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896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45782.8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3/00 , H01M50/242 , H01M50/244 , H01M50/249 , B60L50/6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的碰撞自适应方法及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顶盖、与顶盖相匹配的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的电池模组和电池控制单元以及高压单元;箱体包括箱体外框架、箱体内框架、多个运动单元、箱体边框上围;运动单元由运动底座与运动机构构成,运动机构的一侧为底球,另一侧为支架;底球活动设置于运动底座中与底球相匹配的凹槽内;箱体内框架靠近箱体外框架一侧的四周排列设置有多个运动单元中的运动底座;运动底座中设置有线圈和高压线,底球内设置有永磁体;箱体内框架、箱体外框架和箱体边框上围所构成的空腔空间用于容纳运动单元中的运动机构进行运动。通过该实例,可以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683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61652.6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89 , H01M50/262 , H01M50/5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端板及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端板包括:端板组件,端板组件包括多个支撑部,多个支撑部位于端板组件的顶部,支撑部用于支撑汇流排;卡扣组件,卡扣组件与支撑部可拆卸地连接,卡扣组件具有将至少一个汇流排与支撑部卡接的连接位置,以及卡扣组件具有将至少一个汇流排与支撑部分离的分离位置。通过将端板组件上的支撑部与汇流排接触,卡扣组件将支撑部与汇流排连接成一体,实现了汇流排的有效支撑和准确定位、限位,实现对汇流排的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03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50993.7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 , H01M10/48 , H01M50/244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内湿度管理系统、电池包及车辆,属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包括湿度控制模块和设置在电池包内部的支架总成,所述支架总成包括设置在液冷板上的主体支撑板,所述主体支撑板与液冷板之间设置有吸液板,所述主体支撑板顶部对称布置有Ω型支架和空心矩形架,所述湿度控制模块包括分别布置在主体支撑板顶部的电池包内部温湿度探测单元、控制单元和湿度调节单元以及布置在电池包外部的电池包外部温湿度探测单元。本专利提供一种电池包内湿度管理系统、电池包及车辆,对电池包的湿度进行管理,将湿度控制在的合理的范围之内,既不会产生冷凝水也不会引起电池包内外湿度相差过大。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4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51002.7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48 , H01M50/24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内冷却液泄露检测系统、电池包及车辆,属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电池包内部的电池支架和冷却液泄露检测模块,所述电池支架包括设置在液冷板上的主体支撑板,所述主体支撑板与液冷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冷却液进行吸附的吸液板,所述主体支撑板顶部对称布置有Ω型支架和空心矩形架,所述湿度控制模块包括分别布置在主体支撑板顶部的探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本专利提供一种电池包内冷却液泄露检测系统、电池包及车辆,对冷却液进行吸附,避免冷却液泄露引发的整包绝缘故障,同时可以反馈冷却液泄露故障。可以快速进行支架设计,满足不同附件的固定问题,缩短产品设计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36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777433.3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502 , G01D21/02 , H01M50/503 , H01M50/593 , H01M50/588 , H01M10/48 , B60L50/6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排组件、电池包及汽车。所述连接排组件包括连接排、绝缘层、电流检测片以及温度检测片;所述绝缘层包覆于所述连接排;所述温度检测片设置在所述绝缘层和所述连接排之间,以检测所述连接排的温度值;所述电流检测片嵌设于所述绝缘层,当所述绝缘层破坏时,所述电流检测片能够接触所述温度检测片或所述连接排,以检测到电流值。根据本申请的连接排组件、电池包及汽车,从而解决了现有电池包,无法单独对连接排这一部件进行温度监测以及绝缘失效监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556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17006.6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4 , H01M10/6561 , H01M50/244 , H01M50/24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包及汽车,电池包包括箱体、电芯组、电气模块和换热板组件,箱体包括隔离梁,隔离梁将箱体分隔成电气仓和电芯仓,电气模块与电气仓可拆卸连接,电芯组设置于电芯仓内。换热板组件贴合于箱体的一侧,箱体的换热板组件所在的一侧设置有镂空窗口,镂空窗口分别设置于电气仓和电芯仓,换热板组件的至少部分经由镂空窗口分别与电气模块和电芯组贴合。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及汽车,保证了兼顾电池包对电气模块和电芯组的散热的前提下,避免了电芯组与电气模块相互影响,提高了电气模块的可更换性和和替换性,有效地提高了箱体的适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167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83218.5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换电站及多功能换电站的控制方法,多功能换电站的结构包括换电站本体,所述换电站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储能部件;风力发电设备,设置在所述换电站本体的侧部,所述风力发电设备与所述储能部件导电连接;光伏发电设备,设置在所述换电站本体的上部,所述光伏发电设备与所述储能部件导电连接;微波热解固废装置,设置在所述换电站本体的内部,所述微波热解固废装置与所述储能部件导电连接;以及充电桩,与所述储能部件导电连接,用于对车辆进行充电。该多功能换电站及多功能换电站的控制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换电站需要连入电网且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263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31341.5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喷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喷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涂层。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喷涂材料,包括内核以及包覆于所述内核表面的壳层;所述内核包括灰铸铁;所述壳层包括钼。本发明的热喷涂材料,包括灰铸铁内核以及包覆在灰铸铁内核表面的金属钼壳层;通过在灰铸铁表面包覆金属钼,能够防止热喷涂过程中内部灰铸铁与外界接触发生氧化,并且挥发并提升内部灰铸铁的熔化程度,提升喷涂效果,从而使采用该热喷涂材料热喷涂得到的涂层具有优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86241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09091.1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铝硅合金的铸造模具及铝硅合金的制造方法,涉及合金制造领域。其中,铸造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具有容纳腔;调节件,调节件设置于容纳腔内,调节件与容纳腔的侧壁之间围设成铸造腔,调节件沿容纳腔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可活动地设置,以调节铸造腔的容积大小;其中,铸造腔用于注入待铸造物料;冷却机构,冷却机构用于对容纳腔或铸造腔进行冷却降温。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提升凝固速率,进而大幅降低共晶硅的尺寸,改变共晶硅的形态以提高导热性,同时,凝固速率的提高可以细化晶粒、改变合金元素分布,从而同时提高合金强度和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8158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753921.4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排组件及车辆,接排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设置于支架本体的长边方向,且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对地设置,以形成在支架本体的长度方向的第一限位空间;其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上设置有第三限位部,第三限位部将第一限位空间分割成多个限位空间单元,多个限位空间单元沿支架本体的高度方向设置,各限位空间单元内设置有至少一根连接排,连接排用于连接电池模组中的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在各限位空间单元内对连接排进行固定,解决现有技术中双层连接排的固定方式固定性能差的问题,提高本连接排组件的可靠性及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