分子链外侧,大大增强了芳香型离聚物和应用其的催化层的疏水性特性,防止水淹阻碍膜电极内部的气液传输,使得燃料电池膜电极在大电流高产水的情况下表现出更优的极化性能。#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623839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78755.2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5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燃料电池处于通电状态,控制燃料电池执行冷启动操作;响应于燃料电池的冷启动操作满足预设条件,向燃料电池加载电流,并获取燃料电池的目标负载电流与目标单体电压,其中,目标负载电流为燃料电池的负载向燃料电池输入的电流;基于目标负载电流与目标单体电压,确定是否继续向燃料电池加载电流。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燃料电池进行控制的控制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70941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37642.1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液罐;加热器,加热器的入口端通过第一三通阀的进口端与冷却液罐的出口端连通,加热器的入口端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口端连通,加热器的出口端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出口端连通;散热器,散热器的入口端通过第二三通阀与加热器的出口端连通,加热器的出口端与第二三通阀的进口端连通,散热器的入口端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一出口端连通,散热器的出口端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出口端连通;电堆组件,电堆组件的入口端与散热器的出口端连通,电堆组件的出口端与冷却液罐连通,电堆组件与电堆相邻地设置以进行热交换。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热管理系统的散热误差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8341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65396.6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119 , H01M8/04492 , H01M8/04701 , H01M8/04992 , H01M8/1018 , H01M8/2457 , H01M8/04 , H01M8/04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及其电堆湿度控制装置和方法,控制装置包括电堆、汽水分离器、调温装置、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调温装置位于电堆和汽水分离器之间的管路上,用于调整管路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电堆内部湿度;控制器分别与调温装置和湿度传感器连接,用于当电堆湿度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进行降温动作,以控制管路温度降低;还用于当电堆湿度小于第二预设值时,进行升温动作,以控制管路温度升高,第一预设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通过调温装置改变汽水分离器及其管路温度,以间接方式来实现燃料电池电堆湿度调整,维持电堆湿度在适于工作的范围,同时避免引入环境杂质影响质子交换膜性能,提高了电堆寿命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6918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590771.5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催化剂浆料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该方法包括:依据第一预设方法控制搅拌桨对制浆釜中的材料进行搅拌,依据第二预设方法控制冷阱对制浆釜进行循环冷却;对制浆釜中的材料进行多次温度检测,得到多个温度值,并对制浆釜中的材料进行多次粒径检测,得到多个粒径值;依据多个温度值和/或多个粒径值,确定对制浆釜中的材料进行目标操作的执行时间,并依据执行时间,对制浆釜中的材料执行目标操作;若检测到目标操作已完成,则表征催化剂浆料已处理完成。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制作催化剂浆料时,不能对生产参数进行很好地控制,导致催化剂浆料质量比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4356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669990.2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1004 , H01M4/86 , H01M4/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用膜电极的生产、检测及控制的系统装置及系统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催化剂浆料的在线生产及在线检测子系统、CCM成品的在线生产及在线检测子系统、五合一膜电极的在线生产及在线检测子系统以及七合一膜电极的在线生产及在线检测子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子系统,所有的在线生产及在线检测子系统均与所述控制子系统连接,所述子系统间的连接为所述子系统的在线生产单元间的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可实时检测膜电极全生产过程的产品状态,避免不合格的过程产品流入到下一工序,还通过控制子系统优化制备过程,以制备得到合格产品,且可实现连续性生产,减少了人力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210354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989578.X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2484 , H01M8/2483 , H01M8/04119 ,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04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歧管总成,其包括:歧管主体,歧管主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置有多个与电堆连通的介质接口;双级汽水分离器,分离由电堆中排出的汽水中的水和氢气,双级汽水分离器包括相连通的低速汽水分离器和高速汽水分离器;集水机构,用于收集双级汽水分离器内排出的水,集水机构与双级汽水分离器连通;排水管通过电磁阀与集水机构连通;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集水机构的一侧,并用于加热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冷却液出口。本发明提供的燃料电池电堆歧管总成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电堆系统的集成度,简化燃料电池电堆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370790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80661.5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29 , H01M8/04044 , H01M8/04089 , H01M8/04007 , B60L58/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燃料电池系统和燃料电池汽车,集成式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散热器和过滤冷却器,散热器的入口连通燃料电池的冷却液出口;过滤冷却器包括相互独立的气体通道和液体流道,气体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空压机压缩后的空气和燃料电池的空气入口,液体流道内设有离子吸附剂,液体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散热器的出口和入口。本发明取消了现有燃料电池系统中的中冷器和去离子器,将二者功能集成在一个过滤冷却器中,同时实现空气冷却降温和冷却液的去离子过程,降低了燃料电池系统的部件数量,利于提高发动机的体积比功率,并可以实现对离子吸附剂的快速更换,减少系统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63720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79596.4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J5/22 , C08L71/10 , C08L87/00 , H01M8/1041 , H01M8/1069 , H01M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质子交换膜包括聚芳醚酮衍生物和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所述聚芳醚酮衍生物的主链含有氟原子且侧链含有磺酸基;所述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同时包括氨基和磺酸基。本发明所述质子交换膜具有较低的溶胀率和甲醇渗透率,较高的质子传导率、甲醇渗透氧化电流密度和极限功率密度,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有良好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