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0229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44594.1
申请日:2023-08-18
IPC分类号: B60L53/20 , B60L53/22 , H02J7/02 , H02J7/00 , H02P25/22 , H02P25/18 , H02P25/022 , H02P25/024 , H02P27/06
摘要: 兼容交直流充电桩的集成车载充电系统及方法,涉及分段式九绕组电机绕组复用的交直流充电领域。解决了传统集成充电系统利用切换开关改变电机绕组接线,提升电网滤波器的电感感值的同时,引起电网电流中出现负序电流,加重充电系统的损耗,同时充电转矩波动较大,易造成电机磨损的问题。本发明切换开关K1设置在第一三相半桥逆变器中a相半桥和b相半桥的上桥臂之间;切换开关K2设置在第二三相半桥逆变器中a相半桥和b相半桥的上桥臂之间;切换开关K3设置在第三三相半桥逆变器中a相半桥和b相半桥的上桥臂之间。本发明主要用于对九绕组电机绕组进行复用,主要用于驱动和充电复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77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51109.9
申请日:2024-02-02
摘要: 非隔离式集成车载充电器的接触电流抑制方法,涉及车载充电器的接触电流抑制领域。解决了无变压器的非隔离式集成车载充电器无法抑制接触电流,而隔离式集成车载充电器在抑制接触电流时无法兼顾高功率密度,并加重系统控制复杂性和系统损耗的问题。本发明在非隔离式集成车载充电器中引入浮动滤波器,并在充电模式下浮动滤波器使由于AC/DC变换器的功率开关动作时产生的接触电流从车辆底盘引入至浮动滤波器环路;同时,浮动滤波器还抑制DC/DC变换器的功率开关动作时产生接触电流;其中,浮动滤波器环路为由浮动滤波器、AC/DC变换器和多绕组电机构成的环路。本发明主要用于对载充电器的接触电流进行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9231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044605.6
申请日:2023-08-18
摘要: 六相电机兼容交直流充电桩的车载集成充电系统及方法,涉及六相电机绕组复用的交直流充电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集成充电系统网侧等效滤波电感感值较小的问题。本发明切换开关K1设置在第一三相半桥逆变器中a相半桥和b相半桥的上桥臂之间;切换开关K2设置在第二三相半桥逆变器中a相半桥和b相半桥的上桥臂之间;在充电模式下,通过对切换开关K1和K2的切换状态、以及六相逆变器的功率开关管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改变六相逆变器与六相电机的六相绕组间的接线方式,提升充电模式下网侧等效滤波电感的感值。本发明主要用于对六相电机绕组进行复用,主要用于驱动和充电复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0075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1645498.3
申请日:2021-12-29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H02J7/02 , H02J7/00 , H02M1/15 , H02M7/219 , H02M7/04 , H02M3/155 , H02M3/04 , H02P25/22 , H02P25/16 , H02P25/022 , B60L53/22 , B60L53/24
摘要: 一种基于九绕组电机的单相两级集成充电系统,属于驱动和充电集成技术领域,为解决将九绕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及驱动逆变器复用为充电模式下对应的网侧滤波电感和功率变换器的单相单级集成充电系统,母线电压存在二次纹波脉动问题。配置构建基于零序电流注入的两级驱动集成充电系统包括:九相电机绕组和三个并联的三相半桥逆变器构建为逆变拓扑结构,为驱动模式;通过切换开关,将两个三相半桥逆变器配置为三相半桥电路,三相半桥电路和六相电机绕组构建为前级AC/DC变换器,一个三相半桥逆变器和三相电机绕组构建为后级DC/DC变换器,前级AC/DC变换器和后级DC/DC变换器构建为充电拓扑结构,为充电模式。用于驱动和充电系统复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3875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183104.X
申请日:2019-11-27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六相开绕组电机驱动系统的车载集成充电机涉及一种车载集成充电机,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集成充电机在充电模式和V2G模式下,电动汽车电机会旋转、以及充电功率小的问题,包括六相开绕组电机、DC/AC功率变流器和DC/DC变换器;当车载集成充电机工作在充电模式时,网侧三相电输出的电能依次经六相开绕组电机、DC/AC功率变流器、DC/DC变换器、输入至待充电的蓄电池,为蓄电池充电;当车载集成充电机工作在车辆到电网V2G模式时,蓄电池输出的电能依次经DC/DC变换器、DC/AC功率变流器、六相开绕组电机输入至网侧三相电,将电能回馈至网侧三相电。
-
公开(公告)号:CN10987350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910176510.7
