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70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127391.1
申请日:2025-02-0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D1/495 , G05D1/46 , G05D101/15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I视觉辅助的配网无人机航线自适应生成系统。该系统包括服务器、主无人机和副无人机。服务器由运算单元和控制单元组成,运算单元用于执行自适应算法,接收并分析无人机的状态数据,以生成控制策略并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单元则负责将这些指令传输给无人机。主无人机按预设航线执行电力巡检任务,采集电力设备的图像数据并传输至服务器;副无人机在主无人机周围伴飞,采集其姿态和动作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主无人机和副无人机分别生成主记录Sa和副记录Sb,服务器将其整合为总记录S,并由运算单元采用演员‑评论家算法进行分析和优化,生成自适应策略以优化无人机航线。
-
公开(公告)号:CN117830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251608.5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继武 , 戴金 , 廖荣涛 , 盛根林 , 陈刚 , 黄英俊雄 , 光阳 , 裴泽 , 刘晓宇 , 张辉 , 秦斌 , 蔡萱 , 何宇航 , 谭道军 , 李想 , 刘行波 , 龙玲 , 张忠诚
IPC: G06V10/75 , G06Q10/0635 , G06Q50/08 , G06V10/762 , G06V2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施工风险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施工现场的点云数据,以得到施工现场的点云数据集;根据坐标距离近似程度对点云数据集进行聚类,划分多个类别;将每个类别对应的点云数据与每个设备对应的标准点云数据分别划分相同的等间隔窗口并进行匹配,以得到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点云数据对应的施工设备,并计算各个类别对应类别中心在三维点云数据中的欧式距离;响应于欧式距离与现实坐标系对应的距离值小于施工设备之间的距离要求,判定存在施工风险。根据本发明的方案,解决了目前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施工风险监测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3067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51608.5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继武 , 戴金 , 廖荣涛 , 盛根林 , 陈刚 , 黄英俊雄 , 光阳 , 裴泽 , 刘晓宇 , 张辉 , 秦斌 , 蔡萱 , 何宇航 , 谭道军 , 李想 , 刘行波 , 龙玲 , 张忠诚
IPC: G06V10/75 , G06Q10/0635 , G06Q50/08 , G06V10/762 , G06V2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基于无人机的输电线路施工风险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施工现场的点云数据,以得到施工现场的点云数据集;根据坐标距离近似程度对点云数据集进行聚类,划分多个类别;将每个类别对应的点云数据与每个设备对应的标准点云数据分别划分相同的等间隔窗口并进行匹配,以得到匹配结果;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点云数据对应的施工设备,并计算各个类别对应类别中心在三维点云数据中的欧式距离;响应于欧式距离与现实坐标系对应的距离值小于施工设备之间的距离要求,判定存在施工风险。根据本发明的方案,解决了目前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施工风险监测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407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71031.5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6V20/17 , G06V10/82 , G06V10/25 , G06N3/0455 , G06N3/082
Abstract: 一种基于向量注意力机制的因果感知配电网图像缺陷检测方法,包括:利用移动端设备采集不同场景、不同类型的配电网缺陷图像,形成配电网缺陷图像数据集;基于骨干网络、向量注意力模块RWKV、特征融合模块、因果感知头部网络构建出配电网缺陷图像检测模型;利用配电网缺陷图像数据集对配电网缺陷图像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得道训练后的配电网缺陷图像检测模型;利用移动端设备采集待检测的配电网缺陷图像;将待检测的配电网缺陷图像输入训练后的配电网缺陷图像检测模型,得到配电网图像中的缺陷检测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针对复杂配电网缺陷图像数据检测精度低、无法满足配电网缺陷智能检测的需要,实现配电网图像缺陷类别目标的精准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29812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25922.X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面向多种应用需求的光储微电网容量配置方法及系统,涉及电网技术领域,多种应用需求包括经济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可靠性指标;所述多种应用需求关注包括光伏发电和净负荷功率在内的不确定性变量的功率输出、功率波动和极端情况;基于所述多种应用需求,通过场景生成和聚类构