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3430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811410383.4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D1/10
Abstract: 基于隔空手势和超声波触觉反馈的无人机操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体感控制器、超声波相控阵、无人机主控计算机;无人机主控计算机通过体感控制器从不同角度实时捕获手势画面并进行识别,判断出手势类型;无人机主控计算机根据接收的手势类别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至无人机,并接收无人机的成功响应反馈信息,无人机主控计算机接收到成功响应反馈信息后,将根据识别的手势信息确定的触觉感知点作为焦点坐标下发给超声波相控阵;超声波相控阵根据焦点坐标计算每个换能器的相位延时,并触发每个换能器发射调制的超声波在焦点处聚焦,使人获得触觉感知以表明当前手势任务已顺利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0960673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459745.9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从式空间微小型飞行器,包括一个主飞行器和多个微小型飞行器,主飞行器包括激光控制模块和主控制模块,微小型飞行器最初通过锁紧机构安装在主飞行器上,通过释放机构将微小型飞行器沿垂直于主飞行器轴向方向释放;激光控制模块发出的激光波束覆盖微小型飞行器所在区域,空间微小型飞行器被释放后,通过探测模块接收主飞行器发送的指令信息;本发明采用发动机与结构一体化成形设计、电气系统模块化以及一体化布局方式实现空间飞行器的模块化、小型化,使其达到厘米尺度、百克量级。
-
公开(公告)号:CN109472060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1811210051.1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3/126 , G06F111/10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面向组件的飞行器总体双循环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1)初始化:确定外循环优化的群智能优化算法的初始条件;(2)进行外循环优化;(3)从外循环优化中选择最优解进入内循环优化;(4)初始化:确定内循环优化的群智能优化算法的初始条件;(5)进行内循环优化;(6)从内循环优化中选择最优解进入内循环优化目标函数值队列;(7)输出本次优化的最优解。本发明解决了基于组件化模块化思想的飞行器总体优化问题,相比于传统优化方法,通过内外循环双层优化,飞行器快速选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飞行器总体性能,实现了内外循环并行执行,提高了飞行器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205281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658028.9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再入弹道防热一体化设计方法,利用工程算法、数值仿真和风洞试验数据获得了各参数范围内飞行器各典型部位的热流数据,构建了热流数据库;同时计算得到了各参数范围内飞行器各典型部位能承受的最大热载与飞行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了热载数据库,在实际进行再入弹道设计过程中,利用热流数据库和热载数据库对再入弹道进行约束,实现了飞行器各典型部位不同热环境条件、不同热结构形式在再入弹道计算过程中的多专业同步分析,最大程度上满足了面对称飞行器再入弹道设计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54836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280723.6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及其应用,属于小空间散热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盖板、底板和位于所述盖板和底板之间的射流孔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射流孔板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底板和所述射流孔板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盖板上设有工质入口,所述底板上远离所述工质入口的位置处设有工质出口,所述射流孔板上设有射流孔阵列,所述底板上设有肋片阵列,所述肋片与所述工质入口和工质出口连线所在的竖直平面之间具有不为90°的夹角,且位于同列的各所述肋片的所述夹角均为锐角或者均为钝角,位于相邻两列的所述肋片的所述夹角一个为钝角一个为锐角。本发明加强了工质之间的扰动,提高了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7206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210051.1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面向组件的飞行器总体双循环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1)初始化:确定外循环优化的群智能优化算法的初始条件;(2)进行外循环优化;(3)从外循环优化中选择最优解进入内循环优化;(4)初始化:确定内循环优化的群智能优化算法的初始条件;(5)进行内循环优化;(6)从内循环优化中选择最优解进入内循环优化目标函数值队列;(7)输出本次优化的最优解。本发明解决了基于组件化模块化思想的飞行器总体优化问题,相比于传统优化方法,通过内外循环双层优化,飞行器快速选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飞行器总体性能,实现了内外循环并行执行,提高了飞行器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06734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1459745.9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从式空间微小型飞行器,包括一个主飞行器和多个微小型飞行器,主飞行器包括激光控制模块和主控制模块,微小型飞行器最初通过锁紧机构安装在主飞行器上,通过释放机构将微小型飞行器沿垂直于主飞行器轴向方向释放;激光控制模块发出的激光波束覆盖微小型飞行器所在区域,空间微小型飞行器被释放后,通过探测模块接收主飞行器发送的指令信息;本发明采用发动机与结构一体化成形设计、电气系统模块化以及一体化布局方式实现空间飞行器的模块化、小型化,使其达到厘米尺度、百克量级。
-
公开(公告)号:CN10954836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811280723.6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及其应用,属于小空间散热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盖板、底板和位于所述盖板和底板之间的射流孔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射流孔板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底板和所述射流孔板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盖板上设有工质入口,所述底板上远离所述工质入口的位置处设有工质出口,所述射流孔板上设有射流孔阵列,所述底板上设有肋片阵列,所述肋片与所述工质入口和工质出口连线所在的竖直平面之间具有不为90°的夹角,且位于同列的各所述肋片的所述夹角均为锐角或者均为钝角,位于相邻两列的所述肋片的所述夹角一个为钝角一个为锐角。本发明加强了工质之间的扰动,提高了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205281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58028.9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再入弹道防热一体化设计方法,利用工程算法、数值仿真和风洞试验数据获得了各参数范围内飞行器各典型部位的热流数据,构建了热流数据库;同时计算得到了各参数范围内飞行器各典型部位能承受的最大热载与飞行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构建了热载数据库,在实际进行再入弹道设计过程中,利用热流数据库和热载数据库对再入弹道进行约束,实现了飞行器各典型部位不同热环境条件、不同热结构形式在再入弹道计算过程中的多专业同步分析,最大程度上满足了面对称飞行器再入弹道设计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407601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907837.3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气动特性数据处理方法,属于飞行器气动设计领域。选取飞行器的样本点数据,将其按状态参数变量和气动特性参数变量进行分类,并将状态参数变量为自变量,气动特性参数变量为因变量。根据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选取影响不可忽略的自变量作为建模自变量,根据样本点数据建立气动力数据模型,根据样本点数据验证所建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并迭代修正,直到获得满足准确度要求的气动力数据模型。本发明引入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气动特性变化规律分析,并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气动建模,有效提高了气动特性分析的效率和使用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