申请日:2019-03-08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摘要: 一种动态无线供电的静态模拟系统,属于无线电能传输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无线供电静态模拟方法接收端配置不够灵活,以及对于极高行车速度模拟能力不足的问题。包括电流控制器、n个发射端和n个接收端;n个发射端和n个接收端一一对应,形成n对组合,每对组合中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相对静止,每对组合中的发射端的发射线圈与其所对应的接收端的接收线圈进行磁耦合,使每对组合中接收端得到模拟真实行车波动规律的时变感应电压;每对组合中磁耦合互感系数固定;电流控制器根据每对组合中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磁耦合互感空间分布特性,以开环控制的方式控制n个发射端,使n个发射端的发射线圈中均产生时变的电流激励源。主要用于无线供电测试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440075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645498.3
申请日:2021-12-29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H02J7/02 , H02J7/00 , H02M1/15 , H02M7/219 , H02M7/04 , H02M3/155 , H02M3/04 , H02P25/22 , H02P25/16 , H02P25/022 , B60L53/22 , B60L53/24
摘要: 一种基于九绕组电机的单相两级集成充电系统,属于驱动和充电集成技术领域,为解决将九绕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及驱动逆变器复用为充电模式下对应的网侧滤波电感和功率变换器的单相单级集成充电系统,母线电压存在二次纹波脉动问题。配置构建基于零序电流注入的两级驱动集成充电系统包括:九相电机绕组和三个并联的三相半桥逆变器构建为逆变拓扑结构,为驱动模式;通过切换开关,将两个三相半桥逆变器配置为三相半桥电路,三相半桥电路和六相电机绕组构建为前级AC/DC变换器,一个三相半桥逆变器和三相电机绕组构建为后级DC/DC变换器,前级AC/DC变换器和后级DC/DC变换器构建为充电拓扑结构,为充电模式。用于驱动和充电系统复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49116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13641.4
申请日:2020-11-20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摘要: 基于串串补偿电路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补偿电容调谐方法,涉及无线充电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运行之前调谐方式复杂的问题。本申请先是对发射端补偿电容调节,调节后使接收端补偿电容与接收端线圈自感配谐,再对接收端补偿电容调节,调节后使接收端补偿电容与接收端线圈自感配谐;从而实现对接收端补偿电容和发射端补偿电容的调谐。它用于对补偿电容进行调谐。
-
公开(公告)号:CN11237332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92952.7
申请日:2020-11-18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摘要: 电动汽车双向无线电能传输拓扑结构及调制方法,涉及电能传输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对大功率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结构存在给电网引入巨大谐波含量、影响电能质量、无法实现电池对电网的馈电的问题。利用三相全桥逆变电路对网侧输出进行功率因数校正,确保网侧电流电压相位相同。再利用基于耦合电感的准Z源变换器对母线电压进行降压调节,调节后经过高频逆变模块H桥进行高频逆变,得到高频交流电。高频交流电通过谐振网络及发射线圈,传递到接收线圈及接收端补偿网络谐振网络。最终通过双向可控整流桥将能量传输给电池。它用于为电池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152570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54779.2
申请日:2020-04-28
申请人: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柯艳国 , 朱春波 , 朱金大 , 章海斌 , 江海升 , 朱仲贤 , 郑晓琼 , 严太山 , 杨志宏 , 俞拙非 , 张千帆 , 宋凯 , 别致 , 周少聪 , 唐佳棋 , 骆健 , 武迪 , 温传新 , 吕晓飞 , 左志平 , 于春来 , 王雄奇 , 杜鹏 , 姜金海 , 张剑韬
IPC分类号: H02J50/40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多线圈切换控制的S‑S拓扑广域无线充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压源、工频整流单元、逆变单元、谐振电容Cp、开关阵列、接收线圈Ls、副边整流单元、副边DCDC单元、负载电阻RL和发射线圈。本发明大幅减小了在大范围的充电区域内,保证任意位置的互感平稳性,大幅解决了接收线圈位置随机性带来的效率和传输功率降低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大线圈时,互感最小处相比于最大处降低了27.5%,而采用2*2发射线圈阵列,互感最小处仅比最大处降低5.1%。本发明可以实现在相对于接收线圈尺寸的大范围内,既消除传输效率的低谷,同时简化线圈切换控制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