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348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22402.6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震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型单向阻尼器。包括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单向组件、第一阻尼组件和第二阻尼组件,所述第一支撑轴和所述第二支撑轴同轴设置,所述单向组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轴通过所述单向组件与丝杠螺母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外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阻尼组件包括磁钢和导体环,所述磁钢和导体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轴和所述套筒;通过该设置,降低了桥梁与阻尼器连接处、桥台及其周围的岩体因受到拉力而损坏的可能性,提高了桥梁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4897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643163.1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湖南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E01D11/02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索桥纵向支承的设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将第一阻尼器参数加载至悬索桥的初始有限元模型中,得到目标有限元模型;对目标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得到悬索桥梁端的第一纵向位移结果;若第一纵向位移结果不满足预设控制需求,则将第二阻尼器参数作为新的第一阻尼器参数,返回执行加载第一阻尼器参数的步骤,直至满足需求;将位移结果满足需求时的目标有限元模型确定为悬索桥的纵向支承的模拟结果。即本申请确定合适的阻尼器及其参数,以完成悬索桥纵向支承的设计,为伸缩缝合理选型提供参考,避免了无法考虑到阻尼器的控制效应而使得静力计算得到的梁端位移结果比实际桥梁的纵向响应大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66858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45815.0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旋转摩擦组合型中央扣及使用方法。其中中央扣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和耗能装置;耗能装置包括两个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连接单元,位于连接机构两端的两个连接单元分别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铰接;两个连接机构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相邻的连接单元之间设有阻尼机构。本发明通过阻尼机构和第一弹性件的配合,提供了多种耗能形式,提高了中央扣的耗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在第一弹性件弹性力的带动下,能够中央扣复位至初始状态下,由此控制悬索桥产生的残余位移,提高桥梁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2289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79269.5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湖南大学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滞涡流阻尼器,它包括缸筒和活塞杆,所述缸筒两端设有端盖,所述活塞杆两端从端盖伸出,所述活塞杆中部固定有活塞,活塞位于缸筒中将其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活塞上设有连通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涡流阻尼通道,所述涡流阻尼通道包含涡流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涡流通道在活塞内部环绕活塞轴线布置,涡流通道的两端之间不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一端连通涡流通道一端、另一端连通第一腔室,所述第二通道一端连通涡流通道另一端、另一端连通第二腔室。本发明通过在活塞中间设置连续弯曲的涡流通道,在低速下增大了剪切阻尼力,提高了低速下的阻尼力,满足0.5mm/s开始的速度本构关系,低速下性能更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8489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618654.0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E21D11/00 , E21D21/0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平隧道锚碇结构容许承载力构建方法及装置,涉及隧道锚碇工程领域,包括基于围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和预设的围岩的长度进行构建,得到围岩第一边受到的岩体抗力表达式和围岩第二边受到的岩体抗力表达式;根据围岩第二边受到的岩体抗力表达式对锚碇体进行不同方向的受力分析,得到围岩第二边受到的不同方向岩体抗力表达式;基于围岩第一边受到的岩体抗力表达式和围岩第二边受到的不同方向岩体抗力表达式进行构建,得到围岩对隧道锚的正面抗力表达式;根据隧道锚抗拔力表达式和围岩对隧道锚的正面抗力表达式进行构建,得到容许承载力表达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全面理解和充分利用围岩承载特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6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60782.7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30/13 , G06T17/20 , G01M5/00 , G01C11/02 , G01W1/02 , E01D4/00 , G06F113/08 , G06F113/26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跨钢管混凝土主拱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及系统、装置,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主要包括获取主拱所在地形地貌的点云数据,通过点云数据建立三维点云模型,基于三维点云模型计算得到采集时段内主拱的阴影区,获取主拱在若干观测点的不同时段的实时气象数据,基于实时气象数据和Dilger模型得到主拱表面单元的热流密度,获取主拱的初始温度,并通过温度分布和主拱的初始温度得到并输出主拱截面的温度应力。通过上述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实现了桥梁温度分布结果和温度应力结果的反馈,确保了对结构在实际运行中温度影响的全面理解和评估,为结构的安全性分析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5740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7021.6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锚碇的承载力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涉及桥梁工程,包括锚碇模型;第一承载力模拟单元,包括若干个压力施加装置,压力施加装置包括第一千斤顶、反力梁和锚索,各第一千斤顶分别设置在上部结构上表面的不同加压位点上,反力梁设置在第一千斤顶活塞杆的顶部,反力梁的两端固定有锚索,锚索竖直插设到锚碇模型内并延伸至锚碇模型的外部;第二承载力模拟单元,包括若干个第二千斤顶,第二千斤顶的活塞杆抵设在下部结构后端的端面上;采集单元,采集单元包括若干个应变计和若干个压力传感器。本发明能够实现同时对锚碇重力部分和围岩夹持作用对应的承载力进行模拟试验,并由此确定出组合式锚碇的承载力大小及岩‑锚面接触力的大小及分布形式,为承载力的计算模型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86156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3368.9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桥梁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铁路桥梁活载的定长加载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移动单位集中力的方式对桥梁上的移动荷载轨道进行加载,获取设定参量的影响线;将定长活载划分为左端均布力、中间集中力和右端均布力的荷载;调整中间集中力端部的设置位置,并在每一设置位置均调整左端均布力区域的长度,根据影响线,得到不同中间集中力端部的设置位置以及不同左端均布力的长度对应定长活载的响应值;将最不利响应值对应的加载形式作为静力荷载工况对桥梁进行最不利效应非线性分析。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接假定两侧均布力的加载长度相等,只能获得近似解,导致求得的定长活载最不利效应值不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675681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69552.0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求解横向索网线形的分层混合迭代方法及装置,涉及空间索网结构设计分析领域,该方法包括计算得到主索首节索段左侧节点的初始三向分力;计算得到主索首节索段右侧节点的投影长度、主索首节索段右侧节点处的力,以及主索首节索段右侧节点坐标;计算得到斜杆的无应力长度、斜杆上端力以及与主索首节索段右侧节点相连的所有斜杆上端力之和;计算得到主索右端节点坐标和主索跨中点坐标;得到影响矩阵;基于影响矩阵对主索首节索段左侧节点的初始三向分力进行修正;基于主索各节点坐标确定索网结构的空间线形,并得到主索各索段以及各斜杆的无应力长度。本发明可在不作任何简化的情况下实现精确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91455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60779.5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结构减隔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座防脱空自复位抗倾覆装置,包括上支部和下支部,上支部包括摩擦盒、摩擦块、连接杆、第一复位杆和第二复位杆,下支部包括滑移架、第三复位杆、滑移块和万向传动组件,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多向位移通过上支部和下支部实现分解与调配,并由上支部和下支部分别承担,形成松散且耦合的工作机制,在不影响支座正常平转的同时,提高了支座的竖向抗拉能力,区别于传统刚性抗拉模式的同时减少了结构与支座间脱空分离,通过第一复位杆、第二复位杆和第三复位杆实现往复耗能及震后复位,摩擦块与摩擦盒以及滑移块与滑移架的联动往复滑移再次耗散能量,控制了结构的整体响应,确保了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