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0618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26128.4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扩大隧道开挖步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随掌子面开挖的进行,同时沿隧道断面开挖多个外设段;S2、在外设段内设置支护结构,第一钢拱架通过锚固件固定在围岩上,相邻第一钢拱架之间通过纵向钢筋连接;S3、在若干第一钢拱架上挂设钢筋网并喷射混凝土;S4、按隧道施工设计沿掌子面作初期支护,通过若干连接件连接第一钢拱架和与之相对应的第二钢拱架;S5、按隧道施工设计进行二次衬砌;靠近二次衬砌的外设段与二次衬砌及仰拱的距离均小于安全步距,且相邻两个外设段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步距,从而扩大开挖步距,为各工序的施工提供充足的作业空间,确保围岩变形基本结束;S6、重复实施步骤S1‑S5进行施工,直到隧道完工。
-
公开(公告)号:CN11756986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41877.7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对隧道工程涌水用抬升式防护装置,设置在隧道内,用于拦截隧道掘进方向产生的涌水,包括固定部,固定部与地面固定;拦截部,拦截部覆盖设置在固定部顶部,拦截部远离隧道掘进方向的一端与固定部铰接;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具有韧性的对拉件,对拉件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和拦截部铰接,拦截部上设驱动件置,驱动件用于驱动拦截部绕固定部转动;驱动件包括密封面板,拦截部和密封面板之间形成有密闭的空腔;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拦水设备在空间有限的隧道内使用时,安装复杂,加固后需要占据较多的空间,平时容易对人和机器等正常通行造成一定影响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468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883859.0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地下空间的逃生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应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接收器,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指示信号;以及,提示器,所述提示器用于输出与指示信号关联的指示动作;以及,配置接口,所述配置接口用于关联指示动作和指示信号;所述指示动作用于指示逃生方向;利用这样的逃生指示装置及方法,能够在紧急状态发生时,将人员引导至适当的逃生通道,利用物联网技术整合整个地下空间逃生路线的环境状况信息,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位置选择适当的逃生路线。动态调整逃生指示牌所指示的逃生方向,引导人员向远离灾害的方向逃生,还能够防止某一逃生通道过于拥挤,分散人员疏散的人流量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62181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27150.3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7/20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衡重式支护桩及其设计方法,涉及边坡支护技术领域,包括:桩身,所述桩身包括埋入稳定地基层的嵌固段和位于填土层的衡重支护段;所述桩身的同侧方向,从下至上至少设置有一道衡重梁;所述衡重梁和所述桩身连接位置处设有加腋结构;所述衡重梁上固定铺设有刚性或柔性的防滑件,所述防滑件用以将所述衡重梁之上整体覆盖,并超出所述衡重梁周侧;所述衡重梁之上配重有填土。采用本方案,通过结合现代土工合成材料和填土自重的独特设计理念,深入分析传统支护桩的局限性及衡重式桩板挡墙的受力特性,在提高结构稳定性的同时,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并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8176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1468244.9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非机动车道路面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可渗水底基层;可渗水底基层上依次铺设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混凝土层和面板单元;可渗水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混凝土层和面板单元组成排水层,排水层内容置有若干根竖向立柱;竖向立柱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水段、不透水段、第二透水段和实心承载段;第一透水段位于可渗水底基层内,可渗水底基层的厚度为15~20cm。本发明通过在面板单元下方依次铺设的水泥混凝土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可渗水底基层以及竖向立柱对地面积水进行有效处理,当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时,积水可由竖向立柱流入可渗水底基层中,增加排水系统整体的排水效率,避免路面产生积水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3963512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75079.7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8B21/10 , G08B25/10 , G08B29/18 , H04N7/18 , G01B11/00 , G01B11/06 , G01G17/00 , G01P3/68 , G06V20/52 , G16Y20/20 , G16Y30/00 , G16Y40/10 , G16Y40/20 , G16Y4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落石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无线监控网模块、控制系统模块和监控中心,其中,无线监控网模块位于落石灾害必经路径下方,包括若干道无线监控网,每道无线监控网有一个相机设备;相机设备用于获取落石影像;无线监控网用于监控落石;控制系统模块用于控制相机设备启动、获取相机设备的落石影像和采集无线监控网的监控数据,根据采集到的无线监控网的监控数据计算落石数据,并将落石数据、落石影像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用于对控制系统模块上传的落石数据和落石影像进行分析处理。解决了无接触监测落石地质灾害并进行实时预警,对落石运动特征进行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93520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545070.1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河道演化预警方法,基于星载激光雷达获取冲刷边界拟合曲线,对多个时刻的冲刷边界拟合曲线进行网格划分,通过获得n组对应网格的小区域的面积增加值以及面积增加速率,判断出冲刷优势方向,并进行预警,组织相关人员通过星载激光雷达对该冲刷优势方向所在区域进行详细检测。实现了对河道演化的预警,能够获取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的区域,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灾害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393520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545070.1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河道演化预警方法,基于星载激光雷达获取冲刷边界拟合曲线,对多个时刻的冲刷边界拟合曲线进行网格划分,通过获得n组对应网格的小区域的面积增加值以及面积增加速率,判断出冲刷优势方向,并进行预警,组织相关人员通过星载激光雷达对该冲刷优势方向所在区域进行详细检测。实现了对河道演化的预警,能够获取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的区域,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灾害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90063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310222367.7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成绵苍巴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分公司
Inventor: 王世法 , 孙中秋 , 袁松 , 牛秋晨 , 秦川 , 黄湖星 , 王希宝 , 李心鹏 , 敖维林 , 贾飞扬 , 周非 , 陈柯竹 , 占盼 , 亢捷 , 陈备 , 杨智翔 , 聂上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变形数据监测方法、装置与系统,包括:实时获取每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针对每个监测点,基于预设时间周期循环提取每个监测点当前时间周期的监测数据及其历史监测数据,采用多种非线性函数对提取到的监测数据序列进行回归计算,得到多个回归方程;计算每个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基于相关系数确定目标回归方程;基于每个监测点对应的目标回归方程,预测该监测点在下一时间周期的位移变形量变化速率和加速度,以及,将目标回归方程、位移变形量变化速率和加速度发送至客户端,以使客户端可视化显示接收的数据。本发明通过构建相关性最高的回归方程,建立相应的动态监测预警模型,实现对隧道变形的有效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61084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88626.1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七局集团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服务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以解决现有施工过程中施工信息记录不方便的问题,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隧道施工现场的施工信息;将所述施工信息上传至预先生成的数据库中;根据上传的施工信息的存储格式对所述施工信息进行第一类目划分;通过预先训练的识别模型对第一类目中每一类目的施工信息进行第二类目划分;根据所述施工信息的上传时间节点,对所述第二类目的每一类目中相同类别的施工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到成果数据;将所述第一类目中的施工信息、第二类目中的施工信息以及所述成果数据以表单的形式进行可视化表达。本发明能够全施工过程对施工信息进行分类记录,实现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监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