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3430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811410383.4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D1/10
Abstract: 基于隔空手势和超声波触觉反馈的无人机操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体感控制器、超声波相控阵、无人机主控计算机;无人机主控计算机通过体感控制器从不同角度实时捕获手势画面并进行识别,判断出手势类型;无人机主控计算机根据接收的手势类别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至无人机,并接收无人机的成功响应反馈信息,无人机主控计算机接收到成功响应反馈信息后,将根据识别的手势信息确定的触觉感知点作为焦点坐标下发给超声波相控阵;超声波相控阵根据焦点坐标计算每个换能器的相位延时,并触发每个换能器发射调制的超声波在焦点处聚焦,使人获得触觉感知以表明当前手势任务已顺利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07760028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711138996.2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推进石墨烯复合材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聚酰亚胺材料光推进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制备的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具有以下特征:材料具有高导电性能;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热稳定性;材料具有光驱动性能,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可以被驱动,光源为激光、短弧氙等或模拟日光、太阳光;驱动的形式为复合材料的样品在光源的照射下被推动、被举起。
-
公开(公告)号:CN107991552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157139.7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复使用运载器寿命评估及预测系统及方法,属于航天器维护保障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针对重复使用运载器在经历多种复杂恶劣环境后的重复使用问题,主要利用分布于运载器上传感器实时采集飞行器部组件数据,采用加权降维算法对需要进行监测的部组件数据进行加权降维处理,解决寿命评估与预测的指标量化难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产品固有属性数据等,拟合出部组件的剩余寿命,利用实时更新的传感器数据对拟合出的剩余寿命曲线进行更新,从而使得预测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9523030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811291102.8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遥测参数异常监测系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所有历史数据学习,获取设备参数的正常值范围和变化规则,自动建立参数异常监测的判据知识库,对实时试验数据进行监测,利用对历史试验数据积累的知识进行比对,对出现的异常进行告警,减少人工梳理判读规则的时间,形成覆盖所有参数的判据知识库。
-
公开(公告)号:CN10963430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10383.4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D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104
Abstract: 基于隔空手势和超声波触觉反馈的无人机操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体感控制器、超声波相控阵、无人机主控计算机;无人机主控计算机通过体感控制器从不同角度实时捕获手势画面并进行识别,判断出手势类型;无人机主控计算机根据接收的手势类别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至无人机,并接收无人机的成功响应反馈信息,无人机主控计算机接收到成功响应反馈信息后,将根据识别的手势信息确定的触觉感知点作为焦点坐标下发给超声波相控阵;超声波相控阵根据焦点坐标计算每个换能器的相位延时,并触发每个换能器发射调制的超声波在焦点处聚焦,使人获得触觉感知以表明当前手势任务已顺利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07963240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155372.1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信号流的重复使用运载器自主故障诊断及智能维护系统及方法,属于航天器故障诊断与维护保障技术领域。本发明依据故障诊断结果,智能推算周期、经费最优化维护方法,实现智能维护,从而解决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故障诊断“人在回路”参与量大、一定的滞后性且维护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快速在线故障诊断以及智能维护,有利于为运载器实现快速重复使用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10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70574.1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J3/447
Abstract: 一种基于单色线偏振光的空间逆光探测成像装置和方法,包括(1)激光分系统,将单色线偏振光发送至成像分系统,接收总控单元的反馈控制信号;(2)成像分系统,将激光分系统发送的单色线偏振光传递给目标,对目标进行补光,将目标反射回来的目标光束进行过滤并转化为目标偏振光信号;(3)图像处理板,生成偏振图像识别信息;(4)总控单元,接收偏振图像识别信号,输出反馈控制信号传递给成像分系统和激光分系统。本发明的逆光探测成像装置和方法,能够滤除背景强光干扰,实现在逆光环境下对目标的探测成像,成像效果清晰,适应多场景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85124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711166187.2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19/042 , G06F3/01
Abstract: 一种增强现实环境中的脑眼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针对航天员便携式作业需求,进行头盔显示器与视点跟踪式眼动仪的结构一体化设计,首先开发与数字头盔相匹配的集成嵌入式增强现实作业环境,实现基于眼动跟踪的机械臂自由度选择和动作预选,然后通过对脑机接口稳态视觉诱发范式控制信息的识别,实现机械臂六自由度控制动作的稳定意图理解和精细控制,最后在数字集成头盔条件下,实现脑电信号与视觉跟踪信号对被控对象的协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单纯脑电信号控制能力较弱、鲁棒性和稳定不足的问题,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710062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512400.5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脑电和手势信号融合的跨个体控制方法,采用了脑手协同控制的方法,能够更好地解读出使用者想表达的控制意图,提高了控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脑电波信号识别过程中,将脑电波信号分解为具有实际物理意义的窄带固有模式分量函数,能提取出使用者之间共同的信号特征,不依赖于使用者的个体特征,实现了跨个体脑电信号的识别。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脑电信号控制对使用者个体依赖性强、鲁棒性和稳定性不足,以及单纯脑电信号精确控制能力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9275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280725.5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因素空间的零样本图像分类方法及系统,构建一个统一的零样本分类神经网络,首先利用一个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数据集中的图像特征,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使用因素压减技术降低已知因素的维度,并将已知因素和潜在因素嵌入到网络中,作为中间层共同决定最终的分类结果;该网络实现了从图像输入到最终的类别输出。训练零样本分类网络,迭代确定网络模型参数。利用零样本分类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识别,完成零样本图像的分类。本发明用一个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统一处理了视觉空间、因素空间和类别空间之间的关系,解决了特定的线性或非线性函数表达泛化能力不强的问题,把作为辅助知识的因素嵌入到网络中,易于理解、训练和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