建包括正常场景、波动场景和极端场景的场景集合;构建多种应用需求的储能容量配置模型,所述经济指标设为目标,其他应用需求建模为约束,考虑极端场景下的储能性能,目标是最小化系统总规划和运行成本,约束包括电力系统运行约束和应用需求约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储能最优容量以及输出功率的高效决策,有效减少了储能运行周期内的总经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6093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11856.4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间隔棒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移动升降旋转平台的四分裂间隔棒安装机器人,机器人包括安装框架以及其上设置的间隔棒储存装置、可移动升降旋转平台、线夹锁合装置,可移动升降旋转平台包括行走底盘、行走驱动机构、升降机构、旋转驱动机构、间隔棒抓手、导线搭接驱动机构,行走底盘可移动的设于安装框架,行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行走底盘相连接,升降机构的底部可转动的设于行走底盘,间隔棒抓手设于升降机构的顶部,导线搭接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间隔棒抓手相连接。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四分裂导线间隔棒自动化安装,且控制程序简单、工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5609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11856.4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间隔棒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移动升降旋转平台的四分裂间隔棒安装机器人,机器人包括安装框架以及其上设置的间隔棒储存装置、可移动升降旋转平台、线夹锁合装置,可移动升降旋转平台包括行走底盘、行走驱动机构、升降机构、旋转驱动机构、间隔棒抓手、导线搭接驱动机构,行走底盘可移动的设于安装框架,行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行走底盘相连接,升降机构的底部可转动的设于行走底盘,间隔棒抓手设于升降机构的顶部,导线搭接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间隔棒抓手相连接。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四分裂导线间隔棒自动化安装,且控制程序简单、工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18977.6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G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风雨恶劣天气的间隔棒安装机器人,涉及间隔棒安装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移动装置、存放装置、推送装置、安装装置和防雨装置,移动装置、存放装置、推送装置、安装装置和防雨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存放装置用于存放间隔棒;推送装置用于将存放装置中的间隔棒推送至落料位;安装装置用于将落料位上的间隔棒固定至导线;防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防雨罩,驱动机构能够驱动防雨罩展开或者收缩,在防雨罩处于展开的状态下,防雨罩能够覆盖存放装置、推送装置和安装装置。由此,可以让防雨罩在雨雪天气能够覆盖存放装置、推送装置和安装装置,从而在遮蔽雨雪的同时保证该间隔棒安装机器人能够正常地将间隔棒固定在导线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93648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20666.4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戴金 , 蔡勇 , 吴畏 , 郑旭 , 魏聪 , 桑子夏 , 刘君瑶 , 颜炯 , 杭翠翠 , 陈曦 , 赵红生 , 王思聪 , 张东寅 , 余轶 , 胡婷 , 荆琳 , 朱琳红 , 周慧敏
IPC: G01R23/165
Abstract: 一种基于FPGA的多谐波瞬时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通过FPGA的数字锁相环生成模数转换芯片的转换信号,并固定单位工频周期的采样点;基于主时钟实时捕获模数转换芯片单次模拟量采样的完成信号;读取当前地址索引对应第一存储单元的模拟量采样值;谐波次数为2时,基于当前地址索引和谐波次数读取第二存储单元的正余弦值以及第三存储单元的实部和虚部值;计算新的实部和虚部值并存储至第三存储单元;基于新的实部和虚部值以及正余弦值获取谐波瞬时值,当达到目标最高谐波次数,更新地址索引,等待下次采样。本发明基于FPGA的逻辑门和存储单元实现,无需坐标变换,适应于单相或三相电力系统的电压或电流的谐波检测,实时性和精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9238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668927.8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C04B28/08
Abstract: 一种低碳型混凝土,其原料组成及其重量份比为矿渣水泥150‑300份、复合矿渣粉200‑450份、骨料600‑1400份,低碳型混凝土的水胶比为0.15‑0.27,复合矿渣粉由具有不同活性指数的矿渣粉复合而成。本设计用矿渣水泥替代普通硅酸盐水泥,降低碳排放的同时会降低混凝土早期水化反应速度,进而降低混凝土早期的水化热,避免混凝土因早期水化热过大导致收缩开裂;本设计还加入由具有不同活性指数的矿渣粉复合而成复合矿渣粉,能够控制火山灰反应速率,提高混凝土不同龄期的强度,兼顾高强度和绿色低碳要求。
-
-
-
-
-
-
-
-
-